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文明公約20條“約”出鄉村新風尚

交匯點訊 “過去,婚喪嫁娶場面越大,越有面子。辦喪事喜事要三四天,搭棚設宴、樂隊表演,一場筵席辦下來,少說也要五六萬。這樣挺好,不僅主家輕鬆,也為他人減輕負擔。”4月14日,洋口村村民陳亞然指著村白事禮堂裡掛著的《如東市民文明行為20條》說,在他們村,大家不再講究大操大辦,白事簡辦、紅事新辦、小事不辦,成為文明新風尚。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意,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所在。今年3月,如東我縣面向縣級機關、鎮區公開徵集“市民文明公約”表述語,將最突出陋習、行為短板一網打盡,經整理、修改、提升,提出《如東市民文明行為20條》,涉及鄰里和諧、移風易俗、遵紀守法、孝道傳承等方面。 “文明上網不傳謠,紅白喜事不奢辦,公筷公勺要推廣,飲酒勸酒要適量……”一份公約140個字,不僅朗朗上口,更是適應時代發展需要、體現城市精神風貌、凝聚社會各界共識的文明約定和道德遵循。 “公約20條”貼到牆上容易,但究竟要怎樣才能“貼”進群眾心裡?黨員幹部帶頭行動,他們自覺簽訂承諾協議,身體力行成為移風易俗、文明創建的倡議者和實踐者。前不久,如東城中街道八總村黨總支書記張巧華的小外孫滿週歲,女兒女婿想按照當地習俗宴請賓朋,張巧華知道後,反覆勸說他們打消了這個念頭。 “仔細想想,體面是什麼,難道只有大張旗鼓地辦宴席才覺得有面子、受人尊敬嗎?”張巧華說,讓外孫的滿周宴成為踐行文明的具體行動,又何嘗不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體面”,“尤其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和家人都應該帶頭移風易俗,樹立新風尚。” 破了舊,就得立新。在“公約20條”的基礎上,如東各鎮村(街道)結合自身實際,亮出自選動作。曹埠開展“最美庭院”評選,引導村民從自身做起,共護美麗環境、共享美好家園,以家庭的“小氣候”溫潤社會的“大氣候”;洋口村花費300多萬元建起逝者安息堂,逝者骨灰全部進安息堂安放,杜絕了過去亂埋亂葬現象,又新建白事禮堂,提供給村民悼念追思,將殯葬改革引向深入。
在如東,文明“清新”風已經悄然吹進了千家萬戶。今年以來,如東圍繞鄉村振興總體戰略,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突出文明新風尚,把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如東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時刻,“公約20條”掀起的“文明潮”推動著文明程度不斷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據瞭解,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如東縣還將出臺《如東縣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意見》,眼下已進入第二輪向全社會徵求意見階段。 通訊員 曹雯雯 高 峰 交匯點見習記者 嚴 磊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意,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所在。今年3月,如東我縣面向縣級機關、鎮區公開徵集“市民文明公約”表述語,將最突出陋習、行為短板一網打盡,經整理、修改、提升,提出《如東市民文明行為20條》,涉及鄰里和諧、移風易俗、遵紀守法、孝道傳承等方面。 “文明上網不傳謠,紅白喜事不奢辦,公筷公勺要推廣,飲酒勸酒要適量……”一份公約140個字,不僅朗朗上口,更是適應時代發展需要、體現城市精神風貌、凝聚社會各界共識的文明約定和道德遵循。 “公約20條”貼到牆上容易,但究竟要怎樣才能“貼”進群眾心裡?黨員幹部帶頭行動,他們自覺簽訂承諾協議,身體力行成為移風易俗、文明創建的倡議者和實踐者。前不久,如東城中街道八總村黨總支書記張巧華的小外孫滿週歲,女兒女婿想按照當地習俗宴請賓朋,張巧華知道後,反覆勸說他們打消了這個念頭。 “仔細想想,體面是什麼,難道只有大張旗鼓地辦宴席才覺得有面子、受人尊敬嗎?”張巧華說,讓外孫的滿周宴成為踐行文明的具體行動,又何嘗不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體面”,“尤其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我和家人都應該帶頭移風易俗,樹立新風尚。” 破了舊,就得立新。在“公約20條”的基礎上,如東各鎮村(街道)結合自身實際,亮出自選動作。曹埠開展“最美庭院”評選,引導村民從自身做起,共護美麗環境、共享美好家園,以家庭的“小氣候”溫潤社會的“大氣候”;洋口村花費300多萬元建起逝者安息堂,逝者骨灰全部進安息堂安放,杜絕了過去亂埋亂葬現象,又新建白事禮堂,提供給村民悼念追思,將殯葬改革引向深入。在如東,文明“清新”風已經悄然吹進了千家萬戶。今年以來,如東圍繞鄉村振興總體戰略,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突出文明新風尚,把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如東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時刻,“公約20條”掀起的“文明潮”推動著文明程度不斷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據瞭解,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如東縣還將出臺《如東縣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意見》,眼下已進入第二輪向全社會徵求意見階段。 通訊員 曹雯雯 高 峰 交匯點見習記者 嚴 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