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空间4》华西掌门人吴协恩从继“兄妹”变成幸福夫妻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吴协恩过继到村民孙良庆家当儿子,养母吴士娥改变主意,让“儿子”变成上门女婿,使“兄妹”关系变成为夫妻,过上幸福生活。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新闻空间4》华西掌门人吴协恩从继“兄妹”变成幸福夫妻

“郎才女貌”,一对幸福夫妻。


1975年夏天的一天,村民孙良庆12岁的独子下河洗澡时不幸溺水身亡,全村人都陪着孙家流泪。村支部书记吴仁宝上门劝慰,孙家人的悲痛怎么也止不住,停不下来。吴仁宝苦劝不行,当即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对孙庆良夫妇说:“别哭了,人死了是不能复生的,再痛苦也没用。我有四个儿子,送一个给你们,为你们二人养老送终。”孙庆良一听顿时愣住了,噙着眼泪疑问地问道:“这是真的吗?”吴仁宝微笑着道:“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几天后,吴仁宝把自己最小也是最疼爱的儿子吴协恩拖到孙良庆家。孙家夫妇欢喜不尽,忙给吴协恩吃红蛋,可塞到他嘴里,他吐掉;将压岁钱塞进他口袋,他掏出来扔在地上。

吴协恩事后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别看老书记工作时非常强悍,可他的心最软。他当时做出这个决定时,并没有事先与家人商量,我的母亲不愿意,哥哥姐姐也舍不得,我自己更是死活不肯,小孩子要面子,怕被同学议论,说自己的爸妈都不要你了。”可胳膊扭不过大腿,吴协恩无法抗拒老书记的决定,老老实实地呆在孙家当儿子。

那年他11岁,因在家中排行最小,一直受到妈妈溺爱,淘气、任性。过继到孙家后,吴协恩从此两边住。那时的华西村还很贫困,孙家住的是土坯房。

1981年,养父孙庆良因病去世,养母吴士娥突然改变了主意,她不让吴协恩当儿子了,而是希望他成为上门女婿,娶自己的女儿孙惠芬为妻,真正成为一家人。

吴仁宝夫妇思忖再三:这样也好,便于儿子赡养孙家长辈。就点头同意了。此时快要成年的吴协恩怒火中烧,当年的委屈再一次浮上心头。如今,他有了自己的想法:“我的婚姻自己做主!”

吴协恩非常生气地跑去找父亲理论,吴仁宝严肃地对他说:“小子,你别犯愣,你还小,有些事情只有等你长大后才会弄明白。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吴协恩气嘟嘟地撂下一句狠话:“我没有你这么狠心没有人情味的父亲,我永远都不会弄明白。”

1982年11月,吴协恩参了军,想离开父亲的羽翼独自出去闯闯,考验自己的适应能力。他在安徽当汽车兵,专攻修理。1985年8月,因表现突出,他光荣加入党组织。

“直到参军到了部队,我才渐渐理解了父亲的真正用意。他老人家的心胸不是一般的宽阔,他早已把华西村的村民当成了自家人。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给孙家,是爸爸当年用无声的语言对村民遭遇不幸时给出的最大帮助。”

1986年,吴协恩退伍回乡后与1966年出生小自己两岁的“孙妹妹“惠芬结婚。婚后当年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取名孙喜耀,是个男孩。按照中国民间习俗,他让儿子姓孙。按照江苏省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吴协恩是上门女婿,可以生育二胎。于是他们在1989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孙茂。之后他们又有了一个宝贝女儿。膝下共有3个子女。

吴协恩的妻子孙惠芬如今是华西集团物流公司下属一家物资采购公司的总经理。她精明能干,公平公正,不谋私利。对丈夫的工作一贯全力支持,是位贤内助。

让孙惠芬担任现在的职务,是老书记在世时经过认真观察、通盘考虑后作出的决定,现在大家对她的工作都很认可。

吴协恩与孙惠芬夫妇生育的两个儿子出国留学后都已回到华西村工作,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一定成绩。有个小女儿还在读书。两个儿子都有了下一代,如今吴协恩一家四世同堂,非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吴协恩忠实地履行自己“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不拿村里最高的奖金”的诺言,从2013年开始,每月只拿3500元的工资,只有华西集团公司副总7%的年薪收入。也是从这年起,他不在村里拿一分钱奖金,上级政府按政策规定核定给他的奖励资金3亿多元分文不取。他家住的房子还是1976年建的老房子,经过改扩建成两层后,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而华西村民住房都是村集体在新世纪后陆续修建的450至500平方米的欧式别墅。吴协恩说:“老书记生前常说‘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有地方住就行了,不需要摆阔气。况且,住在老书记故居旁边,一想起他老人家了,就可以过去看看。当村干部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切不可与群众争利益。否则,村民的心里就不舒服,从内心里就会不服你。”(详情请看记者随后撰写的长篇人物通讯《全国著名村书记14 吴协恩:“关厂书记”转型创新谋发展》)

《新闻空间4》华西掌门人吴协恩从继“兄妹”变成幸福夫妻

家里的事都是“孙妹妹”操持,吴协恩很幸福。


《新闻空间4》华西掌门人吴协恩从继“兄妹”变成幸福夫妻

人组成家庭后从没红过脸,更未吵过架。夫唱妇随,恩爱夫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