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牺牲:周总理将噩耗瞒了毛主席月余,主席的话让人泪目

1950年12月26日,这天,是毛主席57岁的生日。

而他显然是忘了,因为这个时候他正在聚精会神的思考着……

毛岸英牺牲:周总理将噩耗瞒了毛主席月余,主席的话让人泪目


从朝鲜战场传来的消息,已经让毛主席无暇顾及其他,他正在运筹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而他的目的其实很简单,携连续胜利之势,再给予敌人沉重的一击,将美国逼上谈判桌。

可他并不知道的是:早在一个月前的11月25日,也就是第二次战役打响的第二天,长子毛岸英已经牺牲在了异国他乡的朝鲜战场……

而关于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其实已经在中央军委办公室里压了整整一个月,电报的内容只有不到30个字:

今天,志愿军总司令部遭到敌机轰炸,毛岸英同志不幸牺牲。

而就这聊聊无力的几个字,让所有知情者心里都异常沉重,仿佛压力千斤重石。当事者回忆,远在朝鲜的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起草电报稿时,足足用了20多分钟。

而当时第一时间得知此消息的刘少奇、周恩来总理,同样倍感震惊和愁悯……

事已至此,到底说还是不说?

说意味着毛主席将会得知这件事,但是对于这位日夜为国操劳白了头的领袖而言,他太累了!能否承受得住这老年丧子的悲怆,这似乎太过于残忍!而如果不说,显然对于每个人而言,于责有失,于情不合。

毛岸英牺牲:周总理将噩耗瞒了毛主席月余,主席的话让人泪目

毛主席和毛岸英


左思右想,周总理也陷入两难境地,最后他说叹气说到:“还是先缓缓再说吧”。

而毛岸英的牺牲,我们把目光转向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战役,可以说是毛泽东主席一生最艰难的决定。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可以说百废待兴,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可以说连起步都举步维艰。而这个新生的国产主义国家,却面临着诸多潜在的威胁。尤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可以说虎视眈眈。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而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27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就进驻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而9月,美国开始介入越南民族解放运动并从中协助法国。

毛岸英牺牲:周总理将噩耗瞒了毛主席月余,主席的话让人泪目

进驻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


由此,结合当时的才历经二战后的世界军事部署和格局,在毛主席心里,美国打什么算盘已经不言而喻,并且朝鲜战火已烧到鸭绿江边。

打还是不打?

打,意味着中国要同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开战。军备、经济、科技都有难以逾越的鸿沟,拿什么拼?

不打,日后被动的只有中国,潜在的威胁及围堵已经逐步形成,“三把尖刀”已经瞄准了新生的中国。

用毛主席的话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总司令的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而毛岸英也随志愿军总部一同前往,10月25日,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

毛岸英牺牲:周总理将噩耗瞒了毛主席月余,主席的话让人泪目

赴朝志愿军


为了新中国,毛主席已经有6个亲人献出了生命,毛岸英赴朝鲜,曾被很多人阻止。而毛主席只说了一句:“他不去谁去,谁叫他是毛泽东儿子”。

11月25日,四架美军轰炸机略过志愿军总部向北飞去。不知为何,敌机似乎发现了什么又折回来,并向总部所在位置投下大量的凝固汽油弹,总部一片火海,毛岸英不幸牺牲,年仅28岁。

而事情正如开头所述,被周总理一直瞒着……

也就是毛主席生日这天,美军面对接连遭受挫败和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翻车身亡的情况下,换上名将李奇微担任司令,意图扭转败局。

可李奇微的到任,也并没有挽回第三次汉城战役的失败结局。1951年1月2日,元旦节刚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占领汉城,联合国军被迫撤退到北纬三十七度线。

从前线传来的捷报很快就来到北京,自然也被毛主席得知,他略微松了口气,难得的舒心让主席听起了京剧《武家坡》:“

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

而另一边,周总理知道,毛岸英牺牲这事显然这个时候向毛主席坦白是最好的时机,喜忧参半也只能这样做。

毛岸英牺牲:周总理将噩耗瞒了毛主席月余,主席的话让人泪目


于是就在当天,周总理将自己事先写好的书信转交给了主席秘书叶子龙,并将此事告知。

叶子龙得知这个晴天霹雳也是一脸的震惊悲痛,但还是走向主席办公室。这个时候,毛主席手里还拿着一份《人民日报》正在看着……

毛岸英牺牲:周总理将噩耗瞒了毛主席月余,主席的话让人泪目


看到走进来的叶子龙一脸悲伤,毛主席问道:“子龙,出了什么事了?

叶子龙没有回答,而是把手里的书信交给了毛主席。主席接过书信打开,而信的内容让他呆在了那里……

“主席: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当时我因你在感冒中,未将此电送阅,但已送少奇同志阅过……”

后续的内容,已经不得而知毛主席还有没有看下去。

当时的情景也是据当事人回忆:毛主席看后思索着什么,一句话也没说,他眼神暗淡,面色蜡黄,嘴唇抖索着,望向了桌子的烟。而一旁李银桥赶紧抽出一支烟,帮他点燃……整个房间犹如定格了一般,除了沉默。

直到抽完第二根烟,这时候主席才缓缓开口到: “战争嘛,总要有伤亡,没得关系,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说完这句话,他转过身背过了脸看向窗外,……看向了窗外飘下的雪……

在众人安慰他时,他摆了摆手又说到:“这件事先不要对思齐(毛岸英妻子)讲,新婚不久就失去了丈夫,她怎能经得住这沉痛的悲伤哟!”而毛主席这一隐瞒,就是足足两年。

事后,在对毛岸英后事之事处理上,周总理询问毛主席,而毛主席这样说:“我的意思就埋在朝鲜吧,这样对朝鲜人民教育意义比较好……”。

毛岸英牺牲:周总理将噩耗瞒了毛主席月余,主席的话让人泪目


打仗嘛,总是要死人的,不能因为岸英是我儿子,就不为中朝人民牺牲,这没道理

这句话,是毛主席在提起毛岸英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毛岸英牺牲:周总理将噩耗瞒了毛主席月余,主席的话让人泪目


一代领袖伟人,如此豁达的胸怀背后,所承受的一切,只有他自己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