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师者心 共守一江城|走近当代教育高校“逆行者”

全国防疫抗疫工作进入决胜关键期,当代教育(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教育”)及“一体两翼”各业务板块投身抗疫战线的步伐从未停歇。

截至目前,当代教育为抗击疫情一线捐助款项及医疗器械费用逾44万元,支援医疗物资护目镜、医疗手套各千余件,多位当代教育志愿者进入战“疫”团队。与此同时,当代教育的广大学子们也纷纷加入了防疫抗疫阵线,从正值青葱岁月的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研学少年、直至稚嫩可爱的幼儿园小朋友,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全民抗疫。

本期,当代教育“抗疫师者心、共守一江城”专题系列报道,继续讲述当代学子们的抗疫故事。


抗疫师者心 共守一江城|走近当代教育高校“逆行者”

陶显文:“我有责任与义务在战“疫”一线尽一点微薄之力。”

抗疫师者心 共守一江城|走近当代教育高校“逆行者”

陶显文与医护团队工作图

今年寒假,当代教育高等教育板块高校武汉华夏理工学院2017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陶显文,没有回老家湖北黄冈过年,而是去了父母工作所在地广东东莞。疫情爆发后,广东的防疫形势也日益严峻。随着病人逐渐增多,作为东莞市抗疫核心阵地之一的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紧急采购了数百个医疗病床,医物储存柜等病人住院隔离时必备物品。因为春节假期加上疫情的缘故,工作人手严重不足,政府急需志愿者参与到医院防疫抗疫工作中去,陶显文说:“在这个时刻,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责任与义务去参加志愿者工作,为抗疫战线尽一点微薄之力。”于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她赶赴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并参与到医院志愿者队伍之中,日常主要负责帮忙搬卸医疗物资,为医疗物资安装滑轮并运送至相应病房。

“我们每天上午八点的时候到达医院,送货的大货车早已在医院门口等待多时了。”作为医疗物资的卸货人员,工作中的陶显文不敢停歇半刻。货物很重,但动作必须迅速,且需小心翼翼不能影响其他志愿者,再加上全程必须带着口罩,呼吸受阻,搬运工作颇有难度。但陶显文在诸多的困难面前从未退缩过,全神贯注地配合团队做好每一项工作,坚决不给其他人拖后腿。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左右陶显文和其他志愿者们才能够将医疗用具全都搬下货车,但这只是这次志愿服务的第一步,他们还需给医疗用具拆箱,安装滑轮,最后再运送到相应楼层病房。

在这次志愿服务中,陶显文亲眼目睹了一线医护工作者不分昼夜地劳苦奋战那一幕幕让人感动的场景。“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在危难之际,我虽不是白衣战士但希望能够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国家度过难关,这是我应该做的小事。”陶显文说。

潘鑫鑫:只要国家需要,我一定会出现

抗疫师者心 共守一江城|走近当代教育高校“逆行者”

潘鑫鑫夜间在关卡询问来往车辆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们不上谁上!”这是当代教育高等教育板块高校武汉晴川学院2017级会计学院的潘鑫鑫发出的“战‘疫’宣言”。潘鑫鑫曾经荣耀参军,并在退役后回归校园继续完成学业,所以,当面对灾难疫情时,内心的刚毅和责任感推动着这个大男孩挺身而出。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为保证广大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潘鑫鑫向磐安县双溪乡潘庄村党支部报名,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自2月5日起便协助村委会进行卡口劝返、登记并看管医学隔离人员以及为村民购买生活物资的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后勤工作,对当地村民进行防疫宣传。直到2月18日当地各个卡点全部撤除,防疫工作结束,他才安心回家休息。

抗疫师者心 共守一江城|走近当代教育高校“逆行者”

志愿工作中的潘鑫鑫志愿工作中的潘鑫鑫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能力极强,村里安排潘鑫鑫及其他志愿者们实行轮班制,白天16个小时,晚上8个小时轮流在卡点值班。工作中,他积极主动,严格把关外来人口,阻拦不明车辆进入村内,全面详实地掌握来往人员基本情况,为战“疫”之路贡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因工作量较大,潘鑫鑫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但他无悔选择,一直坚守在防控疫情的岗位上。在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工作时,由于部分村民的防范意识较为薄弱,时常出现有人想“浑水摸鱼”通过防疫检查点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他总是耐心地为村民们科普相关卫生知识,让大家了解到此次病毒的危害性,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他说:“在执勤岗位上每次都要做好登记,守好原则,不能因为是乡里乡亲就讲情面。”正因为潘鑫鑫始终保持着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才有此次防疫工作的顺利完成。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潘鑫鑫表示,这场疫情,不仅需要逆行者,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做好自己,配合防控工作。“疫情不退,我不退,只要需要,我一定坚守在防疫线上。”

黄一峰:尽“一峰”之力,守一座家园

抗疫师者心 共守一江城|走近当代教育高校“逆行者”

工作中的黄一峰

黄一峰是当代教育高等教育板块高校武汉晴川学院会计学院2016级的学生,原本打算假期留在武汉实习工作的她,迫于疫情态势严重在家人的要求下提前回到了老家湖北荆门。回到荆门老家后,黄一峰加入了当地抗疫志愿者群,2月15日,防疫团队工作人员联系到了黄一峰,有一份防疫物资台账录入的基础工作需要志愿者,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她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录入防疫物资的基础信息并将存量的出入库记录形成电子版的原始记录,确保各类疫情防控物资来源清晰、用途明确、数量精准、管理有序。黄一峰说:“因为所在的小镇没有相关志愿者工作的需求,刚好这份工作与我的专业相关,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尽一份微薄之力。”

抗疫师者心 共守一江城|走近当代教育高校“逆行者”

黄一峰的工作簿

虽然只是一份基础工作,但黄一峰需要从早上九点工作到晚上六点一直守在电脑前持续工作8-9小时,物资的类型多、数量大,工作起来会比较繁琐,有时还会遇上原始凭证不清晰的情况。但当她从数据上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时,那些踌躇和困顿都被来自各地的温暖给驱散了。

黄一峰的工作不仅是在守护家乡,更是在守护奋战在疫情一线的逆行者。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消毒液、酒精等物资,都是最重要的战“疫”装备,它们不仅仅是前线抗敌的“弹药”,更是逆行者的“铠甲”。她表示:“希望在我们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保障工作的情况下,给持续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送上一颗‘定心丸’,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3月11日,当代教育为抗击疫情一线捐助款项及医疗器械费用逾36万元,支援医疗物资护目镜、医疗手套各千余件,9位当代教育志愿者加入战“疫”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