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尽 冬始藏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聪明才智的结晶,古人经过长期对自然、天性、物侯的观察,总结出了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堪称世界上的一大奇迹,被世界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冬季是一年四季的最后一个季节,就农事而言,农人已经做到“粮进仓,草归垛,种入土”,劳累了一年的他们开始进入休闲期。秋收冬藏,立冬开始,万物开始忙碌的收藏,积攒能量,以便度过寒冷的冬天,正所谓“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阵雁南飞的途中,也不忘中途停下瘦水河湾,嗉囊加满鱼虾;土拨鼠撅着屁股掘起田埂新土,把豆儿和花生往更深的洞穴搬运;野鸡没有囤积食物的习惯,只是拼命地寻找食物啄食,把自己养的肥肥的、艳艳的......

秋收尽    冬始藏


秋收尽    冬始藏


秋收尽    冬始藏


在乡下人们开始收藏一些生活所需,比如把红薯和萝卜放到地下窖里储存,这样它们就不会因气温聚降而冻坏,特别是红薯放进窖里后,表面会出现大量的水珠,人们习惯叫红薯出汗,出过汗的红薯会更加甘甜如饴。冬季蔬菜停止了生长,人们一日三餐又少不了打牙祭的菜,在古代还没有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于是人们就想到了用盐来腌制蔬菜,这样就解决了蔬菜难以保存的难题。

秋收尽    冬始藏


立冬以后,很多人会把菜园里的萝卜和大白菜运回家,去根后待叶子失去一些水分,不再水灵的时候,才开始把菜洗净晾干,腌渍。

《浮生六记》里那个聪慧的芸娘,在还未成婚的一个冬天的夜晚,心上人沈三白的到来,喜得她心里像揣着十八只兔子,美滋滋的,她深更半夜只能熬粥给他吃,但特意给心上人上了一碟“小菜”,其实这“小菜”意味深长,这可是芸娘亲手腌制的蔬菜啊!

秋收尽    冬始藏

冬季除了红薯入窖,腌制蔬菜外,人们还会缝制很多小布袋,把瓜果蔬菜的种子和一些小杂粮很金贵的储藏起来,悬挂于土墙上,既防潮,也防老鼠侵食。

而对那些量少的小杂粮,人们多半会把葫芦头劲部挖一个小方孔,掏去里面的葫芦瓤,把掏空的葫芦放锅里加水煮沸,捞出晒干后,头部钻孔穿细绳便于悬挂,就是很好的储物仓,用它装满绿豆、红小豆、芝麻、葫芦头口部封死,悬挂房梁下面,只待春节来临,包馒头馅子的原材料就有了。

秋收尽    冬始藏

“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立冬以后,人们在饮食上也应该注意热量的补充,多运动,以适应秋冬转季期的不适。

秋收尽    冬始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