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地震時,頂樓和一樓那個的存活率大?

26層的樓房,發生地震時坍塌了,頂樓和一樓哪個存活幾率大?為什麼晚上發生的地震更容易造成人員傷亡?有的房子5級地震就能掀翻屋頂,而有的房子7級地震也沒垮塌?要知道,地震也不是隻有一種,到底哪個樓層的人更有可能活下來,這跟地震的發生時間、破壞力、被困人員的自救措施,以及房子本身的抗震級別都有很大關聯。

並不是所有地震發生的原因都是構造地震,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對地震帶這個詞感到陌生,而地球上地震帶的分佈則主要集中在三個區域,它們分別是洋脊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地震帶。我們可以從它們的分佈特點看出,所謂的地震帶往往都分佈在那些不同板塊相交的地方。

不管是位置的錯動改變,還是岩層斷裂,這種因為地質構造變位而發生的地震,我們都將其稱為構造地震、又或是斷裂地震。這是一種發生頻率最高的地震,以我們生活的地球為例,每年都至少會發生500萬次以上的同類型地震,差別只在於破壞力和發生地點的不同罷了。與此同時,雖然這些地震中只有極少的一部分會危害到人類,但由於它的不可預知性,一旦發生6級以上的構造地震便會嚴重威脅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發生地震時,頂樓和一樓那個的存活率大?

什麼樣的地震具有強大的破壞力?

事實上,在我國範圍內發生的地震大部分都屬於板內地震,而板內地震本質上就是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震,雖然它的發生原因和規律都比較複雜,但導向都是散發地殼之下的能量。天然地震要比人為原因導致的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誘發地震所波及的範圍廣得多。

從震源深度的角度來說,震源深度小於60公里的淺源地震,在破壞性上要比深度在60到300公里的中源地震,以及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深源地震強得多。從整體數據來看,全世界所有地震發生後累計釋放的能量,其中大約85%的部分都是淺源地震所導致的結果,震源深度越深意味著釋放的能量越少。


發生地震時,頂樓和一樓那個的存活率大?

頂樓和一樓在地震的時候哪個存活率大?

通常情況下,按目前房屋的構建結構來說,一般的地震強度時不會發生垮塌的,但一旦震級是達到6級以上的淺源地震,便有可能給大家的帶來危險。比如,之前發生過的汶川地震,還在之後的時間裡發生了多次泥石流災害。

要說地震的時候,頂樓和一樓在地震的時候哪個存活率大?這其實跟地震的強度、發生時間、應對措施、周圍環境和持續時間有很大關聯。對於一樓而言,如果反應速度快,周圍建築物不密集,即便地震的持續時間較長,而且也發生在晚上,還是有機會從一樓位置成功跑出危險區域。


發生地震時,頂樓和一樓那個的存活率大?

但對於居住在頂樓的人而言,想要在地震發生的時候跑下樓明顯是不現實、也不安全的。而且,當發生強震的時候,大家是絕對不可以乘坐電梯的,唯一可以選擇的自救方式就是地震中的“生命三角區”。


發生地震時,頂樓和一樓那個的存活率大?

簡而言之,頂樓位置決定了自救者需要選擇最佳的自救區域,而非採取其他方式下樓,至於存活下來的幾率就看房屋的倒塌方式。事實上,一旦地震的破壞力足夠大,不管你是住在一樓、還是住在定樓,大家的存活概率幾乎是相同的。頂樓的人只能原地自救,而一樓的人又未必能在房子垮塌之前離開危險區域,所以,只希望之後的時間裡不要發生這樣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