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怪尸案》是希区柯克拍摄于1955年的一部影片,按英文标题直译,应该叫《哈里的烦恼》,但香港将它译成《怪尸案》,给人一种毛骨悚然之感,也偏离了电影的本意。其实电影里的一具尸体并不“怪”,但是它却被埋了三次,又刨出来三次,却有一点“奇”。电影当年在法国放映的时候,译名叫《谁害死了哈里?》,倒是比较贴近电影的内容。

如果按照解放前十里洋场的译名习惯,这部电影倒可以叫成“三挖尸”。

虽然有着这么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译名,不过,电影的内容却相当的温暖,一点恐怖的气氛没有。

这也是笔者比较喜欢的一部希区柯克电影,相比之下,像《后窗》这样的电影故弄玄虚,缺乏真实性,编造的痕迹太浓,而《怪尸案》的构思却很奇妙,它的妙在于,一具尸体“吹皱了一个小村的一池春水”,意外地改变了小村本来人际并不接近的相互关系,促进了小镇里的情感流动与流通。恐怖竟然具有有这样的功效,应该说是希区柯克的发现。

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希区柯克一贯的拍片动机与动力,那就是谋杀、凶杀这类阴森的现实元素,在希区柯克的运镜之下,往往成为他深入探究人际关系与情感动机的一把钥匙,或者叫做“后窗之窥”。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希区柯克电影为什么几乎部部与死亡为伍,展示杀人奇观,但他的电影里,却能拥有一种正能量的底蕴,看完之后并没有一种恐怖之感,反而对人生充满信心?

固然希区柯克有着他的高超的悬疑技法,但是,他为什么能把这些技法最终转化到他的有价值的人生主题上来?而在这一点上,为什么我们的娱乐电影往往仅仅展示了恶,而没有善的光亮与传导,从而给人一种恶心之感呢?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超越希区柯克的技术层面的研究,深入到希区柯克电影里的价值核心内涵,才是揭开希区柯克的秘密与价值的真正入口所在。

一、《怪尸案》的故事动力:为什么希区柯克对凶杀感兴趣?

希区柯克电影里总少不了一个凶杀案,《怪尸案》里,从一开始,就在风景如画的小村边缘的山地里,出现了一具衣冠楚楚的尸体。

顿时,原来平静的小村被卷进了一个由于尸体必然导致的喧哗与骚动之中。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可以说,希区柯克在他的电影里,总是变换着方式,展示出一起凶杀案的烛光斧影,然后,以这一刀光剑影为由头,来组织他电影里所欲表述的主题。

为什么凶杀案对于一部电影具有这么大的神奇?

可以说,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电影的规律。“暴力”与“死亡”以及这些相关联着的谋杀、凶杀、仇杀等等,天生地具备着一个自成体系的循环系统,这些统称为“死亡元素”的配件,放置在一部作品里,便能够让一部艺术作品拥有一个坚定的支撑,获得独立行走的能力。这可以称之为“眼”或者叫“节点”。

比如,我们跳出希区柯克,去看一看昆汀电影里的暴力主题。如果昆汀电影里,没有最终的骤然突发的暴力,那么,他的电影前半部分冗长而累赘的生活叙事,便是索然无味的流水账,但在结尾处暴力的一次突然降临,便让电影的松散的元素突然间被套上了一个紧绷着的主题,而赋予了一种深究与探讨的意义。

同样,谋杀也有这样的功能。希区柯克毫不隐讳地曾经在他的电影《火车怪客》里,以黑色幽默的笔法,展现了普通人一听到谋杀,便两耳伸长,蹙起眉眼,凑过脸来,打探动静。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正是这种对人心的深谙,使得希区柯克总是拿出一起死亡事件,来引起观众的注意。

《怪尸案》里可以看出典型地折射出希区柯克的这种心态。电影改编自一篇短篇小说,但原作曾经在好莱坞转过一圈,好莱坞片商认为小说故事平淡,不足以构成戏剧冲突,拍成电影欠缺价值,放弃了。

但希区柯克不这样看,他知道,只要一部电影里有一道死亡的光亮,那么,就不怕不受到人们的关注。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因此,《怪尸案》里的一具山坡上的尸体,便可以让希区柯克两眼发光,围绕这具尸体,展现出小村各色人等的现实生存与情感走向。

可以说,一道死亡光影,可以开启一个小村的命运解读的价值进程。

《怪尸案》里从一开始就把一具尸体横陈出来,勾起了悬念,是什么导致他的死亡?有了一个好的构思,那么人物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纷纷登场,按照自我的命运逻辑,而去自我演绎了。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怪尸案》就有这样的一个好的前因设定,电影把一个尸体作为故事的动力,立刻让小村人物在这具尸体面前展现出千奇百怪的众生相。

首先我们看到打猎的老船长误认为是他开枪打死了死者,这样,他自我认定有着杀人嫌疑,便使他上紧发条,自始至终都热心地围绕着这具尸体,不离左右。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而紧接着一位村里的老处女,她认为哈里未死之前对她的非礼而引发出的她的一击,导致了他的死亡,所以,她也为这个尸体而纠结不安。当她看到老船长自己认了杀人的账,心中有愧疚,于是对老船长心怀感恩,邀他到家里作客。可见,一个离奇的死亡,使小村里之前疏远的人际关系,开始密集融汇起来。这就是死亡带来的意外效应。

之后,一位带着小孩的年轻母亲罗杰斯夫人,也来到了尸体旁,辨认出死者,正是她名义上的丈夫哈里。但她对死者并无好感,反而对他的死去甚感欣慰。这个角色,是与死者最为接近的人物,她的奇怪的举动,构成了电影里的最大的悬念。而她的内心秘密的启动,则带来了另一个对她一直暗中注意的画家的连锁反应,将这个画家也卷入到这起死亡案件中。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死亡案,将船长与老处女这一对,以及年轻母亲与画家这一对都安置了自行运行的引擎,在这起死亡面前,他们开始自主行动了,自动地加入到故事推进的进程。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构思巧妙的地方。

画家出于对年轻母亲的心仪,船长出于对自己误杀他人的认定,他们两个人共同着手对尸体进行掩埋处理,这样,便有了电影里的第一次对尸体的掩埋。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接下来,电影展开了它的精彩的“三挖尸”的搞笑流程了。当老船长发现自己的三颗子弹都有了目标物,那么,就排除了死者是自己猎枪打死之后,他为了洗雪自己身上的杀人认定,首先要求挖尸查验,这样有了电影里的第一次“挖尸”。

老处女对老船长主动就死亡案件认领自己是凶手,颇为感激,与老船长有了更深的接触,思前想后,她准备坦白自己是凶手,主动向警方澄清真相,并让老船长配合她完成尸体挖掘。于是有了电影里的第二次“挖尸”。

死亡案的相关人员再次聚合到一起,这时画家为了保护年轻母亲的隐私,防止被哈里之死污名化,便建议再次埋葬尸体,一了百了。于是,电影里小村中的几个相关人员,再次埋葬了尸体。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画家与年轻母亲之间的感情发展迅速,很快进入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而这时候,又必须恢复年轻母亲的自由身,那么,就必须有她名义上的丈夫哈里的死亡证据,这样,不得不进行第三次“挖尸”。

正是这样的不同动机作用,使尸体的“三埋三挖”构成了电影里的喜剧因素,也玉成了小村里本来只有耳闻却没有交往的男女之间的情感碰撞,促成了人际关系的弥合。

死亡案不仅让电影有了一个情节发展的动力,同时,也给电影中的人物交融与碰撞以强劲的推力。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由此看来,希区柯克在《怪尸案》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死亡案对于故事合成、人物塑造与电影架构的重要意义。如果别人信奉的是“戏不够,爱来凑”的话,那么,希区柯克则坚守的是“戏不行,杀来推”了。

二、《怪尸案》的荒诞营造:为什么希区柯克让死亡制造出黑色幽默氛围?

《怪尸案》中,希区柯克从一开始,就没有渲染恐怖氛围,而是突出了山明水秀的一片世外桃源的赏心乐事,而影片里的故事动力,那具名为哈里的尸体,在电影里也是西装革履,整洁如新,即使三埋三挖,死者的衣着也没有受到任何污蚀。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希区柯克将他的更多的用意,用来营造一种调侃性的黑色幽默氛围,首先在画面上就疏解与瓦解死亡案的阴影,突出地用一种反差的平和气氛,来展示他欲表现的世俗氛围。

也就是说用恐怖的幌子吸引观众的注目,然后兜售的是却是完全逆行的普通人的生存面貌。

因此,《怪尸案》里的人物,开始时给观众的印象,都好像是少了一根筋似的。本来一具尸体突然出现在小村的边缘地段,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所有从尸体边经过的各色人等,都熟视无睹,若无其事。

这种对死亡案采取的与现实截然相反的态度,恰恰是希区柯克有意为之而呈现出的黑色幽默处理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最初出现的老船长憨厚有余,智慧不足,发现了一具尸体,他根本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与理性的判断,断然地认为自己就是凶手。而他在处理死者的过程中,屡屡被过路的各色人等打断,他还若无其事地调侃:如果我在这里卖票,会不会有这么多的人来?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而画家发现了尸体之后,根本没有想到去报案,反而安慰老船长,认为这个死者“也许是上天的杰作,这样你就可以有幸终结一个人的一生”。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后来影片中船长与老处女,画家与年轻母亲之间快速产生情感互动,在影片里都是以一种夸张、搞笑的方式来呈现的。电影里的人物都有一种偏执的漫画式的个性设定,正是这种对人物的脱离真实性的变形设定,才能够视而不见死亡近在咫尺带来的阴霾与压力。

反而电影里的一直对死亡案孜孜以求的副警长,在影片中这一帮头脑里少了一根筋的村民的映衬下,显得格格不入。

也就是说,希区柯克把影片里的村民们的个性与处事模式进行了扭曲化处理之后,真正的现实中的人物设定,反而显得不正常了。于是副警长却成了村民们亟欲排解与推托开的异类。

这就是希区柯克的高明之处。他在电影里,描写了一群显然思维不够严谨、相处撇除理性、无视法律存在的非人间拥有的村民存在,而身为社会道德代言者的副警长却成了一个不合群的怪物,这说明,当电影里营造出一种主体的价值认同的时候,很可能制约了真正的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准则,而那些代表着现实中真实价值的人与事,却被电影中宏扬的价值体系给压服了,被异化成异端。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而希区柯克之所以能够如此,是他在界定村民的个性与思维体系的时候,突出了他们的人性与善良部分,相比之下,代表人类法律与规约的副警长却是一个不通情理的人。

希区柯克镜头里塑造的村民们,虽然他们钻法律的空子,想方设法为自己进行脱罪处理,看起来不够聪明,顾其一不顾其二,但他们都很善良,乐于助人,勇于担责,少了一根筋,但却多了普通人的纯朴。他们可能表现出一种荒诞处理过后的弱智倾向,但是却更能暴露出他们的善良情怀与纯真天性,正是这份性格上的真诚本性的袒露,使他们比那个严苛条例、刻板生冷的副警长来得可爱。

可以说,通过黑色幽默处理过后的村民都具有了免疫功能,能够逃脱法律的生冷制裁,他们天真烂漫,无私相助,爱我所爱,虽然他们一直与阴森的死亡相隔不远,但却足以让他们成为电影里的当之无愧的正能量主导者,这也正是希区柯克电影里能够溢满正能量的原因。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三、《怪尸案》的价值考量:为什么希区柯克在电影里能树立一个人性的正能量基座?

在希区柯克电影始终与死亡阴影同生共栖的背后,一直洋溢着人性的温暖部分,这是因为希区柯克一直在电影里,用他的镜头,展现了人的诚挚与真情,这一切,冲淡了前景上的恐怖的谋杀与凶杀以及与之相关的死亡阴霾。

在《怪尸案》里,我们可以看到,希区柯克对死者哈里的个性,进行了道德认定,否认了这个人的价值,把他的死亡,夯实在死有余辜的层面上,剥夺了观众对这个死者的同情心,这样,观众才会承接与接受小村村民建立在死者悲情上的狂欢与快感。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哈里的身份,是通过小村村民眼中的各个断片拼装起来的,这些断片,合成了一个大致的哈里的印象与身份。

其中,年轻母亲罗杰斯夫人自然是哈里道德定性的最关键人物,因为从名义上看,她是他的妻子,但是,在影片里,我们看到,是她率先对他的死去表示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期许。

然后,接下来,我们通过年轻母亲对画家的倾诉,进一步了解到哈里的存在是违背人伦的,从道德层面来说,是与小村的和谐安宁不相融合的,他被剔出小村的生存体系,是最理所当然的。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年轻母亲介绍道,她原先结识了一个男人,就是与她生下孩子的前夫,但是前夫很快就被害了,然后前夫的兄弟哈里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她迫于生计,不得不改嫁给了哈里,但是新婚之夜,哈里却不辞而别,因为他笃信星座学,认为这一天不宜同房,从此年轻母亲对他心灰意冷,觉得他不可依靠,生下孩子,便远他而去。而最近哈里打听到她的住址,追访而来。她不愿与他一起生活,打晕了他,赶他而走。

她的诉说,只是一面之辞,显然是有利于她自己的,但可以看出,哈里是她的婚姻中的一个阴影,不值得同情,让他死去,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接下来,哈里在山上误将老处女当成了自己的妻子,欲行不轨,老处女给了他再次一击,使他头破血流,从而使得老处女认为自己也是凶手。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这样,哈里在《怪尸案》里就是一个破坏小村宁静生活的负面形象,他必须死,而他的死,正张扬起的是电影里的一种正能量必胜的总体氛围。

而在面对哈里这个麻烦的时候,小村里的人们,展示了他们的温润部分,消除了哈里给居民带来的压力。

影片里与哈里之死相关的人群,包括老船长,他是最初认为杀死哈里的人,老处女,她是给了哈里最后一击的人,而年轻母亲罗杰斯夫人,哈里名义上的妻子,则是打晕哈里的第一个下手的人,这三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与哈里之死有着关联,但是,电影里展现出的这三个人,却具有人情味,个性纯真善良,远比哈里来得更具正能量的气韵。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而画家本来与哈里没有关联,但他因为心仪年轻母亲、哈里的妻子,也卷入到这场“三挖尸”的黑色幽默剧中。在影片里,着意强调了他的古道热肠的情怀,本来他是一个怀才不遇、不名一文的画家,后来时来运转,一个大富翁看上了他的画作,购买他的一直无人问津的作品,这时候名利双收,但画家并没有为自己赢利而得意忘形,他向富翁收取的报酬,全部用于改善邻里的生活质量,为自己索取的物品,是他对未来生活的一次期许——双人床,也是电影里的最大的一个搞笑休止符。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可以看出,整个小村里的人物,在希区柯克的镜头塑造中,洋溢着温暖的底蕴与气韵,在前面的对死者的贬低处理下,大力抬高了小村人物的精神修养,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把正能量的电影内质,给“揠苗助长”地抬举出来,这样的电影怎能不焕发出一种浓烈的高昂的精神力道?这才是希区柯克电影真正能够慰藉人心的本真所在。

《怪尸案》:希区柯克为什么展示了恶,却给了我们正能量信心?


《怪尸案》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是希区柯克电影里足以排在前五位的电影,撇开兴师动众的希区柯克式的恐怖渲染与悬疑卖弄,《怪尸案》娓娓道来,贴近民众生活,切进世俗人心,镜语中采取超现实的变形手法,凸显出巨大的人性、人品、人格的落差,抬举起的是人生中最为珍贵的正能量精弘扬,整个电影具有艺术电影的品质,像一则寓言,像一个小品,在微小处洞见大人生,从惊悚处折射人间情。至少我感觉到比《后窗》的那种生硬造作的电影,更具柔情缱绻气质、浪漫隽永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