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这起“社会公德案”,让华夏文明倒退五千年

南京发生的这件反映社会公德的事情,让华夏文明倒退了五千年

近年来,凡事一提到“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时,就会众人哗然,引起社会上一片广泛的讨论。路人对遇险者那种作壁上观的类似事件,一直在各地都不断地反复上演着,众人那种漠然对之的态度,反射出浓重的“世态炎凉”之感,尤其是“南京彭宇案”之后,这种社会现象更加严重与明显。

南京的这起“社会公德案”,让华夏文明倒退五千年

十多年之前,也就是2006年的时候,“南京彭宇案”的当事人——徐寿兰女士,在没有家人的陪同下一个人去赶公交,这时候已经年已64岁的她身体自然不如年轻人,又因为视野出现了盲区,便与正在下车的年轻人彭宇,发生了碰撞;徐寿兰女士当场就摔倒在地,彭宇看到后,就随手把老人扶了起来。但是,不料徐寿兰女士却因此受伤住院,此后此事又被诉上了法庭!

南京的这起“社会公德案”,让华夏文明倒退五千年

当时,法院判决的时候,认为双方都无过错,便按照公平的原则,让当事人(彭宇)对受害人(徐寿兰)的损失,承担一定的补偿。于是,便判决彭宇给受害人,也是老人的——64岁的退休职工徐寿兰,赔偿损失40%,共计金额4万多元。然而,这件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不事故”,却引发了一个大问题——

此事之后,每每类似的事件发生后,“彭宇案”就成会为大家公道心的遮风板,致使发生了很多“老人跌倒而见死不救”的事件。因为,许多人认为“彭宇”做了好事,扶了老人起来却还要遭受法律的制裁和经济损失,那还不如视而不见来得省心省事。

南京的这起“社会公德案”,让华夏文明倒退五千年

而且,每当有关老人摔倒的事情发生时,“彭宇案”也往往就被纳入了公共讨论的范围,而成为人们讨论与争辩的话题,一时间,“扶不扶”这个行为,仿佛成了一个困扰人们多年的“中国式难题”,甚至这个话题还上了春晚。也是,对之视而不见的话,自己的良心上肯定会受到谴责,毕竟“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品格,中华民族提倡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但是,一旦出手相救的话,又怕像“彭宇案”一样被对方反咬一口,真是浑身的冤枉有嘴也说不清楚了啊。

南京的这起“社会公德案”,让华夏文明倒退五千年

其实,“南京彭宇案”,后来又进行了二审,这可能是鉴于此案对社会的影响之大。实际上,两个审判都有道理。在彭宇案的一审之中,法官认为,如果从常理来分析,彭宇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双方还都不存在过错,于是根据公平性原则,便要求彭宇承担40%的责任;而后来二审的时候,双方已和解后,便判决彭宇承担10%的责任,从而赔偿1万元的金额而结案。

南京的这起“社会公德案”,让华夏文明倒退五千年

但是,这个案件最终结果,还是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在当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的情况之下,法院仅仅是依靠”常理“而进行的判决,一下子寒了许多人的心,更寒了许多热心民众的心。

南京的这起“社会公德案”,让华夏文明倒退五千年

更正是因为如此,“扶不扶”才成了一个一直以为都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碰瓷”一词出现之后,使许多年轻人认为,许多摔倒的老人就是为了讹钱,为了避免自己出力不讨好或惹祸上身,从而都变得冷血起来,以至于导致了“文明退化”的现象出现!

不过,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热情善良的年轻人,他们随时都会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做了好事不图回报,只是我们没有看到,或是媒体没有报道而已,因为这些本来就是生活中经常存在的一些平常之事,所以也没必要大肆渲染。

南京的这起“社会公德案”,让华夏文明倒退五千年

那么,话再说回来,关于“扶不扶”的问题,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些人认为是应该“扶起来”的,因为要是万一真的是老人突然不小心或是突然生病而摔倒了呢?那如果我们真不扶的话,也就真的有可能会对老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事后我们自己也会心中不安。

南京的这起“社会公德案”,让华夏文明倒退五千年

要知道,“老吾老人之老,幼吾幼人之幼”,我们自己也有老的时候,我们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所以,我们不应该再纠结于“彭宇案”与“扶不扶”,我们只有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才能有望维护社会公德,才能有望获得他人的关心与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