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和精卫填海,两种文明的悲欢

文丨南阁水哥

精卫是谁?没错,她是炎帝的小女儿,本名女娃。

一日在东海边玩耍不慎被卷入海中淹死。而后化身为精卫,衔石填海。


西西弗斯和精卫填海,两种文明的悲欢

这个故事,启蒙读物中不厌其烦地介绍,并且加以歌颂。精卫精神映射的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挑战自然,改造自然的壮举。失败不可避免,但也毫无畏惧。确实,很长的教育中都是这么说的,可是就故事本身还可能有另外一种解读。

宿命,东海

精卫这个名字取得其实很有灵性。古人在给神话人物选择名字的时候并不是随口编造,更多的是隐含了人物本身的归宿。这也是古人宿命论的原点。

“精”字,拆分开来是 米+青。意思是从米中挑选出更好的。“精者,择也”这是其本意。那么青呢,在五行学说中主东方、主水。那么很明显精字就预示着女娃最终的结局就在东海。


西西弗斯和精卫填海,两种文明的悲欢

“卫”字,宿卫也。当然这个卫字还有许多解释,比如边陲、比如肢体等。从其本义就是守卫的意思。

那么精卫一词的真正含义就应该是守卫东海。

这难道不就是精卫本身的宿命吗?女娃蹈海而死,化身为精卫,终日填海。并不是要报仇,更大可能是要保护这片海。

东方的西西弗斯

当精卫日复一日的填海之时,我想起了希腊神话中了另外一个英雄叫做西西弗斯。

这位大神,曾用铁链锁住了死神。最终被判罚从山脚向山顶滚动一块大石。

在漫无尽头的重复劳动中,消耗光体力和生命。


西西弗斯和精卫填海,两种文明的悲欢

但是如同加缪所言,西西弗斯是快乐的,因为生命和滚大石都是属于他自己的。

他选择反抗,这是一场人和神的战斗。但是胜利者终究还是那些神祇。

而我们的精卫,却由人变成了“神”,对大自然开始无休止的反击。

向山顶推石头的荒谬性在于,神警告人类,你们所有的重复劳动最终都是徒劳。人似乎并没有办法战胜神。

而精卫的故事却告诉世人,我们可以换一种办法来对抗自然。个人寿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后代是无限的,用无限去对抗有限,那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赢。


西西弗斯和精卫填海,两种文明的悲欢

突然间,精卫变成了另外一个愚公。

是的,东方的西西弗斯就是愚公。但是他充满着更加深邃的智慧。

我们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反而更注重继承与坚持。

遗忘和纪念

文首、白喙、赤足。

精卫鸟飞翔在东海之滨,继续着它的使命和徒劳。

人们似乎忘记了它们心中的原有的仇恨。那么精卫鸟所做的意义是什么呢?或许就是为了纪念吧。


西西弗斯和精卫填海,两种文明的悲欢

西西弗斯举起大石,推向山顶。他要做的是主宰这个石头,他心甘情愿。当他的生命终结之后,这种盲目就结束了。

而一代代的精卫鸟,衔石填海却一阵的茫然,这到底又为了什么? 当有一天,忘记来时的路,不记得为何要出发的时候,再坚持做一件事情其实也挺可怕的。

可惜《山海经》并没有告诉我们,精卫的后代们是否会后悔。而我们却可以继续去思考,人和自然的搏斗中,是否只有“填”这一种办法。

人类,还是要多思考。再荒谬的事情,初衷和结果都很重要,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