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寻找真知派#

#军情战略#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止战在和平!

老胜算/文

自公元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的75年时间里,人类社会再没有发生世界性的大战。虽然在这75年中,局部战争仍然不断,但终究是没有发展成大国直接对抗的全球性世界大战,这是值得庆幸的。

那么,是什么力量阻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呢?是由于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让人们痛定思痛吗?或是当代人变得比前人更理智更聪明了吗?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核武器的遏制力

是什么力量阻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呢?答案无疑是核威慑起了主要作用,而人类的痛苦经历和理智并不是主要原因。是核武器的毁灭性前景让战争狂魔望而却步,核武器的诞生和完善才是阻止新世界大战的主要力量。这个认识在人类社会应该已成共识。

我们大家都知道,核武器是一种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规模杀伤力武器。

美国、加拿大与英国在1940年代进行曼哈顿计划。1945年7月16日,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试验。1945年8月6日,美国利用B-29轰炸机运载小男孩原子弹轰炸广岛。1945年8月9日,胖子原子弹被投放于长崎。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自美国首先研制出并在二战末首次使用核武器以后,截至1996年世界各国先后相继进行了2047次核爆炸试验,生产了和储存了超过5万件核武器,这其中95%是美俄(前苏联)生产和拥有。

数十年来,世界各国历经了核武器的发展—完善—控制等阶段。迄今为止,以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为主的拥有核武器国家仍然持有数以万计的核武器。其中美俄两国占比仍然超过90%。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全球核力量数据报告显示,世界现在总共拥有13400枚核弹头。其中,俄罗斯总共拥有6375枚核弹头,位于全球第一。美国紧随其后,核弹头数量为5800枚,排在世界第二的位置。中国、法国、英国分别位于第三、四、五名,数量依次为320、290、215枚。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如果从理性和全球的角度观察现实世界,人们就会发现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这就是制约和阻止人们发动大规模战争的主要因素或者叫主要力量仍然是核武器!

人类社会制定的所有公约、条约,国际社会多年来形成的所谓国际法、国际关系准则,包括联合国及联合国宪章等等的章法,实际上作用都是有限的,都无法阻止人类因为政治纷争和利益冲突而激发战争的冲动,唯有核武器的力量才能阻止战争发生!这便是迄今为止给全球七十多亿人类带来长期和平的核威慑!

由于核武器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威慑作用,很显然,在当今世界,核战略平衡仍然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基石。

世界常规威慑有几何?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但核威慑至今仍然是维持世界平衡与阻止大国战争的必要条件,这是没有疑问的现实。

但是,对于人类社会的局部纷争与冲突,由于其烈度和广度的原因,并不具有对世界带来重大灾难的后果,因此并不适用核威慑或没有必要进行核威慑。同时,为了防止核扩散,必须消除中小国家的拥核动因,大国承诺不以核武器威慑无核国家是明智的。于是,常规威慑便被谋求霸权者作为经常挥舞的大棒,用来对付别的国家。

常规威慑是强权国家手中经常挥舞的大棒,其特点是以超过对手的先进武器为后盾,给对手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造成对手的战略失据,从而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

目前被视为常规威慑的主要武器装备有:

1.航空母舰

游弋在世界大洋的航母,可以成为威慑别国的战略工具。只要某国人觉得不合自己的意,或者某地发生了影响重大的热点事件,航母就会出现在那里。每当世界上发生重要事件,某国人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这很形象的说明了航母的重要威慑作用。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常规威慑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只要应用的时机和对象合适,的确能起到阻止局部战争爆发的目的。但是,由于人的不屈不挠本性,常规威慑在关系到对手重要利益时的效果是很有限的,有时甚至是不起作用的。

2.高精度高超音速导弹

前几年有人提出了所谓”一小时打遍全球“的”常规精确打击“的概念,利用具备洲际导弹射程的高精度常规武器,让对手人在家中坐,导弹天上来,这种威慑力实际上也是很厉害。

由此可见常规导弹也可以实现战略威慑,这要看导弹的命中精度。据说东风-16在实战演习中打出了米级精度,尤其是使用了末制导技术的弹道导弹实际上命中精度大大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高超音速导弹的发展势头强劲,各国都在倾力发展。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作为我国最新型精确远程打击火力的代表,东风-17被列入战略打击力量的行列是可以理解的。东风-17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实际服役的全程滑翔高超声速导弹,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的展示,具有极大的震撼性。

3.隐身战斗机及战略轰炸机

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由于具备高度隐身性,拥有能够穿越敌方防空系统的优势,具有了很大的战略威慑意义。

有国家利用自己的隐身战机威慑别的国家,达到战略目的。目前,由于多国已研制成功隐身战机,这打破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但隐形战机对中小国仍然有很大的威慑作用。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另外,拥有大载弹量、超远程和超音速的战略轰炸机,也是常规威慑的重要利器。但是,目前拥有这类轰炸机的国家只有美俄中三家。

威慑止战与实战止战

核威慑和常规威慑在不同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对不同的对象有效,这大体上构成了全球大国关系的基础,达到了世界大体战略平衡,从而保证了世界的长期总体和平。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威慑止战,在人类社会的实践中得到印证,为创造和平的世界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这个理论的最初创始人是美国人伯纳德.布罗迪。1946年,耶鲁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伯纳德·布罗迪等人出版了《绝对武器:原子能与世界秩序》一书,以预言家的眼光捕捉到了核武器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划时代的影响,并提出了威慑理论的基本思想。但作者只是在社会观察中总结和表述了人类社会威慑的事实,本身并不是威慑止战的实践者。

然而,迄今为止,对威慑的定义仍然众说纷纭,根据亚历山大·乔治和理查德·什莫克的定义,“在其最一般的形式上,威慑就是让对手相信,他为采取某种行动而付出的代价或所冒的风险会大于收益”。而根据尤金·罗西的定义,“威慑指甲国企图通过威胁乙国一旦乙国采取某一行动就将给它造成不能承受的代价,从而阻止它采取该行动”。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由此我们可见,威慑奏效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控制对方的战略判断,从而影响其战略决策的过程。它通过报复威胁使得对手相信其行动所付出的代价将可能超过他可能获得的任何好处,从而不敢发起行动。威慑理论假定:威慑的双方均为单一、理性的行为体。所谓理性实际上是指行为选择时的方式是在清楚地计算可能的所获与代价以及敌方反应的基础上,保证将其价值立场最大化。

但是,威慑止战在许多情况下是没有作用的,而威慑无效可能的原因各不相同:或者由于对立双方实力相当、难分仲伯;或一方和双方对势力和形势的误判;或双方战斗意志坚决;或弱势一方属于正义与无奈境地等等,需分辨不同的情况予以区分。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与此同时,世界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在有些情况下,以一场不可避免的实战为代价换来长久和平,是值得的,尤其是在被威慑者属于正义一方的时候。在很多时候,威慑是来自非正义的一方,而被威慑者往往处是属于正义。因此,面对强权的威慑,弃战并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但是,无论如何,战争对于人类决不是好事,无论到什么时候,人类都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战争。

尤其现在是全球化新时代,人类命运已经结成真正的共同体。任何纷争应该也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不必大动干戈发动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的战争。正如中国古代《孙子兵法》所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新军情战略来袭:威慑与实战,都为止战谋和平!

然而,人们的美好愿望是一回事,能不能尽可能的避免战争,并不取决于人们的美好愿望,而是取决于实力,取决于是不是正义的战争!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引发战争的策源地,只要这个策源地没有根除,,世界就仍然面临着战争的现实威胁。因此,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需要继续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只有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才可不惧任何强敌的任何威慑,保护人民的和平和幸福美好生活不受侵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