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I依赖症隐现:万华化学增长真的乏力?

早上看到一篇万华化学报道,以为是券商写的,后来发现QQ浏览器、头条上都有这篇。感觉文中观点有失偏颇、说说我的看法。

万华主要产品是聚氨酯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8H1报告显示,聚氨酯占总收入比例56%、利润比例79%。MDI受下游需求影响,价格有很大波动性。从去年2月时候的25000元到2019年1月的12000元,价格腰斩,万华还有100多亿净利润、并表后150多亿净利润,并且在投资大量在建项目。MDI不是茅台酒,不能持续提价涨上天,但是可以持续扩张产能,利用产能。利润=毛利*产量。万华凭借技术优势资金优势逆周期扩张MDI产能,赶上景气周期暴赚、需求不振产能出现过剩挤死的也是小厂,万华化学怕产能过剩吗?把价格打到低于竞品厂商的成本线,先感受一下巨亏几十亿。且不说康乃尔的40万吨MDI能否顺利投产,同样40万吨MDI和万华比吨成本,巴斯夫科思创都要认输。垄断工业品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市场份额,产品价格波动在所难免,总盯着产品报价看太过短视。

万华的隐忧在下游需求,新投产的很多项目都和汽车有关,中国汽车产销量3000w量见顶,去年下半年以来整体凉凉。下游萧条对MDI、TDI、PC、PMMA需求都会有影响。价格暴涨伤害下游需求,作为行业里最大的供应商,万华也不希望MDI价格暴涨,聚合18000+、纯25000+就是挺好的价格,是厂家和下游客户都舒服的价格区间。19年3月MDI报价:聚合15000+、纯24700。18Q3和Q4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已经环比连续下跌,19Q1和19Q2单季度利润同比暴跌躲不过去,公布19Q1季报后,负面报道会更多。

下面说说增长。万华的增长在于产能扩张和品类扩张,MDI、PC产能扩张,大乙烯产业链、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品类扩张。在建项目都投产后收入就会增长,利润多少要看行业周期,景气大赚、萧条小赚。确定的是,2018年万华并表收入728亿人民币,大约位于全球化工30强的位置。5年后进入20强,10年后进入10强,化工10强也就成为世界500强。万华是慢行业中的快公司,速度赶不上互联网,不过行业门槛是比互联网创业高多了。

万华公司提出的目标:成为全球异氰酸酯行业产能领先,市场份额领先,技术领先的领军企业,中国最有竞争力的c3c4下游及衍生物制造商。中期的努力目标是成为全球聚氨酯行业的市场领先企业,中国重要的烯烃和车用高分子材料供应商,全球有影响力的高端化工新材料及高附加值精细化工品的主要制造商,进入全球化工十强,迈入世界500强门槛。通过二期项目的实施,将万华烟台工业园打造成为千亿级的高端化工产业园区,成为全球产能最大、技术领先、产业链最优、最具竞争优势的聚氨酯制造中心,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烯烃和C3/C4下游衍生物制造基地,中国最大、最具技术优势的车用高分子材料和3D打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所以,文章中所说的“增长乏力”指的是受MDI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导致的利润增长乏力,而不是公司的发展遇到瓶颈。目前看,万华化学仍然按照既定目标、奋勇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