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電動踏板車即將帶來下一波創業熱潮

在美國的許多都市,電動踏板車的共享服務正掀起一股熱浪。電動踏板車在美國被稱為【Scooter】,在臺灣又稱【速克達】,真正開始聚集人氣是在半年前。

共享電動踏板車即將帶來下一波創業熱潮圖為Skip Scooters的電動踏板車

談到背景,在美國大都市生活的居民有著和國內大城市居民同樣的煩惱:嚴重的交通堵塞。在舊金山,有時前進1英里(1.6公里)需要用到30分鐘,而時速24到30公里的電動踏板車只需要5到10分鐘。而且基本費用為1美元,然後只需每分鐘15美分的使用費即可。越來越多的人在短時間移動中,更傾向於使用電動踏板車。

舊金山的初創企業Skip Scooters的CEO兼聯合創始人Sanjay Dastoor認為,在美國比起共享單車,電動踏板車更值得期待。該公司在今年2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DC開始推行服務,目前已經取得了當局的許可,準備提供400輛電動踏板車。為了不影響路人以及考慮到保護街道景觀和提高安全性,根據城市當局的要求需要申請營業許可。

在紐約,由於電動踏板車還沒有被許可,共享單車還是比較人氣的。但是自行車必須停放在專用的停車位。而另一方面,踏板車是可以隨意放置的。而且踏板車也搭載了GPS,通過手機的應用可以找到踏板車,然後在讀取QR碼來進行解鎖。

共享電動踏板車即將帶來下一波創業熱潮

圖出自Lime Bike

紐約大學交通中心的副負責人認為:紐約的情況是街道密集度比較高,自行車專用道路明顯不足,確保自行車的行駛空間一直是一個難題。紐約市也應該批准共享踏板車,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的居住區域裡並沒有停放自行車的地方,但是滑板車的話是沒有問題的。

共享電動踏板車的三大創業公司之一的Spin的聯合創始人Euwyn Poon說:新的商業模式挖掘出了長期受交通堵塞困擾的大部分居民的潛在需求。該公司原本主要做共享單車,從今年開始準備向電動踏板車開始轉移。

共享電動踏板車即將帶來下一波創業熱潮

圖為Spin的電動踏板車

Poon認為無論是收益面上,還是需求面上,共享電動踏板車都要超過共享單車。該公司已經取得了北卡羅來納州最大城市夏洛特的營業許可。

另一方面,關於營業許可也發生了不少問題。曾任Lyft的COO以及Uber高管的Travis VanderZande創立的Bird(目前電動滑板車行業最大公司)被舊金山當局下令禁止運營,理由是踏板車的隨意停放以及在人行道上行駛給居民造成了很多麻煩。

現在,各公司都在申請營業許可,據Spin的宣傳部人員以及Skip的CEO說,都在等舊金山都市交通局的許可通知。舊金山當局在5月23日發表的方案是,首先用半年時間許可1250輛踏板車,如果沒什麼問題,再用半年時間將許可數增加到2500輛。

據美媒體報道,電動踏板車創業公司Bird和Lime的估值分別達到了20億美元和10億美元,已經成為了10億俱樂部成員,也就是獨角獸。特別是去年秋天才創立的Bird,成為了史上最快成為獨角獸的公司。該公司從去年7月開始運營以來,累計利用數達到了100萬次以上。另外一家創業公司Lime則獲得了uber和Google ventures的投資。


共享電動踏板車即將帶來下一波創業熱潮圖為Lime Bike的踏板車

Skip在今年獲得了600萬美元的投資。投資該公司的A capital的創始人Ronny Conway認為,共享電動踏板車滿足了人口密集地區最後一公里交通的需求,也達成了【在最適合的市場投入最適合的產品】這個作為創業公司不可或缺的成功條件。即創業公司的成功指標:Product Market Fit(PMF)。Conway說:在面向數千人以上的消費者服務中,能滿足PMF的服務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對Skip的投資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根本不需要多想。


Skip也積極配合當局的電動滑板車管理方案的設計,只在獲得地方當局許可的情況下才會開始營業。在加深人們對電動滑板車理解的啟蒙活動中,以及和當地NPO的合作中都表現的非常熱心。它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普及最適合未來都市的交通工具。

共享電動踏板車即將帶來下一波創業熱潮

圖出自Skip Scooters

由於市當局對電動踏板車數量的限制,共享電動踏板車市場出現了供給跟不上需求的情況,時常能聽到【在想用的時候卻無法在想用的地方找到踏板車】這種抱怨的聲音。以至於出現了消費者自己購買滑板車的情況。


據弗吉尼亞州的一位市民講,從前試過Bird(時速24公里)和Skip(時速29公里)的電動車,Skip的踏板車即使在坡道也能輕鬆的行駛。用電動踏板車可以去任何地方,從此便可和交通堵塞Bye Bye了,而且也不用找停放車的車位。在道路寬闊的華盛頓DC共享踏板車是很容易普及的。

Skip的CEO Dastoor說,關於供給不足的問題,由於美國最普遍的交通工具還是汽車,為了防止【還是開車來的快】這種心理誘惑,雖然應該提供充足的踏板車數,在自行車專用車道這種基礎設施不充足的情況下我們並不想看到滿街踏板車的景象。所以平衡供給數的問題非常重要。

有時能聽到有人說踏板車速度慢,但是重視安全的Bird還是向用戶提出了持有駕駛執照和年滿18歲這兩個條件。踏板車的超速行駛導致的事故以及在人行道的行駛也時有被報道,提升安全性已經成為了企業的要務。

共享電動踏板車即將帶來下一波創業熱潮圖為史上最快成為獨角獸的公司Bird的踏板車

提高產品的品質來差別化的戰略無可厚非,Spin正在探討公司自己開發和生產踏板車,並考慮輕量化設計,防震,以及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定製化等設計要素。

各家公司對於進軍海外也是很積極,Lime(今年6月)和Bird(今年8月)都相繼進軍海外。在最早的時機進行全球化絕對是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