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未穩,白菜卻開始暴漲,今年的白菜沒有“白菜價”了麼?

立冬剛過,筆者的老家就開始下起了大雪,每當雪一下大,溫度驟降的時候,北方人就開始囤菜了,白菜、土豆、胡蘿蔔,

只要能放在菜窖中的菜都會大批量的購買,畢竟冬天的青菜確實很貴。而每當進入11月,全國各地的白菜就會進入一個銷售旺季,很多產地的白菜也是趁勢開始大批量的進入市場,按照市場規律來想的話,白菜產量高,價格自然會比較低,可今年這個“規律”有些反常,白菜價格已經失去了“白菜價”的特點。

豬肉價格未穩,白菜卻開始暴漲,今年的白菜沒有“白菜價”了麼?


筆者今天去菜市場本想著給父母和自己家多存一些白菜,一是用來醃製酸菜,二是用來日常食用的,去年一家8口人總共買了近500斤白菜,當時家裡人就說買那麼多幹什麼,但最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還真都吃沒了,記得去年的價格是5毛錢一斤,因為當時是不讓挑,所以價格便宜了些,如果可以挑的話價格應該是在7毛一斤,因為冬天的白菜怎麼放都會失去好面相,所以就買了5毛一斤的。但今天去市場買白菜,這價格確實讓我驚了一下,1.1元一斤大白菜,這價格高出去年1倍還要多,這500斤的話就相當於多出250元錢,我這要是買了似乎真有的二百五了,於是就想著再等等買,可商販在旁邊說,過兩天白菜還漲價,趕緊買吧,別等漲價在買,筆者好奇的問商販,為啥今年白菜這麼貴,商販也很無奈的說出了一下這幾點原因。

豬肉價格未穩,白菜卻開始暴漲,今年的白菜沒有“白菜價”了麼?


一,今年白菜產量少

白菜產量一直都比較穩定,需求量大是它的優勢,怎麼會產量少呢,後來一問才知道,今年白菜很多產地都遭受了或大或小的澇災,雨水多,讓很多白菜都沒等成才呢就爛在了地裡,往年商販去產地拉白菜,都是僅好的僅大的挑,現在去產地挑白菜,種植戶也不讓你挑了,都是估堆那麼賣,而且原產地的批發價格現在都已經達到了0.6元一斤,拋去運輸和損耗,這白菜的利潤非常小,所以價格高也算是正常現象。

豬肉價格未穩,白菜卻開始暴漲,今年的白菜沒有“白菜價”了麼?


二,今年冬天來的早

冬天來的早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拉尼娜的形成讓很多地方的氣溫下降很明顯,對於人來說,多穿件衣服就能挺過去,但對於大白菜來說,這突然的降溫確實影響了正常生長,為了大白菜能夠正常生長,長到夠斤數,很多產地的白菜都延遲了上市,在地裡多生長一段時間,這樣也是為了能夠多賣一些錢,所以現在市面上的白菜都是一些早收割的白菜,大批白菜還未上市。

豬肉價格未穩,白菜卻開始暴漲,今年的白菜沒有“白菜價”了麼?


三,白菜種植面積減少很多

農村種植有個規律,頭一年什麼掙錢,第二年大家就會一擁而上地跟風種植,比如那年的大蒜價格直逼8元1斤的時候,大家都把蔥地給毀掉種植大蔥,等到第二年大蒜掉價,大蔥卻漲了起來。這個白菜也是這個情況,白菜價格一直都是相對穩定,但近些年人們看到更好的經濟蔬菜,於是就紛紛不種白菜去追求更高的利益,就這樣白菜不種了,白菜的產量就減少了,最後就是物以稀為貴价格自然就高了起來。

豬肉價格未穩,白菜卻開始暴漲,今年的白菜沒有“白菜價”了麼?


四,農產品都漲價

今年這糧食漲價是多年未見的一個情況,糧食是根基,如果糧食漲價,勢必會帶動其它農產品的價格上漲,比如豬肉價格就漲得非常明顯,還有大蔥的價格最近也是水漲船高,幾天的時間價格就翻了幾倍,確實讓很多種植戶都看不明白,而這個白菜作為蔬菜中需求量最大的一個產物,漲價也是附和他們而漲,所以漲價也是必然的。

豬肉價格未穩,白菜卻開始暴漲,今年的白菜沒有“白菜價”了麼?

結語:說句實話,咱們這個白菜相對於國外的白菜還算是“白菜價”,韓國前一陣白菜都漲到了62元/斤,一顆白菜就要100多元,而咱們現在一顆白菜也就幾元錢,在這麼好的生活環境下,咱們就別再多慮壓力的問題了,如果白菜一直不漲價,相信以後誰也不會種白菜了,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