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簍“下崗”幸福“上崗”

揹簍“下崗”幸福“上崗”

點擊觀看H5

4月14日,嵐皋縣石門鎮雙豐村村民李甲順的揹簍“下崗”了。這隻揹簍陪了他10年。

當天一大早,李甲順把揹簍從石門鎮集鎮安置小區內的新家搬出來,小心翼翼地綁在摩托車後座上,帶到哥哥家閒置的吊腳樓。

放下揹簍,李甲順既輕鬆又失落:“撂家裡,用不上。丟這裡,可能以後再也見不著了。”

10年前,就在這吊腳樓前,李甲順砍了一棵竹子,編成了這隻揹簍。揹簍被放在一進大門的堂屋裡,一來用起來方便,趕早一起床就可以揹著它到地裡幹活;二來它是屋裡最新的物件,放在顯眼處能得到客人的誇讚。在李甲順矮小破舊的小屋裡,除了這隻揹簍,其他東西都是幾十年的“老古董”:脫了榫的木桌子,折了腿的舊板凳,坑窪不平的土灶……

後來,揹簍成了李甲順最貼身的“夥計”。往地裡背種子、肥料,從地裡往家背土豆、玉米、紅薯,天不亮背蔬菜或糧食到7公里外的集鎮賣,換些米麵油鹽再揹回家……這些都得靠它。山路陡坡處,攀爬而上,路就像在鼻子尖上。下雨路滑背東西下山,只能手腳並用退著走。每年,揹簍都要為李甲順承載兩三萬公斤、三四百趟的生產生活物資。

以前,李甲順住的地方叫三灣,山高坡陡林密。那時,背鹽進山、背糧出山對村民來說是常態,還有專門幫人背運東西的職業——“背老二”。“背老二”們經常唱:“三灣三十里,還有十里相送你!”

揹簍的“高光”時刻持續了約9年。

2019年2月,作為易地扶貧搬遷戶,李甲順住進石門鎮集鎮安置小區。這裡鋪著地磚,牆面雪白,沙發、茶几、液晶電視等一應俱全。李甲順從沒想過,有一天還能住上這樣的房子。

李甲順是陝西省84.39萬名搬遷群眾的縮影。完成易地扶貧搬遷這一目標,全省連續苦幹了5年。

搬家那天,想著或許還用得上,李甲順便帶著揹簍,一進屋他就發現自己想錯了。房子寬敞明亮,把它放哪兒都不合適,最後只好放到陽臺上。小區有超市,下樓就能買東西,買菜帶個籃子就行。

李甲順搖搖頭——揹簍真用不上了!

沒多久,李甲順的妻子進入社區毛絨玩具廠工作,每月能掙2000多元。老宅旁邊建起獼猴桃園,李甲順被園區聘為技術經理,年薪5萬元。兒子被扶貧幹部推薦學習足療技術後,每月能掙五六千元。

李甲順還學會騎摩托車,這下,揹簍徹底用不上了。

臨走時,李甲順又摸了摸揹簍,和這個“老夥計”告別。此時的揹簍,已被磨得光亮,那是歷史的印記。(記者 張斌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