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雖然是一種比較容易種植的作物,但是不代表環境對黃瓜的生長沒有影響,相反,環境因素對黃瓜生長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而對黃瓜的生長影響比較大的當屬是溫度環境了,之前也給大家說過適宜黃瓜生長的溫度白天大概在25℃~32℃,而夜間的適宜溫度大約在15℃~18℃,由此可見黃瓜是一種比較喜溫的作物,那麼低溫環境會對黃瓜的生長造成什麼影響呢?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低溫環境對黃瓜生長的三種危害。
一、低溫環境造成黃瓜發生凍害
凍害顧名思義就是因為低溫而造成植株受凍所遭受的危害,這也是低溫環境對黃瓜植株造成最為嚴重的危害,而受到凍害的黃瓜往往危害的症狀會表現在其葉片上,具體的表現有以下六種:
1.水浸症
水浸症就是由於溫度過低而導致的,當黃瓜植株長時間的受到低溫的危害時,如果棚室內的溼度過大,而且缺少通風,那麼就會導致黃瓜葉片的背面出現水浸症。而水浸症主要的發生原因是因為夜間時溫度過低,特別是在地溫還沒有下降時,這時黃瓜植株細胞的水分就會流到細胞的間隙中,從而導致葉片發生水浸症。如果受害的植株長勢旺盛,那麼當太陽昇起後水浸症會慢慢的消失。如果植株的長勢衰弱那麼即便是白天溫度回升,水浸症也不會消失,而且如此反覆幾次的話,便會導致植株的細胞死亡,從而使葉尖出現下垂的症狀,葉片會慢慢的枯死。
2.葉片呈楓樹葉症狀
黃瓜的葉片呈楓樹葉形狀也是植株遭受到凍害後的表現之一,其主要表現在當植株受到凍害後,夜溫如果達到15攝氏度以上後,黃瓜的葉片便會呈水平狀展開,當溫度在15攝氏度以下時,葉尖就會下垂,而且葉片的邊緣會起皺。在低溫環境下發育的葉片會嚴重的缺刻深,而且葉身也較長,此時葉片的形狀就如同楓葉一樣。
3.虎斑葉
虎斑葉即當種植環境溫度過低時,黃瓜的葉面呈虎斑狀。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黃瓜葉片主葉脈間的葉肉褪綠後變黃,導致瓜條膨大受到抑制,由於植株的光合作用製造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及時的向外部進行運轉,從而導致了碳水化合物在葉片內沉積下來而形成的,而且當症狀嚴重時,整個葉片都會褪綠黃化。如果低溫環境有所改善,溫度回升後持續一段時間,當碳水化合物能夠正常的充分轉換時,瓜條還可以順利的進行膨大,葉片也會慢慢的由黃色變回綠色。
4.龍頭呈開花狀
黃瓜植株的龍頭在正常情況下從側面看是呈棉花蕾狀的,而且嫩芽周圍是兩片嫩葉。不過,當夜間溫度過低、地溫過低時,龍頭則呈開花狀,也就是說圍著頂芽周圍的兩片葉子展開了,頂芽則會伸出。當龍頭呈開花狀時,開花的節位距離頂端僅有20釐米左右,而且有的時候開花好像在頂端一樣。
5.上部葉片焦邊
如果在黃瓜的種植過程中出現連續的陰天以及大霧天氣,這樣就會導致地溫驟降,而此時如果土壤中的水分過大,那麼就會導致黃瓜植株出現漚根的現象。而一旦植株漚根,那麼之後長出的新葉就會出現焦邊,在高溼度的環境下,葉邊甚至會腐爛。值得一提的是,在出現了這種情況之後,如果天氣驟晴,菜農一旦處理不當就會造成閃死苗的情況出現。
6.凍害造成植株缺硼或是缺鎂症
當夜溫低於0攝氏度時,這時黃瓜植株素質會變得很弱,也可能因為連作以及過多的施用化肥或是有機肥施用的較少,地力下降,使得黃瓜的根系對硼元素的吸收能力下降,導致缺硼症的發生。出現這一症狀後,黃瓜的生長點生長停止。除此之外,多銨、多鉀、多鈣以及多磷也會阻礙植株對鎂元素的吸收,過低的溫度則會加重黃瓜缺鎂症的發生。當黃瓜缺鎂時,葉脈之間的葉肉會褪綠變黃。
二、低溫造成黃瓜發生冷害
冷害同樣是由於低溫造成的,而與凍害不同的是,黃瓜發生冷害主要是由於溫度驟降而導致的,當種植環境的氣溫低於3攝氏度時,黃瓜植株就可能會發生冷害。發生冷害後的植株葉片背面會反捲成湯匙狀。
三、低溫造成黃瓜植株萎蔫或死亡
低溫除了會造成黃瓜發生凍害和冷害外,最為嚴重的便是低溫後的驟晴,由於突然的放晴,讓室溫快速的回升,這時植株的葉片由於蒸騰量劇增,但是地溫上升的卻比較慢,導致根系活動還沒有完全的恢復,這時就會造成上下供求不平衡,從而導致黃瓜葉片萎蔫,當嚴重時可直接造成植株枯死。
黃瓜雖然對惡劣環境的抵禦性比較強,但是低溫環境對黃瓜造成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特別是上述三種低溫環境對黃瓜造成的危害,如果菜農不夠重視的話,一旦低溫後造成這三種危害的發生,那麼很可能會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在黃瓜的種植過程中菜農要注意避免低溫對黃瓜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