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飛紅萬點愁如海——暮春時節,要讀秦觀的《千秋歲》

文本誦讀

千秋歲·水邊沙外 (宋)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鵷(yuān)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唐詩宋詞:飛紅萬點愁如海——暮春時節,要讀秦觀的《千秋歲》


內容簡析

上片先寫春景色:首句先點明地點和進節,淺水邊,沙洲外,城外早春的寒氣已經悄然退盡;接著描寫暮春景色,花影繁亂,鶯啼聲碎。

接著寫情:先從自身的角度寫起,隻身飄零,消愁的酒杯日漸稀疏。一次一次的離別,直叫人衣帶漸寬,身心消瘦枯寂;接著從對方的角度寫思念之苦,思念的人不在眼前,遠處只有悠悠碧雲和沉沉暮色空空相對。

下片通過今昔對比,抒發滿腔的愁緒。想當年,志同道合的朋友共赴西池盛會,華車寶馬驅弛如飛。看如今,攜手同遊處,如今還有誰呢?駕舟繞過天邊日月的遠大理想已經破滅,鏡子裡面,曾經紅潤的臉色已經不見,青春年華業已不再。觸目驚心的對比之後,作者發出長長的嘆息:春天離去了,面對落紅萬點,心中愁深如海。“飛紅萬點”是春歸的自然寫照,“愁如海”是自己的心情。此句既是惜春春去,又是對青春逝去、前途無望的感嘆。

唐詩宋詞:飛紅萬點愁如海——暮春時節,要讀秦觀的《千秋歲》

總結延伸

背景簡介

宋紹聖元年(1094),宋哲宗親政,起用新黨,包括蘇軾、秦觀在內的一大批“元祜黨人”紛紛被貶。此詞就是秦觀被貶之後的作品。一說是紹聖二年(1095)謫處州(今浙江麗水)時所作;一說是紹聖三年在謫郴州途中作于衡陽。

深入理解

此詞緊扣“春”字,今昔對比,融情於景,抒發愁緒,把政治上的不幸和愛情上的失意融為一體,集中抒發了貶徙之痛,飄零之苦。上下片都以景結情,境界深遠,餘味無窮。

佳句賞析

花影亂,鶯聲碎。

以“亂”和“碎”二字出暮春時節的花影和鶯聲,細緻生動地寫出了繁花滿枝,倩影紛亂,鶯啼輕巧,急促細碎的特徵,並流露出對春色的喜愛之情,用筆精妙。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先點明春天離去的時令特點,以“也”字結尾,表達了幽深的嘆息。以“飛紅萬點”四個字描寫出暮春時節花落如雨的悽美景色,以“愁如海”的比喻,極言愁緒之深,化無形為有形,把萬千愁緒寫得具體可感。


唐詩宋詞:飛紅萬點愁如海——暮春時節,要讀秦觀的《千秋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