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發明的“奇技淫巧”,有的曾被朱元璋怒碎,有一些卻流傳至今

在古代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是思想和文化發展最為輝煌燦爛的時代,形成了諸子百家相互爭鳴的學術盛況。到了西漢時期,因為大儒董仲舒提出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更符合漢武帝的統治需求,所以諸子百家的思想受到了歷代朝廷的打壓,儒家思想隨之成為了兩千年來傳統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想。

古人發明的“奇技淫巧”,有的曾被朱元璋怒碎,有一些卻流傳至今

儒家思想的盛行,主要是因為古代帝王在治民之術方面的需要。不過,其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也得到了歷代讀書人的認可。雖然儒家思想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古人逐漸產生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想法。因此,在古人眼中看來,所有行業都是低賤的,唯有讀書才是正確的人生選擇。

在這種“讀書至上”思想的影響下,古代除了讀書之外的所有事情,都被認為是不務正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古代的墨家弟子,他們可以說是人類早期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但是他們的發明創造,在儒家眼裡都成了不入流的“奇技淫巧”。這些古代大儒,一邊享受著這些“奇技淫巧”帶來的生活便利,一邊訓斥發明這些的人不務正業。

古人發明的“奇技淫巧”,有的曾被朱元璋怒碎,有一些卻流傳至今

自漢朝之後,在這種“奇技淫巧,典禮所禁”思想的影響下,古代的讀書人中逐漸產生了一種拒絕技術進步的觀念。這種觀念最早源自於道家的“清靜無為”,後來在儒家身上得到了繼承和發展。在歷史上,這種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一直到清朝中期都還存在。例如當時的科舉考試,既不考治國之策,也不考法令算術,反而比拼誰注經釋文的功底更深厚。這樣的科舉考試,對於清朝以後的發展可以說是毫無益處。

到清朝中後期時,西方國家已經開始了蓬勃的工業革命,而清朝當時的讀書人卻還在研究古代典籍,比誰注經釋文更厲害。在當時的那些大儒眼中,西方傳來的那些先進技術,也被他們斥責為“奇技淫巧”、“蠻夷之技”。後來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開展“洋務運動”時,也因為這種思想的存在而受到了極大阻礙。

古人發明的“奇技淫巧”,有的曾被朱元璋怒碎,有一些卻流傳至今

其實,古人所發明的那些“奇技淫巧”,並不像古代那些大儒口中說的那樣不堪。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它們每一件都包含著古人的智慧,是古代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很多古人的奇思妙想,後來在傳入西方後,引領了世界的發明創造。例如火藥、造紙術以及印刷術等,這些發明在傳入西方後,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促進了西方的技術革新。

古人發明的這些“奇技淫巧”,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但是因為古人對此並不重視,所以很多古代的奇妙發明都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在古代,這些大儒口中的“奇技淫巧”都曾經遭遇過人為毀壞,有的曾被朱元璋一怒摔碎,也有一些流傳至今。

古人發明的“奇技淫巧”,有的曾被朱元璋怒碎,有一些卻流傳至今

朱元璋雖然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他卻是歷史上最尊崇儒家的帝王之一。自他登基以來,大力發展科舉,文人的地位在明朝得到了極大提高。在明朝時期,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可以享受很多特殊待遇。比如,明朝的讀書人如果考取秀才的話,就可以不用出公差和納糧。如果考上秀才之後一直不能中舉,也能逐漸由附生升為增生,再由增生升為廩生,最後由廩生選為貢生,這樣的廩膳生員每個月都能獲得月廩,也就是朝廷按月給他們發放生活費。這樣一來,稍微有點頭腦的年輕人都去考取功名了,誰還有心思去搞發明創造。

在古代那些能稱之為“奇技淫巧”的發明中,有一件巧奪天工的水晶刻漏就是毀於朱元璋之手。在《明史·天文志》中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後,司天監的大臣進獻給他一座精美的水晶刻漏。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這件水晶刻漏實際上是一件製作精巧的自鳴鐘,在刻漏中有兩個木偶小人可以按照時間的不同,自動敲擊鉦鼓來提醒時間。

古人發明的“奇技淫巧”,有的曾被朱元璋怒碎,有一些卻流傳至今

可是朱元璋在看到這件東西后卻勃然大怒,認為司天監進獻的這個水晶刻漏是毫無用處的“奇技淫巧”,一怒之下將這件不知耗費了多少人心血的發明給摔碎了:

明太祖平元,司天監進水晶刻漏,中設二木偶人,能按時自擊鉦鼓。太祖以其無益而碎之。

在當時來說,這件水晶刻漏無疑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發明。從本質上來說,水晶刻漏與萬曆年間傳教士利瑪竇從西方帶來的自鳴鐘並沒有什麼不同。明朝博物學家謝肇淛所著的《五雜俎·天部二》中也有記載:“利瑪竇有自鳴鐘,中設機關,每遇一時輒鳴。”由此可見,兩者確實非常相似。

古人發明的“奇技淫巧”,有的曾被朱元璋怒碎,有一些卻流傳至今

從朱元璋怒摔水晶刻漏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古人對於“奇技淫巧”的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人對於先進技術的牴觸。不過,雖然有很多古人發明的“奇技淫巧”被毀壞,但是也有一些一直流傳到了今天,例如龍骨車。

龍骨車其實就是翻車,是古人發明的一種機械取水工具。按照現在的眼光來看,所謂的龍骨車可能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鏈式傳動工具了。使用人力或者畜力驅動龍骨車上的鏈輪,從而帶動葉板不斷翻轉,就可以將河裡的水引到農田之中。古人用這種工具來灌溉農田,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一直到今天,在一些偏遠的山區,在機械、電力難以到達的地方,人們還在使用這種古老的方式灌溉農田。

古人發明的“奇技淫巧”,有的曾被朱元璋怒碎,有一些卻流傳至今

這些在古代的腐儒眼中被認為是不入流的“奇技淫巧”,實際上每一件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蘊含著古人無限的創造力。可是,古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想法,極大地削弱了這種創造力。歷史是一面鏡子,因此更值得人們深思,無論在任何時代,技術革新都是推動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