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隧道,長度5.1公里,開鑿了3年,目前仍在掘進。
迄今抽出來的湧水超1500萬立方,是一整個西湖的庫容量。
湧水、湧泥、塌方等難題無處不在。
在現代掘進技術無堅不摧的今天,究竟是什麼隧道如此“冥頑不化”?
它就是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平田隧道。
地質環境極其複雜,施工難度極大,堪稱“廣西最難隧道”。
可是再複雜的環境,也鬥不過中建八局建設者的聰明才智,再難的施工,也禁不住掘進鐵軍堅韌不拔日夜奮戰的努力。
匠心築隧
每天清晨,欽州舊州鎮那良村,遠處的山上泛起薄薄的霧氣,一片寧靜的景象宛若世外桃源。村莊另一頭,隧道里機器轟鳴,一派繁忙。自2017年11月開工起,這裡從未停止過掘進。
平田隧道,位於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境內,是廣西統籌推進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左線長5110米,右線長5105米,為目前廣西高速公路在建第三長隧道,也是中建集團在廣西建設的最長隧道,由中建八局南方公司負責施工。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四分部項目部,承擔起隧道建設的重任。
項目籌備建設時,在離施工區還有3公里外的上井村租了一套毛坯房,空間很小,設施也不齊全,十幾個人擠一起同吃同住同辦公。一個房間放張大通鋪,睡成一排;洗漱、洗澡需要去水缸盛水,天冷的時候想洗個熱水澡還需要燒水,條件非常艱苦。
項目經理周勇只用了一個星期就把項目部的駐地問題解決。隨著項目順利入駐,加入的員工越來越多,四分部的“築隧”任務也井然有序地開展起來。
在周勇的帶領下,項目部上下一心,隧道穩步掘進,同時成績碩果累累:項目多次成為觀摩工地,獲得了國家交通運輸部2019年度“平安交通”典型創新優秀案例表彰;自主研發的“隧道應急預警系統”獲得2019年度廣西交通運輸廳“平安交通”典型創新優秀案例表彰;在建設單位2018至2019兩年間對全線十個單位的季度綜合考評中均位列前兩名,且五次獲得第一。連續兩年獲得建設單位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優秀項目班子”“品質工程考核第一名”“安全生產標準化考核第一名”等榮譽。
周勇建設團隊被命名“周勇匠心築隧創新工作室”,為首批中建八局局級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者們越戰越勇,至2019年12月底,左洞完成開挖3342米,佔全長5110米的65.4%,右洞完成開挖3180米,佔全長5110米的62.2%。“如果照此態勢,平田隧道就能提前完工了!”面對如此良好發展勢頭,大家都不由得暗自高興。
“攔路虎”出現
事與願違。
“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景,也會記得一輩子。”2020年1月6日下午,項目副經理秦智成在在斜井作業面值班,右洞掌子面突發大規模湧水坍塌現象。水從掌子面多個巖縫噴湧而出,短短30分鐘即淹沒了整個斜井工作面。
面對突如其來的惡劣狀況,秦智成馬上讓作業人員暫時撤離,隨即增加抽水機進行抽水。在往後,由常備的4臺,增加到8臺,再增加到10臺。這10臺90千瓦的抽水機,直到今天都還沒撤下來,24小時不間斷抽水,每小時抽水合計約1500立方。迄今抽出來的湧水超1500萬立方,是一整個西湖的庫容量。“你們這是在湖底打了個隧道”廣西大學梁軍林教授形象比喻道。
從那天起,斜井掌子面的裂隙水不斷湧出,頂上則滴水不斷,作業面成了名副其實的“水簾洞”。建設者在裡面“水中跋涉”作業,各種未知的危險隨時可能發生。這,成了四分部斜井裡面的常態。
“湧水還好,湧泥出現的話可危險了。”質量總監楊濤當天夜間值班時碰到的情況,則比秦智成碰到的更驚險。在一次初期支護作業時,黃泥從掌子面毫無預兆地噴薄而出,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一起作業的8名工人和設備被衝出作業面30餘米,所幸無人員傷亡。
除此以外,還有塌方。“當時還在作業,發覺水流增大,並有異常聲響,掌子面也開始不斷往下掉石頭,於是我們馬上安排撤離。”項目安全總監劉晨回憶起那次塌方仍心有餘悸,“剛把人拉下作業區,整個掌子面頂上就發生了塌方,一下子塌了十幾米,這應該是我經歷過的最險的一次塌方。”
巖變,也是讓項目建設者苦不堪言。據項目總工潘彥邑介紹,隧道經過7個裂隙密集帶,1個斷裂帶,2個背斜核部,1個向斜核部,V級圍巖約佔44%,IV級圍巖約佔56%。其中有錳鐵礦採空區及超長淺埋段,巖體工程性質十分複雜。“我們會根據掌子面出現的岩層,來做不同的開挖方案。岩層的不斷變化,就意味著我們的方案要頻頻更替。”潘彥邑說,“有時候一個掌子面還出現兩個不同的岩層,開挖難度可見不一般。”
本以為能順利施工的平田隧道,出現了“攔路虎”——迄今累計出現掌子面坍塌150餘次、突泥涌砂10餘次、大規模湧水7次、大範圍支護變形5次。“這可謂是廣西最難隧道了!”專家到現場調研時紛紛感慨。
“每一次掘進一小段,沒多久又被湧水湧泥衝了出來,前進1米後面反而倒退2米甚至更多,這樣的情況時常反反覆覆,有時8個工作面只有3個工作面正常作業,其他都因為圍巖不好,進行塌方處置,暫停了掘進。按最近一個月的平均計算,斜井單洞4個工作面全部加起來日掘進3米,這樣的工作進度,極大打擊了項目員工的信心。”項目生產經理何揚願如是說。
“這隧道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遇到的一個特例。”周勇從事路橋建設已有20餘年,這些年下來他幹過6個路橋大項目,28歲就當了項目經理,積累了相當豐富的隧道施工經驗,但此刻的平田隧道出現的狀況卻成為了他心頭上最大的難題。
卯上勁了
周勇在大家眼裡,他談吐風趣幽默平時和藹可親,在工作上經驗豐富無所不能,項目員工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周叔”。如今平田隧道建設進入了最艱難的時期,無形的壓力積壓到了“周叔”身上,頭上的白髮增添了不少。
即便困難重重,但八局鐵軍骨氣猶在。“我們就和它卯上勁了,碰到這種困難的項目也是好事,能鍛鍊我們的團隊,我敢保證,這個隧道竣工通車了,就沒有我們打不通的隧道!”
人如其名,越戰越勇。
針對隧道複雜地質構造與巖體極其富水的情況,項目集思廣益,及時徵求意見,探討方案,邀請山東大學院士李術才團隊、廣西隧道專家張宗桂、廣西大學土木學院梁軍林教授、中建八局副總工馬俊教授、中建八局基礎設施事業部總工馬明磊博士等區內外水文地質專家、高校知名教授、勘察設計專家等到現場指導,多次組織召開隧道水文地質研究會、治水方案研討會等專題會議,累計現場指導、給予方案次數達50餘次。
針對圍巖變化快的特點,項目實行“巖變我變施工變”的方案,項目管理人員積極主動到施工現場觀察巖變節理和走向。增強超前地質預報,增加資源配置,增加操作能力強的工作人員。項目領導班子24小時輪流帶班,加快工序銜接。
“即使再苦再難也要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有力推進平田隧道建設。”這是一條不能逾越的底線。在聽取有關專家、部門給出的意見建議,項目部一邊組織好對工人的關心關愛,穩定好隊伍,一邊重新調整施工組織計劃,結合實際綜合推進施工節點,建立了質量安全體系與施工強度相匹配的安全措施,成立安全管理糾察隊,做到有人管理、有人監督、有人培訓教育,有力抑制安全事故發生。截止目前,隧道建設已安全平穩渡過150多次不良地質塌方和各類突泥涌水地質災害,未發生安全傷亡事故,施工質量繼續保持全線領先。
北投集團副總經理龐博新用“平田隧道勝則大浦高速勝”來形容平田隧道順利貫通對整個項目建成通車起到的決定性作用。項目部全體員工不畏艱險、砥礪前行的堅強意志得到多方讚揚和肯定。周勇匠心築隧創新工作室在周勇和他的“娃兒”們不斷努力下成果日漸豐碩,正朝著“帶領一個團隊,打造一個品牌,推出一批人才”的初心、目標不斷前行。
又是一個清晨,項目專業工程師陳永康走出斜井,剛通宵處理完一個習以為常的塌方情況使得他雙眼通紅,滿身泥漿沒一處乾的地方。但他似乎一點疲憊都沒有,雙拳緊握,使勁對著大山喊出聲:
“平田隧道,我和你幹上了!”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