婆婆一句话让儿子儿媳陷入冷战。是“防”外人,还是阻断亲情?

婆婆一句话让儿子儿媳陷入冷战。是“防”外人,还是阻断亲情?

【1】“爱打听”的婆婆

冯阿姨和老伴儿三十多岁才有孩子,是个独生儿子,俩人对这个儿子宝贝的不行。儿子也很争气,从小学习好,又懂事,深得二人喜爱。

在父母的呵护下,儿子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才参加工作。冯阿姨和爱人的工作、收入都不错。儿子毕业之后,帮儿子在当地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为减轻孩子的压力,老两口出钱,全款给儿子买了一套房子,就等着儿子找个对象、快点成婚。

在冯阿姨眼里,儿子是个特别优秀的孩子。跟周围同事比较起来,儿子是最早拿到“高学历”的人,这也是一直让她非常骄傲的事情。

后来儿子谈了个女朋友,俩人相处了两年多的时间,觉得对方很合适,就安排跟双方家长见了面。老俩对这个准儿媳妇也比较满意。

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儿子房子也有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努力工作、安心过日子,再等着抱上孙子,这辈子几件大事就都完成了。

总的来说,冯阿姨两口子对孩子的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儿子人品人性都挺好,对待媳妇真心实意。看着小两口日子过的舒心,冯阿姨觉得这多半辈子,挺值。

冯阿姨属于性格开朗的人,老朋友、老“闺蜜”很多。退休之后一点儿不寂寞,天天张罗事儿,实在没事干了也闲不住,到处打电话聊聊家常,说说张家长李家短的事儿。

婆婆一句话让儿子儿媳陷入冷战。是“防”外人,还是阻断亲情?

有一天晚上吃过晚饭,跟老伴儿一块儿看电视的时候,冯阿姨说起来了:

“你知道小张家儿子的事儿么?”

老伴儿知道小张是爱人的一个多年好友。他也知道爱人的性格就是有事没事“好打听”,谁家有个什么事儿都一清二楚。老伴儿问道:

“什么事儿?我不知道。”

冯阿姨娓娓道来:

“今天小张给我打电话,诉了半天苦。

小张家不也是个儿子么?这段时间正闹离婚呢。当时她儿子结婚之后,小张和她爱人出了点钱,给他们贷款买了个房。当时写的是她儿子和爱人俩人的名字。

现在儿子闹离婚,就为这套房子怎么分的事儿闹得不可开交。

当时我就劝过她,给儿子买房子,别写儿媳妇的名字。她非不听,你看,现在出问题了吧?”

老伴儿对这种事情懒得去想,随口应承了一句:

“别人家的事儿,你老瞎操心出什么主意?你又不了解当时人家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出对了,也不落好。出不对,弄不好还落埋怨。”

冯阿姨老伴儿的脾气,一般有什么事儿跟她都不争,这也是冯阿姨一直比较“欣赏”的地方。要是天天顶着干,照着她的性格,还不得尽人皆知?

冯阿姨的爱人每次都是把这些话当成一个茶余饭后随口聊天罢了,又不是自己家的事儿,而且就算要帮忙,这忙从何帮起?所以,一般有就是“礼貌性”的回应一下而已。

冯阿姨早摸透了老伴儿的脾气秉性。所以,压根也不指望着能从老伴儿这得到什么“有价值”的反应。

婆婆一句话让儿子儿媳陷入冷战。是“防”外人,还是阻断亲情?

但是,从她内心里来讲,对身边这类事儿的看法却不一样。

【2】“防备”心理

冯阿姨多少还是懂点这方面知识的。

儿子这套房子是他们老俩全款买给儿子的,写的是儿子名字。这套房子跟儿媳妇没什么关系。现在自己和爱人住的这套房,是他们老两口自己的,跟儿子、儿媳妇都没什么关系。

但是,看到的、听到的类似的事情太多了。虽然儿子现在的小日子过的挺好,但保不齐呢?

她对儿媳妇的家庭情况很了解,不然怎么放心引进家门呢?在冯阿姨的内心里,“门当户对”是必须的。儿媳妇家境也不错,亲家还没退休,工作、收入都挺好。要不然,怎么能配得上自己家“优秀”的儿子呢?

这些话,一直都在冯阿姨的心里,跟老姐妹们聊天、说起儿媳妇的时候,话里话外透着的“炫耀”的成分更多,从来没有直白的表示过什么“配上配不上”的意思,经常树立自己是一个开明的好婆婆的形象:

“儿子喜欢就行了。他们日子愿意怎么过,这都什么年代了,咱还能干涉?过好过坏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儿。”

因为另一事儿,让冯阿姨这种心理加的更重。

这次还是她一个好姐妹的家事:

“冯大姐,你说这事儿让人烦不烦?

前段时间,我儿媳妇查出肝炎。后来医生说了,已经潜伏好长时间了,虽然没什么传染。我算了一下,给我儿子结婚之前应该就有。当时怎么不说?

现在都有孩子了,万一再传给孙子怎么办?当时不说,说不好听点就是太自私,欺瞒我儿子。你说,我总不能催着让我儿子离婚吧?

我跟你说,前段时间我干了件事儿。我们家不是有两套房么?这两套房,我全留给我儿子,肯定不给儿媳妇。我拉着老伴儿,一人写了份遗嘱,都给我儿子个人。”

婆婆一句话让儿子儿媳陷入冷战。是“防”外人,还是阻断亲情?

这次,冯阿姨没把它当成一个闲聊的谈资,而是听到自己心里去了。

【3】与儿子的对话

冯阿姨想了一段时间。

趁着有一天,儿子、儿媳妇一块儿回来陪他们吃饭的时候,冯阿姨找了个机会,单独把儿子叫过去了:

“儿子,妈跟你说几句话。我先问问,当时我和你爸买给你的房子,没加儿媳妇名字吧?”

儿子没有寻思过这类事情。儿子结婚之后,跟爱人关系很好,俩人相处很和谐,爱人也从来没向他提起过这事儿。

“妈,没有啊。我们之间从来没说过这事儿,怎么想起说这来了?”

听完儿子的话,冯阿姨的心落下一半儿。

“嗯,没有就好。我告诉你啊,一定不能加,这是爸妈给你一个人的,记住。

还有一件事儿,我打算跟你爸写份遗嘱,把我们的房子、存款之类的,今后留给你。

我专门打听了一下。虽然我们就你一个儿子,但是如果不写遗嘱的话,今后你继承我们的财产,就变成你们夫妻共同财产了。

这事儿,你自己知道就行了。

妈没别的意思,儿媳妇虽然不错,但现在这社会,谁说的准呢?我和你爸,这完全是从对你好的角度琢磨的事儿。”

儿子并没有考虑过这类事情,母亲说的这些话,他听了个“似懂非懂”。对于他来讲,这些事儿并不重要,和爱人一起把家经营好,哪会有这些问题?母亲这些话,明显有着对儿媳妇防备的意思。

先这么着吧。儿子的性格有点随父亲,有些话听听就算了。自己怎么过日子是自己的事儿,有自己的考量标准。

婆婆一句话让儿子儿媳陷入冷战。是“防”外人,还是阻断亲情?

冯阿姨了解儿子的性格。她也能感觉出儿子好像不太上心。最后还叮嘱了一句:

“儿子,妈是为你好。妈的话,你要记住,必须要听进去。”

【4】一份遗嘱,引起儿子儿媳冷战

儿子与爱人之间的关系处的很好,俩人都相互很信任。

但是母亲的话,如果让爱人知道了,明显会对俩人关系产生影响。儿子对这一点很清楚,所以想了想,老人什么意思随他们去吧,尽可能不跟爱人提起,否则肯定会破坏婆媳关系。

冯阿姨属于事情想定了马上就要做的性格。

跟儿子谈完之后,拉着老伴儿订立了一份遗嘱,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

给儿子买的房子,只能属于儿子一个人。

自己和老伴儿的房子,今后只能由儿子个人继承,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事情过去了一段时间。

又一次儿子儿媳妇回家看望,吃饭的时候,冯阿姨把儿子又单独叫了过去,给他看了老两口写的遗嘱。恰巧儿媳妇这时候进来了,冯阿姨一看,赶紧把遗嘱收起来了。

这个动作被儿媳妇看在眼里。当着丈夫面,儿媳妇没说什么。回家之后,儿媳妇问起了这个事儿:

“你妈今天跟你说什么事儿了?我一进去看见她那么紧张,是有什么事儿不方便让我知道么?”

儿子有点尴尬,他心里知道说实话的结果,随便回应了一下:

“没事,妈说前段时间把家里账算了一下,跟我随便聊聊。”

儿媳妇能感觉出丈夫的言不由衷。她知道丈夫不会欺骗自己什么,再加上当时婆婆的表情和动作,能推测出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要隐瞒她的事情。

儿媳妇没再问什么,她不是那种好打听事儿的性格,但已经明显透露出不高兴。

儿子能感觉出来,但是实话怎么跟爱人说?

因为这件事儿,儿子和儿媳妇“冷”了好多天,俩人基本没说什么话。


婆婆一句话让儿子儿媳陷入冷战。是“防”外人,还是阻断亲情?

儿子抱定决心,这事儿万万不能给爱人说实话,他知道一旦说出来的后果。虽然媳妇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也不会在意自己父母的那些财产,但是,媳妇是个比较感性的人,知道之后,失去的一定是信任。

现在他只能寄希望于,过一段时间,把这件事儿慢慢淡化了。

【5】结语

以上冯阿姨伙伴的那两件事儿,是我身边两件真实的事情,只是组合、改编了一下。

作为婆婆的冯阿姨,想的、做的有问题么?角度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所以,对与不对,绝对的结论我也给不出。

但是我只能说:适用条件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评判对错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各有各自的道理。

借着这个事情,是希望与大家分享两个看法:

1.财产分配方面的决定,是要区分对象的。

类似冯阿姨的安排,在以下情况下会更为适用一些:

  • 当继承人不止一个、又有亲疏之分的情况下,例如,多子女孝敬程度不一,通过遗嘱的方式指定继承人,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 对于孩子婚姻不稳定的情况下,指定给自己孩子个人继承,更为合适。
  • 当然,关于买给儿子的那套房子,如果父母资助了自己孩子、而孩子配偶又没有对于这套房子有什么实质性贡献的情况下却要求加名,个人并不赞同。

所以,“防”本身没有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要知道做什么,能够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子女婚姻更加稳定。

“防”只是一种风险控制手段,“防”对了,是好事,能起到真正保护继承人利益的作用。否则,就是埋了一个影响家庭关系、影响孩子婚姻的“火药桶”。

换句话说,要不要效仿别人家,要考虑清楚自家的适用前提,非常重要。

2.冯阿姨的遗嘱内容,部分无效。

前面我们提到过这份遗嘱表达的两个意思。

其中,第二个意思,从法律角度来讲,没什么问题。遗嘱本身就可以指定继承人、指定给继承人个人。

但是第一个意思,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房子本身已经属于父母赠与给孩子了,产权属于孩子。孩子如何处置,完全看孩子个人的选择,与冯阿姨和老伴儿无关。如果从法律角度来讲,就是在遗嘱中“处置了不属于个人合法财产的财产”——他们没有权利要求孩子怎么办。

99%以上的家庭都会面临继承问题!请关注“一纸家书”头条号,持续为您讲述身边的遗嘱、继承故事,为您系统讲解遗嘱、继承专业知识。


专栏

遗嘱,这么写才有效

作者:一纸家书

99币

39人已购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