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育儿难题|敏感不是高危性格,家长做到这点,就能扬长避短

十大育儿难题|敏感不是高危性格,家长做到这点,就能扬长避短

“前方是什么”,闹闹正一步一步地爬向它


《十大育儿难题》是本号继《蒙台梭利等5位大师的教育律条》、《1-14岁儿童心理全解》后,推出的第三个原创专栏,十大育儿难题为叛逆、磨蹭、敏感、安全感、抗挫力、不合群、注意力、情绪管理、性心理、做个好爸爸。10月15日起每周发布1篇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请多多点赞、留言、转发。


说明:为了方便,全文都用“他”来指代孩子,不分男孩女孩。


敏感不是高危性格,家长只需做到这点,就能扬长避短


如果老师今天批评了好几个孩子,其他孩子都像没事儿人一样,而你家孩子会伤心难过好久,无论怎么规劝都不行。

这就是敏感的典型表现。

/01/敏感孩子家长的内心挣扎

敏感孩子对外界的感受力比一般孩子强烈,也让家长觉得特别难做。

比如:如果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情,你还没有开口,只是脸上不自觉的出现了一丝不悦的神情,孩子就有可能已经哭得唏里哗啦。

再如:你带孩子到一个新的游乐场去玩,只是心里些许有一点点不放心,在带孩子玩的时候的,总有一点犹犹豫豫的神情,孩子就可能整个游玩的过程中,特别纠结、扭捏,各种不配合,以致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变成一种折磨。

更加糟糕的情况是,敏感孩子的家长本身也是性格敏感的,而且像这样的情况还很普遍,因为孩子的性格是从家长一方遗传而来。

那么,家长就有可能过度解读孩子的心理感受。

这种亲子间的相互影响,会愈发强化事物的敏感性。

这样看来,敏感的孩子是不是很难培养?而且也会让家长“操碎了心”。

作为敏感孩子的家长,该如何看到希望呢?否则,坚持不下去啊,对吧?


/02/敏感性格的积极面

这就需要我们看到敏感性格的积极面了。

这些性格的人身上超强的感受力,让他们能在感性领域散发出异彩:

比如作家三毛,没有超强的感受力,如何写出感动世人的《撒哈拉沙漠》?看似平淡的生活细节,字里行间将她的感受鲜活、丰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她用她的文字把我们带入她的感受力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们的心在平淡与传奇中跳跃,因为那个世界与我们平常所见那么不同,不真实但又似曾相识。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同时,也是超强感受力所带来的魅力!

还有诗人海子、意大利著名歌手帕瓦罗蒂,他们直到离世都具有非常典型的敏感特质。

可能看到这里,敏感孩子的家长又该伤心了,因为他们虽然都有卓越的成就,但他们都是悲剧人生。

下面,重点来了!


/03/敏感性格培养“扬长避短”的关键点

他们的悲剧就在于“直到离世都具有非常典型的敏感特质”!

超强的感受力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但超强的感受力-特别是将这种超强的感受力漫延至生活的全部,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来说,就是致命的。

因此,我们应该回避的不是上天赋予的敏感特质,而是把这个敏感特质用在何处?即:敏感的界限。

我想,写到这里,很多家长都已明了:要让敏感的孩子扬长避短的关键点,就是培养他们的界限感。

顺带说一句,不少心理咨询师都具有敏感特质,否则如何捕捉众多行为中的关键点、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关联中迅速找到心理成因呢?但他们能很好的把握角色“进入”和“退出”的节奏,做不到这点,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求助者都是不利的。

回到正题,如何培养敏感孩子的敏感界限呢?


/04/如何培养敏感孩子的敏感界限

首先,我们从最坏的结果上去思考:

你不希望将来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或者说,由于有的家长自身也是敏感性格的人,你最不希望孩子将来哪方面像你一样?

不要让孩子走向这样的人生

就我个人所知,有以下几种人生:

1、时时处处替他人着想,完全没有自我的人。(我称之为“无自我型人生”)

2、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歇斯底里地发泄一次,发泄的时候,不管不顾,哪怕懂得再多的道理在此时也无用。(我称之为“歇斯底里型人生”)

3、因追求完美在某方面成绩突出,小时候是学霸,长大后是优秀员工,时时处处争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基于内心的喜爱,而是好成绩带来的成功感,由于目标的追求没有止境,对自身的要求也没有止境,从而导致巨大的心理压力。(我称之为“追求完美型人生”)

4、长期用想象的情境来解释因敏感性格而导致的心理失衡,从而从内心拒绝对真实世界的客观认知,通过追求戏剧性人生来获得内心的安宁。(我称之为“戏剧型人生”)

接下来,我将一一详述这四种人生的表象,并提出各种类型孩子应该培养的界限点,希望能给有类似境遇的家长以启示。

/05/四种敏感类型的界限点

1、无自我型人生


长大后成为一个“完全没有自我的人”,这样的人在孩童时代,一定是家长眼中的“乖乖女、乖乖男”,而且懂事、省心。

因为家长时时处处要求他体谅别人,在家里要体谅父母长辈,如果有兄弟姐妹,他一定是“每次都退让、被长期忽视”的那一个。而且家里人都认为他是理所应当这么做,如果哪一天他发了一点小脾气,就会被说成“变坏了”。

在外面,也被家长要求凡事礼让,不与人发生争执(不管孩子是对还是不对),因为如果被别人说自己的孩子鲁莽无礼、缺乏教养,会让家长觉得很没面子。

为什么敏感的孩子会受家长的要求更深、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影响也会更大呢?

因为敏感孩子的高感受力,让他太过注重别人、特别是家长的评价。

长期的习惯养成,无论他做得多好,都会让他周围的人觉得“理所应当”,而且连他自己也觉得“理所应当”。

等他成人后,如果没有遇到什么事情或者什么人去点醒他,他可能一辈子都被“道德”绑架着;

如果他幸运,有个人对他说:“在体谅别人的时候,你也应该想想自己需要什么。”

或者干脆直接告诉他:“你也应该学会拒绝。”

他开始觉察,开始改变,但可能他的人生十几年的光阴已然过去。

这种类型孩子的敏感界限是:

在关注别人的需要时,也想想自己。

有界限的满足别人,不是自私,而是让他人在正常的情境中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否则,你就是在助懒、助恶(比如:对恶者的一味退让,其实是对恶行的一种强化和肯定)。


2、歇斯底里型人生


歇斯底里的人,在某个时间点上,看起来就是个“疯子”。也许他平常的生活中表现得很知性,甚至优雅、智慧。

如果他是一个幸运儿,遇到一个对的人,并且随着生活的磨砺,在这个对的人的体谅和关爱下,生活越走越顺,这种类型的敏感性格也没什么不太好的地方。

既然有这么高的感受力,既然在这么高的感受力的作用下让他获得了该体验到的、不该体验到的那么的情绪情感信息,总得有一个方式排解吧。况且这个排解的方式,从小到大就一直没找到!

写到此处,我想答案已经有了,家长应该从小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个合适的情绪排解方式,并且和孩子一起,把这个排解方式固化,以致形成习惯。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不要过度解读孩子的情绪;

不要不断地和孩子一起深入探讨情绪情感这一类的话题,学会转换情绪,把孩子从情绪的泥潭里拉出来才是此刻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这种类型孩子的敏感界限是:

情绪情感的体验不是生活中的唯一,我们可以把它转换成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文学和艺术的创造,心理和研究方面的探索。让超强的感受力变成一种“利器”,让理性回归自己的生活。


3、追求完美型人生


这种类型的人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

人生境遇顺利则好,一旦碰到挫折,屡次失败,就有可能迷失自己。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世界上有那么多优秀的人,也是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目标,他们不是一步步地走得很好吗?

没错!但不要去强化一个敏感性格孩子对完美的追求。

因为,不需要你去强化,他的性格特质本身就已经在迫使自己不断地往追求完美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直到把自己累死。

他是那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了这些让人愉悦的评价,他一步一步地爬向顶端;

终于,有一天,他到达了;

他又开始整天担心自己从顶端上被挤下来;

然而,被挤下来,一定是必然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作为家长,引领这样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天地,让他知道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他才不至于因“理想破灭”而一蹶不振。

这种类型孩子的敏感界限是:

别人的评价(包括家长的评价)只是认识自我的一部分,只要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才能不被外在因素所撼动。


4、戏剧型人生


这种类型的孩子由于对他人特别是家长的情绪和评价过于敏感,常常放大家长和老师的批评;

或者,由于很少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从而长期贬低自己。

为了在这种境遇中生存,不得不用假想的事情的来获得心理平衡。

一般来说,这种孩子比较喜欢文学作品,甚至会自己动手去创作文学作品,为了不让家长获悉自己的内心,一般都会瞒着家长。

还有一种,就是将这种心理寄托于虚拟世界,男孩混迹于网游,女孩混迹于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

长大后,他会表现为对戏剧性人生的追求,好好的日子不愿意过,天天追求刺激,故意弄出些事情来“玩心跳”。

这种类型孩子的敏感界限是四个字“面对现实”。

但这个工作很难做,我们都知道“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由于他的“病根”是长期对自己的“低评价”导致的对现实社会的放弃,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让这个“低评价”回归到正常的水平;

而且,这个“正常水平”还是在有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前提下。

静下心来,实实在在,为孩子提供机会,助他成功;

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作者:刘鸿雁 来源:刘鸿雁儿童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