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22省份簽署養老金委託投資合同 截至3月底累計到賬資金9253億元

4月2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0年一季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和基金中央調劑、基金投資運營、基金監管等工作穩步推進。目前已有20個省份實現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基金調劑比例從去年的3.5%提高至4%,一季度的調劑資金已經全部撥付到位。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主要是為了均衡地區之間由於人口結構、特別是人口的流動導致的撫養比差異過大帶來的養老保險負擔,調劑餘缺,在全國範圍發揮養老保險互助共濟作用。同時,將基金調劑比例由3.5%提高至4%可以緩解個別省份收支壓力,進一步均衡各省之間養老保險基金負擔,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人社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22個省份簽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合同,累計到賬資金9253億元。

在李湛看來,當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規模相比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5萬多億元來看,委託投資規模較少,佔比不足20%。從長期來看,持續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發展,將促進養老金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有助於養老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金缺口壓力。

對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委託工作,早在2019年年初,人社部、財政部就發佈《關於確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省(區、市)啟動批次的通知》顯示,2020年底前所有省(區、市)全面實施居民養老基金委託投資工作。

因此,李湛預計,未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根據往年簽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合同來看,今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規模或將超千億元。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地方養老金而言,應進一步加強委託投資的力度,以此盤活養老金資產,提升收益。對於全國性的社保基金而言,應完善內部治理體系和激勵機制,吸引更多優秀專業人才加盟,進一步提升投資專業性和投資收益率。

眾所周知,養老金的安全性大於盈利性,那麼在養老基金投資運營中,如何做到安全?李湛認為,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以安全性為首要目標。對於地方政府而言,為保證養老金的安全,一方面可投資於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等無風險和低風險的產品或其他發展相對成熟的產品;另一方面要在風險把控上更加審慎,對於權益類等風險相對較高的資產,可進行系統的風險測試與評估,對於委託投資管理人公司,可提高對其要求,進行謹慎甄別。

何南野表示,為確保養老金保值增值,一是進一步推動地方養老金與全國社保基金、專業投資機構合作,實現地方養老金的專業化投資運作。二是推動國資股權劃轉,進一步充實社保與養老金。三是推動養老金入市,提升養老金投資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