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不能狂而無法,大師們的“法”是什麼?

額外的聲音


原創問答【草書狂而有法-不能超越書寫之法度】

草書狂而有法

中國傳統文化之書法,當然也包括草書書體,但創作的各種書體也講究個法度,書法法度又分從狹義而言、從廣義上來說、從藝術角度去分析。

我們就先從狹義講起

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與規律。它包含其執筆、運筆、點畫、結構、佈局(即分佈、行次、章法)等諸多內容。

執筆是指實掌虛,五指齊力;運筆中鋒鋪毫;點畫意到筆隨,潤峭相同;結構以字立形,相安呼應;其分佈錯綜複雜,疏密有致,虛實相生,全章貫氣;款識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寧高勿低等。

從廣義上來說

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句話,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各種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之藝術作品。

筆者在生活當中所體驗與理解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書法一詞還有其它含義。

其一:一幅書寫作品之代稱或者是所有書寫各種書體作品之統稱;

其二:一種藝術類別,一般來說是指各種書體書寫漢字之藝術。

筆者在上述辯論中,無論書寫各種書體的作品,首先就講究個度,就是我們在書法創作時書寫各種書體之書法法度。


趙福


草書看似隨性狂放,實則法度嚴,變化大,它是由點,畫,線條組合而成的。點畫線條寫不好直接影響草書字形的效果。概括來說,草書"法"的特徵有以下五個:

一中鋒。沒有中鋒運筆為主幹的草書就是亂草,不論寫任何書體都要求中鋒行筆,草書也一樣。而且更強調以中鋒為主,側鋒取妍,因為在線條快速流轉中,沒有中鋒行筆的根本大法,就會線條虛飄滑浮,失去草書的美感。可適當採用側鋒,取勢增加變化,也應有起伏變化,猶忌線條均衡等粗。我們看下圖張旭,懷素的名帖帖都是中鋒勁道,線條凝練,筆勢遒勁很足的立體感。

二變化。草書筆畫改變了楷書字形的原型,只留下大致的輪廓,這是草書最大的變化,然後還有筆畫的變化,線條的形態變化,使轉回環的變化,點畫方圓的變化,縈帶虛實的變化等

如黃庭堅的草書,中鋒行筆,中間有側鋒,不論直畫,曲畫,均有起伏跌宕粗細濃淡的變化,均有起伏變化。

三符號。草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符號的出現和運用。中國草書源遠流長,風格多樣,但總體有以約定俗成標準的符號。如果沒有了統一的符號標準。都來發明草書寫法。就會給草書的臨摹辨識帶來困難,如《王羲之的草訣百韻歌》為主,近代于右任在研究發明,《標準草書》進行了更為詳細的歸納。用符號代替相近的偏旁,如下"言"字旁,都可用符號代替

四連綿。孫過庭《書譜》"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性情,草以點畫為性情,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使轉的一個主要含義,就是把一筆一劃連綿起來,通過線條筆畫上下翻轉,絞轉,縈繞,起伏,從而形成草書行雲流水起伏跌宕的藝術特色。

連綿書寫是草書的特點之一,素有"一筆書"之稱。其手法主要有三種1是實連,2虛連,3斷連。通過點畫,線條在連綿的運筆過程中的變化,有時筆斷意連,有時筆連意斷,是組成草字的基本單元。也是我們一般欣賞書法家草書功底的主要依據點畫,線條美感必然增加字形的美感,對提高草書造詣是至關重要。

五是省減省甚至省略原來的筆畫,如下面草書"單"字。"假"字比楷書簡省了很多筆畫,

以上所說草書的五個草法特點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綜合運用的。


張勁逸


草書雖草,但也有法度,明項元評懷素《論書帖》:"出規入矩,絕狂怪之形,要其合作處,若契"二王″,無一筆無來源″。下面以懷素《論書帖》為例作分析:

一,每行字左右搖擺,悠然自得,瀟瀟灑灑。它們是依照一條中軸線左右擺動。雖然單字有正斜關係,但整體平穩有動感。有生氣和生命力。

二,草書字有大小、收放、斜正變化,打破平衡和對稱,創造動態中求平衡。將標準形變為藝術形。

三,筆勢不斷,存在於每一字、每一行、每一段。臨此帖要注意走勢和運動軌跡。

懷素是守法的,元鮮于樞說:"懷素守法,特多古意。″

法帖釋文:

為其山不高,地亦無靈,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為其書不精,亦無令名,後來足可深戒。藏真自風廢,近來已四歲。近蒙薄減,今亦為其顛逸,全勝往年。所顛形詭異,不知從何而來。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謝》書,問知山中事有也。

(上圖書法作品為懷素所書,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