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 源頭築牢貧困“攔水壩”

建立“七大機制”防致貧返貧

沅陵 源頭築牢貧困“攔水壩”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1日訊(記者 李夏濤 通訊員 瞿雲)“明天上樑蓋瓦,月底前把房子修好。”看著即將竣工的新房,4月16日,沅陵縣筲箕灣鎮龍潭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肖二英笑逐顏開。去年底,一場大火燒燬了他家的木房,縣扶貧辦立即啟動申報、鑑定流程,一筆3萬元的防貧保險金很快賠付到位,新房修建隨即啟動。

為從源頭上解決貧困增量問題,去年9月,沅陵縣安排財政資金,以國家現行精準扶貧標準的1.5倍為限,設置防貧保障線,將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非高標準脫貧戶和非貧低收入戶“三類”人群納入防貧範圍,購買精準防貧綜合保險,通過保險築起一道防止致貧返貧“防火牆”,建立起防止因病、因災、因學等致貧返貧的長效機制。

鼓勵有條件的貧困村成立助學、助醫互助基金,發動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參與扶貧捐款。目前,全縣建立教育獎扶基金21個,醫療救助基金19個,用“幸福基金”抵禦防致貧返貧風險。今年疫情期間,該縣楓香坪九校8年級4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就收到教育基金捐贈的平板電腦,開心地上起網課。北溶鄉教育助學基金為落坪九校捐贈口罩2萬個,此前還多次為該校貧困學生捐款捐物。

“只有建立防風險的長效機制,才能真正實現穩定脫貧。”沅陵縣扶貧辦負責人介紹,該縣把防範扶貧領域致貧返貧風險放在緊要位置,建立健全防貧保險、關愛互助基金、分類監測、工程質量監管、項目資金績效評價、信訪輿情考核、小額信貸風險防範等“七大機制”,從源頭上築起發生貧困的“攔水壩”。該縣依託風險預警臺賬,對貧困邊緣人口、脫貧監測人口、未脫貧人口,以及受疫情影響存在致貧返貧群眾,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做好動態幫扶。持續開展扶貧項目及民生項目問題排查整改“回頭看”行動,排查整改工程質量問題、後期管護運行及使用效益。加強防範小額信貸資金用於非發展生產項目、展期續貸的規模越來越大等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