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百老汇剧院是美国文化的代表,从1750年第一间剧院在纽约曼哈顿剧院区建成以来,这里上演过无数戏剧、舞蹈和歌剧。不过,百老汇最拿手的还是音乐剧,这种美国土生土长的演艺形式,就像所有美国文化一样,体现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音乐剧的“精神母亲”来自欧洲的轻歌剧,最终长江后浪推前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音乐剧出现的历史条件

1875年,百老汇街头贴着两张海报,一张是雅克·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的《地狱里的奥菲欧》,另一张是爱德华·莱斯(Edward E.Rice)的《伊万洁琳》(Evangeline;or,e Belle of Acadia)。

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伊万洁琳》的海报

前者是来自欧洲的轻歌剧(operetta),以音乐华美著称;后者诞生于美国本土,是充满笑料的狂想剧(extravaganza),以娱乐效果好而知名。两者都是纽约剧场的当红剧目,是当时最前沿的流行文化。不过对美国人来说,恐怕对《伊万洁琳》的爱更多一些,毕竟与文化积淀深厚的欧洲相比,当时的美国能产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很不容易。

《伊万洁琳》确实也对得起美国人的厚爱,因为它推动了音乐剧时代的到来。

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伊万洁琳》的现代改版

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前,美国独尊英国戏剧,比如“叙事歌剧”(ballad opera,喜剧剧本融入流行曲调);“哑剧”(pantomime,小丑表演)。1783年战争胜利后,国家意识促使美国人积极发展本土文化作品,因而出现了将短剧、舞蹈、歌唱等元素拼凑在一起的滑稽剧(burlesque)、狂想剧(extravaganza)等,

后来由于南北战争(1861∼1865)的影响,美国中产阶层兴起,国家意识提高,市民文化大行其道,美国人急切地需要一种美式风格强烈的剧种,因此《伊万洁琳》应运而生。

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百老汇

《伊万洁琳》在当时受欢迎,主要是由于它的场面完全不比“欧洲货”《地狱里的奥菲欧》逊色,而且它在音乐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伊万洁琳》开创了一种风格,即同一组词曲创作者负责全剧音乐的作品,因此音乐能跟剧情完美贴合,它不像早期的戏剧作品,音乐多半是用既有的流行歌曲再搭配某些原创剧本融合而成,音乐和剧情常常没有关联。《伊万洁琳》的编曲方式最终成了“音乐喜剧”(musical omedy,音乐剧的正式名称)非常重要的内涵之一

,不过,音乐剧还要经历几次关键转折,才会变成今天的模样。

“轻歌剧”的基础作用

美国音乐剧,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来自轻歌剧,二者存在“师承关系”,可以说轻歌剧奠定了音乐剧的基础。

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埃尔韦(Hervé)

轻歌剧这个乐种一般认为是由法国音乐家埃尔韦(Hervé)创立。1848年,他在23岁时创作了一部滑稽剧(burlersque)《堂吉诃德与桑丘》(Don Quichotte et Sancho Pança),塑造了经典名著《堂吉诃德》中一高一矮、一主一仆的两个角色,逗趣的设定与轻快的曲调立刻风靡巴黎,作曲家雷纳尔多·哈恩(Reynaldo Hahn)认为,

这部作品就是法国轻歌剧的开端。

但是真正将轻歌剧发展起来的,其实是比埃尔韦大六岁的雅克·奥芬巴赫。奥芬巴赫14岁进入巴黎音乐院学习,隔年被退学,在1835到1855年间,为了生计,他一边在剧院拉大提琴,一边写作喜剧音乐。1855年起他在香榭丽舍大道租了一个表演场地,开始演出自己的作品,由于法令禁止私人制作曲目和皇室演出竞争,因此剧情角色仅能有三人,其中一位还不能发出任何声音。

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雅克·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

即便受到诸多限制,奥芬巴赫的作品还是很快崭露头角,他的演出场地也从仅有50个座位的小剧场,换到了拥有400个座位的大剧院。1858年,法国戏剧“三个角色”的禁令解除,奥芬巴赫得以大展拳脚,他一气呵成写出了历史上第一部最具规模的轻歌剧《地狱里的奥菲欧》(Orphée aux enfers)。

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地狱里的奥菲欧》(Orphée aux enfers)

这部剧堪称轻歌剧的“概念标本”:轻快昂扬的乐风、讽刺幽默的情节、皆大欢喜的结局,

观看起来远比歌剧放松。另外,这部剧还是反传统的,神话中深情的奥菲欧在此剧中变成了只想离开妻子的音乐家,妻子欧利蒂丝则成了不守妇道的恶人。当欧利蒂丝被蛇咬死时,奥菲欧可说是终于“心想事成”,但由于其他角色施加的压力,迫使奥菲欧不得不到帕纳索斯山请求朱比特帮助救回妻子。

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地狱里的奥菲欧》的现代改版

剧本完全颠覆了希腊神话,让欧洲由来已久的“正统”故事有了新的表现方式,随后许多作曲家,比如小约翰·施特劳斯都开始投入写作这种反传统、带着讽刺意味、结尾又皆大欢喜的舞台剧,可以说整个欧洲都被这种“新剧”带到了审美的另一个领域。与欧洲人相比,最受震撼的可能是大洋彼岸的美国,1850年到1880年间,轻歌剧彻底进入了美国人的生活,以至于1870年代,每个剧院至少半数演出名额都留给了法国轻歌剧。

正因为如此受欢迎,正宗的音乐剧从轻歌剧衍生而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轻歌剧作品中快节奏的剧情、无伴奏的口白、对音乐内容的讲究等特色,无不对音乐剧产生了重大影响。

音乐剧一定要能唱、能演、能跳舞

虽然《伊万洁琳》在音乐的完整度上已臻成熟,接近了正宗音乐剧的标准,但在此剧之前,还有一部作品堪称卓越,在许多学者眼里,这部叫做《恶棍》(The Black Crook,1866)的剧目才是音乐剧的真正鼻祖。

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恶棍》(The Black Crook,1866)的宣传海报

《恶棍》的出现算是一种“阴差阳错”的“天作之合”。1866年,艺术经纪人亨利·杰瑞特(Henry C.Jarrett)和亨利·帕尔玛(Henry Palmer)因为在欧洲看到了法国的“梦幻剧”(奇幻故事融合舞蹈、音乐的演出)和英国的“哑剧”,觉得很值得引进美国,于是他们从欧洲聘请了舞者又买来道具,打算先在纽约首演,探探市场行情。没想到演出前,预订的场地被一把火给烧毁了,演出计划被迫暂停,与此同时,演员查尔斯·巴拉斯(Charles M.Barras)刚刚写完《恶棍》剧本,正打算和妻子一起在尼布罗花园剧院(Niblo's Garden)演出。杰瑞特和帕尔玛来到尼布罗花园剧场,询问了和巴拉斯夫妇相同的场地和档期,两拨人一见如故,互相欣赏,决定干脆一起合作,制作一出大型的“狂想剧”,《恶棍》就这样诞生了。

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著名音乐剧《猫》

从表演形式来看,《恶棍》融合了独唱、合唱、舞蹈、大场景和舞台特效,音乐由许多既存乐曲集结而成,事实上,这部剧连剧本也是“大杂烩”,情节融合了《浮士德》《自由射手》等剧目。将《恶棍》认定为第一部音乐剧的人表示,音乐剧的歌手与传统歌剧、轻歌剧不同之处,就是要能唱、能演、能跳舞,《恶棍》中的歌手恰好又唱又演又跳舞,正符合音乐剧的概念。然而也有不少人站出来否定《恶棍》的地位,声称该剧音乐既非原创,歌词、剧情也不连贯,缺乏完整性,因此无法被称作“全本音乐剧”(book musical),将它当做充满杂耍和笑料的“狂想剧”更为恰当。

音乐剧的诞生

尽管存在非议,但没人能否定《恶棍》在美国音乐剧历史上的地位。事实上,《恶棍》的出现,沾了历史的光,它的发展也有赖于历史的推动。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妇女地位提高,可以迈出家门,选择自己想看的剧目,再加上交通设施的发展,远方的人们也能慕名而来,观看大城市的剧院演出,种种因素联合作用之下,使得《恶棍》名声大噪,模仿作品也逐渐多了起来,《伊万洁琳》就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音乐剧?博采众长的美国戏剧文化

综上所述,在轻歌剧基础上诞生的音乐剧,通过《恶棍》《伊万洁琳》等作品,不断完善表演形式,通过加入本地化的文化元素,推陈出新,最终塑造了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成为了美国文化的著名代表。

参考资料:

《西方音乐剧史》慕羽

《Musical of the Month:Evangeline》Brian Valencia

《The American Musical》Marc Bauch

《American Musical Theatre:a Chronicle》Gerald Bordman

《The Encyclopedia of Musical Theatre 》 Kurt Gänz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