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悽婉愁鬱的一首詞,連用十四個疊字,愁緒品之不盡

同為女子,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代社會,李清照這樣一個女子是一個異數,她精通書畫,通曉金石,尤精詩詞,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更難能可貴的是,她一個柔弱女子,卻有巾幗不讓鬚眉的豪邁,國破家亡之際,面對不敢抵抗懦弱無能的朝廷,她發出了鏗鏘之音:"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歷經了國破、家敗、夫死、體衰等一系列人生重創,因此李清照的晚期作品已無早期作品的清新秀麗,而是充滿無盡的悽婉愁鬱。而聲聲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此詞在其夫亡後所作,是抒發家國身世愁之作。

李清照最悽婉愁鬱的一首詞,連用十四個疊字,愁緒品之不盡

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詞的開篇“冷冷清清“奠定了全詞的基調,一連用七組疊詞,既寫出了詞人所處環境的冷清,也寫出了她內心的感受。“乍暖還寒”,剛剛有了一絲的暖意,可是卻又立即消失殆盡,周遭的一切都透出一股晦暗冷清的寒意,獨自一人只會覺得分外淒涼。

李清照最悽婉愁鬱的一首詞,連用十四個疊字,愁緒品之不盡

“晚來風急”形象地勾勒出秋風的急切,也表達出了詞人身體上的感覺和內心的感受。“雁過也”,秋雨濛濛,天空中陰雲密佈,飛過的大雁的顏色也是灰色調的,所以,無論是動態的鴻雁,還是靜態的天空都是黯淡無光的,勾起了詞人對逝去的愛人和離別的故土的思念之情,而在這淒涼慘淡的氛圍之中,詞人內心的愁緒更加厚重了。 “滿地黃花”呈現出了破敗與凋零之感,花瓣散落在風雨之中,給人滿目瘡痍之感,畫面中這僅有的一點色彩,反襯出了場景的冷清與黯淡。

通過描寫“酒”“黃花”“雁”“梧桐”“細雨”等,回憶生活的點點滴滴,咀嚼人生的苦澀味道。詞人所經歷的苦難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無法用字句來表達,因此《聲聲慢》中不著一個苦字,不寫一個難字,卻使人深刻地體會到了詞人心中無盡的苦楚。

李清照最悽婉愁鬱的一首詞,連用十四個疊字,愁緒品之不盡

曾幾何時,李清照亦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女,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淘氣機靈的她,宛如飛燕一般,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十七歲的時候跑到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遊玩,忘記了回家,於是她有感而發,一闋《如夢令》如珍珠一般抖落在玉盤上:"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鴛。"

十八歲,她的愛情來臨了。

新郎名叫趙明誠,是當朝宰相趙挺之的公子,同樣的名門望族。他和她,既是青梅竹馬,又是門當戶對,論才學、容貌、家世,他和她不愧是天造地設的一雙。

記得當年冬青的老師在講這首詞時,說到她的丈夫的詞遠沒有李清照的好,可有時他也心高氣傲,不甘自己的才華在妻子之下,有一次,她的丈夫把他作的詞給朋友看,裡面就夾了另一首李清照的詞《醉花陰》,然後拿給好友陸德夫品評。

陸德夫說寫得都不錯。趙明誠硬要他選出一首最好的來,他就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是哪三句,他回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闋名為《醉花陰》的詞是李清照寫給在外當官的趙明誠的相思之作,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思念、惆悵躍然紙上。

李清照最悽婉愁鬱的一首詞,連用十四個疊字,愁緒品之不盡

他是一個收藏家,他對古玩字畫的興趣絕不亞於她對詩詞的興趣。她理解他,於是她對他說:"不如我們寫一本關於古玩研究方面的書吧。"

就在夫婦倆埋頭創作《金石錄》時,"靖康之恥"發生了。舉國都在逃亡,李清照和趙明誠也不得不跟著逃亡。就在逃亡過程中,她最愛的人,趙明誠,染病死在了南京。

整天都在尋覓一切清冷慘淡,詞人不由感到極度的哀傷淒涼。乍暖還寒的秋季最難以調養。抬頭望,不經意間看到一隻南飛的孤雁,它發出的哀鳴劃破天際,這哀鳴也直抵她內心深處最柔軟的一隅,這隻孤雁啊不正是自己嗎?於是,心底的憂傷被一絲一絲的抽出來,越拉越長。

低頭看,黃葉落滿地,那可是凋落的殘菊嗎?院子裡,兩棵梧桐,像一對患難夫妻,可是她,落花人獨立。好不容易捱到黃昏,可是天又淅瀝淅瀝的下起雨來,這無邊的愁緒啊,何處發洩?

李清照最悽婉愁鬱的一首詞,連用十四個疊字,愁緒品之不盡

於是,她拿來筆墨,一字一淚地寫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又十年,李清照,這樣一位絕世獨立的才女,獨孤終老。

歷經人世浮沉,內心無盡的憂愁輕舟都已載不動。在《聲聲慢》中,李清照通過質樸的語言,細緻的勾畫,將滿腹的愁情傾瀉無遺。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得似往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