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悲剧命运的根源!

自古以来,诸葛亮一直是中国老百姓心中智慧的化身。 尤其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他的艺术形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他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阴阳晓易经八卦,智力超群,更可贵的是他对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身上集中了中华民族众多传统美德,闪耀着封建时代理 想人格的光辉。然而就是这样令人崇拜的道德典范,作者罗贯中却在刻画他的时候给他赋予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在《三 国演义》中,当诸葛亮听说徐庶向刘备举荐过自己的时候, "闻言作色日: '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司马徽向刘 备举荐诸葛亮后曾经仰天大笑日:"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 时,惜哉!"话音一落,竟飘然而去。罗贯中借这两句暗 藏玄机的对白,向我们透露了诸葛亮的悲剧命运早已命中注定,从他出山辅佐刘备的那一刻起,他就无法逃脱这个宿 命。

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悲剧命运的根源!

诸葛亮的悲剧有天命观的一面 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是在与宿命的不断抗争 中,最终走向毁灭的。他的悲剧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知不能兴汉而出山;二是知不能灭魏而北伐;三是 知不能保蜀而尽保蜀之心。《三国演义》所展现的三国历史 进程带有浓厚的宿命色彩,这与作者罗贯中的天命观思想密不可分,罗贯中赋予了诸葛亮亦人亦神亦妖的灵魂,他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命运安排与个人抗争的对立。诸葛亮虽然在智慧上近神似妖,但他在肉体上毕竟还是凡人,他苦苦为之 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恰恰是逆天而行。诸葛亮最后的日子 十分痛苦,在五丈原夜观天象,已知自己命在旦夕,此时的苍凉和内心的孤独来自他深重的危机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他清醒地意识到在他有生之年已无力完成伐魏兴汉之大业。中 国的历史是一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因此三国分久必合,一统于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北方高于南方的现实。诸葛亮一人的抗争改变不了蜀汉灭亡的命运。

诸葛亮的性格特质是其悲剧命运的重要成因

儒家特质和忠义精神诸葛亮的悲剧固然有"天命观"的一面,但是诸葛亮 自身所呈现出来的性格特质,不能不说是他悲剧形成的一 个重要因素。诸葛亮的悲剧源于他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儒家特质——"忠义"。通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知,刘备是 天下不可多得的仁义之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尽心 辅佐刘备,以实现他性格的忠。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托 孤之重,为了"忠义"价值观的完全实现,诸葛亮竭力忍受身体上的疲惫,克服精神上的劳乏,为了一个明知不可能完成的理想而殚精竭力,死而后已。

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悲剧命运的根源!

"谨小慎微"和"事必躬亲" "谨小慎微"和"事必躬亲"构成了诸葛亮个人悲剧的两大主要原因。由于诸葛亮谨小慎微、事必躬亲,大 权独揽,忽视人才的培养,造成蜀汉人才的过度匮乏,专权 而不放权,集权而不分权。

微妙的君臣关系影响了诸葛亮才智的发挥 在罗贯中所处的封建社会,明君贤相是清明政治的重要 特征和很多仁人志士的政治理想。罗贯中在小说中竭力刻画 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的"鱼水关系",是源于他的政治理想。但罗贯中毕竟是现实主义小说家,在美化这对君臣关系的同时,又客观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的不和谐,而这种不和谐 恰恰在关键时刻限制了诸葛亮才智的发挥。当诸葛亮提出联 吴抗曹,取荆、益二州,成鼎足之势,汉室可兴时,刘备茅 塞顿开,如鱼得水,决定执行这"隆中决策"。但刘备却每 每关键时刻不采纳诸葛亮的意见,违背隆中决策执意伐吴导致惨败而损耗国力。刘备死后,诸葛亮主动修好和东吴的关系,竭力 辅佐后主刘禅实践隆中决策,积极准备北伐。刘禅贪于玩乐,和诸葛亮君臣并不一心,对北伐兴趣不大,也由于蜀汉人才凋零但魏国人才济济,导致六出祁山,仅仅夺得武都,阴平二郡,最后客死五丈原。

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悲剧命运的根源!

综上所述,诸葛亮的悲剧有天命观的一面,他的 性格特质对其悲剧命运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微妙的君臣关 系又影响了诸葛亮才智的发挥。他的悲剧精神,既有其为蜀 汉"鞠躯尽瘁,死而后已"的臣子风范,也有其数伐营魏, 徒劳无功的坎坷征程,同时也有其与自己的命运相抗争,知 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无力抗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