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為何自甘墮落,又是如何引來殺身之禍?

前言

金熙宗是金國第三位皇帝,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嫡長孫。在金熙宗繼位的第六年,南宋和金國簽訂了和議,史稱“紹興和議”。同樣金熙宗時期,金國實行了一些列的漢化改革,包括制定國家禮儀制度,對中央和地方的官職制度進行了初步的改革,重用漢人官員等,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金朝初年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為何自甘墮落,又是如何引來殺身之禍?

金國版圖

但是作為金國皇帝的金熙宗此時卻瘋了,不僅酗酒,還胡亂殺人,最終導致自己被堂兄弟所謀害。那這位充滿想雄心壯志的少年天子為何會導致如此結局,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金熙宗幼年登基,朝政長期以來一直被權臣所把持著,使得金熙宗鬱郁不得志,只好借酒澆愁

1135年,金太宗完顏吳乞買暴死,生前沒有指定繼承人,使得金國皇位發生空虛,引發權鬥。在各方面互不相讓的情況下,只好讓阿骨打的孫子完顏亶繼位,後世稱之為金熙宗。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為何自甘墮落,又是如何引來殺身之禍?

金國帝王世系

金熙宗出生於1119年8月14日,繼位的時候僅僅只有15歲左右,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初三的學生。熙宗自小喪父,母親改嫁,金熙宗就客居到伯父完顏宗幹家裡。在完顏宗乾的家中,伯父請了一個精通漢學的教師韓昉來輔導。這樣一位老師對皇家嫡孫的培養自然偏重儒家政治思想的教育,要將他變成一個準皇帝。不到13歲的金熙宗就已精通吟詩寫字,行為舉止宛如漢人貴族子弟,許多皇室元老都暗地裡叫他“漢兒”。

伯父雖然對金熙宗比較好,金熙宗也聰慧好學,畢竟客居在伯父家裡,但是也因為尷尬的成長環境養成其敏感隱忍的性格,在各方面因素的導致下,金熙宗繼位了。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為何自甘墮落,又是如何引來殺身之禍?

金熙宗像

金熙宗年少登基,滿腹抱負,意氣風發,本以為能有一番作為,給國家帶來一番全新的氣象,可是當他走進朝堂時卻發現自己並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皇帝,他要面對的是女真貴族的宗室鬥爭和太祖、太宗朝遺留權臣的掣肘。當初支持熙宗的那些人,也不是真心擁戴,而是因為其"幼小易制”以保障自己手中的權力不被新的強有力的君主所剝奪。

根據《金史》記載:“熙宗在位!宗翰、宗幹、宗弼相繼秉政!帝臨朝端默。”

從完顏宗翰到完顏宗磐!從完顏宗磐再到養父完顏宗幹!完顏宗幹去世後又有完顏宗弼(金兀朮),大金國的宗室貴族內部權力爭奪不斷!權傾朝野的大貴族層出不窮!權柄不斷轉移!但是金熙宗卻從未如願以償地走到金國掌舵人的位置。曾經的理想暴露在嚴酷的現實中。熙宗其實也是女真統治階級兩派鬥爭的工具!往往在朝堂之上,只有下面的幾個大臣在發號施令,熙宗只是在他的寶座上默坐。

作為這樣的皇帝其實內心非常痛苦,但在此種情況下也不得不忍耐,希望以後能夠親自掌權,但是隨之而來的則是宗弼掌控一切,這對熙宗心理上形成沉重打擊,熙宗開始酗酒,往往是與別人通宵達旦地喝酒,不問政事,當別人勸他的時候,他也說:“我知道你們的意思了,今天是最後一次。”但是第二天仍然酗酒如故。一個滿懷志向的年輕人在紛繁的政治鬥爭過後變成了如此頹廢之人,不禁令人感嘆。

而在這個時期發生了宇文虛中案,給了金熙宗沉重一擊。宇文虛中是南宋初年出使金國的宋朝使者,後來被金國扣留。他之前就與金熙宗的老師交往甚密。在宗幹、熙宗推行的漢化改革中,宇文虛中積極出謀劃策。宇文虛中還有一點最能引起熙宗的共鳴,就是非常鄙視女真人的粗鄙無知,使得熙宗視宗室大臣為“無知夷狄”的觀點如出一轍。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為何自甘墮落,又是如何引來殺身之禍?

金兀朮像

也正因為如此,女真貴族對宇文虛中非常忌恨。最後宇文虛中被女真貴族以窩藏反書的名義速捕,宇文虛中反譏道:“從南邊過來的士大夫家家都有藏書,高士談家的藏書比我還多,難道也是造反了?”沒想到,他隨口的一句話竟給高士談造成飛來橫禍,高士談也因此被殺。這顯然是一起典型的文字獄,其原因無外乎是原來的女真保守勢力的一次反撲。就在宇文虛中被殺的前兩個月,太宗之子宗固升任太保、右丞相兼中書令,成為朝中實權人物。宗固是宗磐的親兄弟,屬於反對漢化改革者。

宗固升任右丞相兼中書令,表明保守派在朝中勢力的相對上升,也就是這些往日被宇文虛中等人歧視之人,借文字獄害死了宇文虛中。金熙宗無法保護宇文虛中,宇文虛中案對他的心理構成強烈的刺激,此後的熙宗不僅經常酗酒,還常常處於癲瘋狀態,無故殺人,實際上已經處於一種精神失常的狀態了。

二、婚姻生活的不美滿加重了金熙宗的猜忌心,最後癲狂殺了皇后,使得群臣寒心

金國是由女真人建立的國家,金國建國以來,皇后都是女真人,而且一向與徒單氏、唐括氏、蒲察氏、僕散氏、紇石烈氏、烏林答氏等部通婚,冊立皇后和公主下嫁的人選都主要以這些部族為主。所以說金熙宗的皇后也必須是女真人。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為何自甘墮落,又是如何引來殺身之禍?

金熙宗皇后裴滿氏

金熙宗的皇后為裴滿氏,成婚的時候倆人非常恩愛,金熙宗即位的時候,封裴滿皇后為貴妃。後立為皇后。皇統二年(1142年),裴滿皇后生子完顏濟安。當時,金熙宗二十四歲,對於年富力強的金熙宗來說,這個孩子的降生可以給被權臣牽制的金熙宗帶來一份喜悅,金熙宗非常高興,於是大赦天下,祭告天地宗廟。完顏濟安滿月後,被冊為皇太子,這不僅反映著熙宗的激動心情,也說明熙宗與裴滿氏的恩愛。

但是當年十二月,皇太子未滿一歲而卒。這對熙宗更加造成強烈的刺激。濟安病重時,煕宗親到佛寺焚香禱告,痛哭流涕,並赦免五百里之內的罪犯,以乞求上蒼保佑孩子的平安。濟安死後,熙宗親至烏只黑水送葬,並命工塑其像於儲慶寺,與皇后裴滿氏親手安置濟安的塑像於寺中,熙宗家庭生活的美滿時期也隨著濟安的死而結束。

皇后裴滿氏由於熙宗的寵愛有加,逐漸確立起在後宮的專制地位,成為在朝中有影響力的女強人。裴滿氏不斷結交高層大臣,欲招攬自己的勢力,掌控朝政,其權勢最大時,據說宰相的任命都得經由裴滿氏的同意。金熙宗給裴滿氏放權其實也是為了與宗室權臣制衡。

如果只是在朝堂上也就算了,但是裴滿氏這人自從兒子死了之後變得彪悍妒忌,不允許金熙宗親近其他妃子。皇后專權亂政,熙宗也非常生氣,但是他又沒有辦法,什麼事一旦形成了習慣,改起來就不容易了。所以熙宗就只能靠酗酒、殺人來發洩自己的苦悶。他越酗酒越助長他的精神病,越瘋他越要殺人,越殺人他越要酗酒來安慰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為何自甘墮落,又是如何引來殺身之禍?

酒精中毒的金熙宗

有一次,金熙宗抽風把自己的弟弟殺死了,弟弟死了之後,他看到自己的弟媳婦很漂亮,就把這個弟媳婦納入宮中為妃,冷落了皇后。皇后驕橫慣了,衝進後宮,來找熙宗理論。不但理論,她還當著他的面,侮辱這位妃子。這一下,熙宗憤怒到極點,拔出佩刀,捅死了皇后。

金熙宗殺了皇后之後,要立這位弟媳婦為皇后,大臣們也都不幹了,廢立皇后、廢立太子不僅僅是家事,還是國事,這麼大的事哪能不跟大臣商量就幹啊?再者說,弟弟被殺,甭管情況如何,從法理上講他是罪犯,弟媳婦就是罪犯家屬,立罪犯的家屬為皇后聽都沒聽說過。

於是,大臣們一起勸諫,這就又把皇帝惹火了,威脅大臣們又要殺。大臣們一看皇帝瘋成這樣子了,已經失望至極心寒了。

三、朝政失去控制,反覆無常,賞罰不公,最終引來殺身之禍

金熙宗時期,有一個人比較形象比較突出,這人就是完顏亮。完顏亮,字元初,本名迪古乃,1122年出生,是宗幹的次子。完顏亮3歲的時候,比他大3歲的金熙宗完顏亶與母親被收繼到宗幹家,從此兩人就在一起學習生活。完顏亮也自幼受到宗幹家庭良好的儒學教育,與金熙宗一樣精通漢文,且能吟詩。

作為當年權傾朝野的宗幹的兒子,自然也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強烈的權力慾。1135年,看到與自己一起長大的堂哥成為皇帝,身披冕服威風地接受群臣朝拜的時候,完顏亮就立下了要做皇帝的決心。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為何自甘墮落,又是如何引來殺身之禍?

完顏亮像

這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依照宗室制度,年滿18歲要出來為官他選擇了跟隨叔父完顏宗弼外出打仗。由於他身份高貴,一開始就有了奉國上將軍這一較高品級的武將官銜,宗弼也很照顧他,任命這個年輕人為行軍萬戶。不久成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方面大員了。

作為皇帝的堂弟,在經歷了地方上的鍛鍊後,完顏亮被順利地提升到中央任職,被提升為尚書左丞,身居宰相之列。當時的政治情況是,皇后裴滿氏外結大臣,干預朝政,而宗室宗敏宗賢等人都位居宰相之列,與後黨勢力形成明顯的對立,而此時的熙宗已經嗜殺成性,對朝政也不再關心。

完顏亮藉此機會內與裴滿氏結成同黨,外則廣泛培植羽翼,力圖佔據要職,在中京與完顏亮意氣相投的蕭裕也被提拔為兵部侍郎,入朝為官。完顏亮雖然竭力攬權,但對熙宗仍然表現出忠心耿耿的樣子。一天,完顏亮與煕宗談起他們的祖父創業艱難的情形,說到感人處,完顏亮鳴咽流涕,熙宗對他大加讚賞,認為他忠心可嘉。很快,完顏亮升任平章政事,又成為右丞相,後又兼任都元帥,並且拜為太保,領三省事,身兼將相,可以說地位達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理想青年君王金熙宗為何自甘墮落,又是如何引來殺身之禍?

金上京的基本概況

完顏亮的表面文章做得非常好,上對皇帝表現得非常忠心,下對掌權的裴滿後、宗敏、宗賢等人尊敬有加。在生活上則非常低調,家中生活簡樸,妻妾僅三人,出門也沒有皇帝兄弟的張揚氣派,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而在暗地裡,他卻在利用手中的權力極力拉攏權貴子弟,以培植自己的勢力。就在這個敏感的時期,發生了完顏亮生日賀禮事件。

完顏亮生日,金熙宗命心腹侍從大興國去賜賀禮,皇后也附賜禮物令大興國帶去。金熙宗得知大怒,命追回皇后的禮物,痛杖大興國。此舉使帝、後之爭公開化,也令大興國心懷不滿,並讓完顏亮大為懼疑,而金熙宗卻渾然不知。

又有一次,因發生災變,熙宗命令翰林學士起草罪己詔。學士的草稿中有“惟德弗類,上幹天威”,“顧茲寡昧眇予小子”等字樣。熙宗不太理解,有人為他解釋道這是漢人弄文辭辱罵皇上。結果,熙宗聽後大怒,學士被截去手足,處斬。

這時有人報告說學士是受完顏亮指使的,熙宗一怒之下,將完顏亮貶到行臺尚書省任職。當完顏亮走到良鄉附近的時候,熙宗又改變了主意,召他回上京,仍然讓他做平章政事。不過在經歷了這場變故之後,完顏亮深切地感覺到,自己雖然位極人臣,身為宰相,但還是朝不保夕,隨時可能面臨殺身之禍因此更加緊了他的篡位陰謀。

當時推翻皇帝之心的不僅是完顏亮一個人,當時左丞相唐括辯和右丞相秉徳都有此意,兩人要廢熙宗的消息傳到完顏亮耳朵裡,他沒有將兩人緝拿治罪,反倒主動與兩人聯絡,共約推翻熙宗。於是完顏亮這幾個人通宵達旦討論廢帝計劃,但是隔牆有耳,有人將這可疑的事情報告給熙宗。煕宗大怒,杖責唐括辯,大罵道:“你跟完顏亮有什麼密謀,想把我怎麼樣?”

眼看計謀要敗露,完顏亮決定先下手為強,公元1150年1月9日晚,完顏亮聯絡熙宗身邊的侍衛長以及侍者為內應,帶領一幫死士闖入熙宗寢殿,刺殺了熙宗。就在熙宗的屍體旁邊,完顏亮的同夥將他扶上寶座,立其為帝,史稱海陵王完顏亮。

金熙宗在位15年,享年31歲。

點評

作為金國第三代皇帝,金熙宗在金國曆史上一位承上啟下的皇帝,但是其最後悲劇性的結果令人噓唏。

金熙宗有著太祖嫡孫的先天優勢,有著天賦的聰明才智,有著後天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說他有成為一個偉大君主的客觀優勢。但是也因著他本性中的仁厚軟弱,殺伐決斷多有不足,導致了其執政後期眾叛親離。甚至出現被一同長大的兄弟聯合親信殺身奪位的悲慘結局。

縱觀整個金國120年的歷史,這種事情屢見不鮮。金熙宗之後的海陵王完顏亮最後也是被刺殺的,而後來的衛紹王完顏永濟也步後塵。金國不斷出現君王被弒的現象,是女真文明落後使然。漢人政權千年來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嫡長子皇位繼承製度,只要不出現極端情況,一般還是能保證皇位順利繼承的。後來的蒙古大汗搶位,同樣說明了少數民族政權只認拳頭不認制度的野蠻性。

做一個皇帝,時刻要防範統治階級內部的進攻和破壞。身在高處不勝寒,有些人受不了這種精神折磨,只好醉生夢死,追求極致享樂,活一天算一天。2000年的封建皇權,不斷輪迴上演奪權大戲,無人能超脫時代的桎梏,直至現代,這種歷史鬧劇才告結束。


參考資料

《金史》

《金史紀事本末·熙宗行政得失》

《續資治通鑑》

《中國歷史·金史》

《劍橋中國史·遼西夏金元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