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慈錄》與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實踐》|琴齋薦書 2020.04.19

《孝慈錄》與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實踐》|琴齋薦書 2020.04.19


蕭琪 著

推薦語:俗話說:“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這句話在古代中國女性看來,或許會有更深刻的感受——重點不在於熬成了婆,而是兒子成年了,自己的地位就能得到質的飛躍。“女德”講究三從,雖然都是從屬地位,但是各自的權力地位相差極大。在孝文化的加持下,女人在成為“母親”之後,才能真正擁有極高地位。比如在皇家,皇太后的話永遠比皇后管用,我們熟知的地位尊崇的古代女性,如慈禧、當皇帝之前的武則天、賈母,都是活生生的例證。

在分析中國古代婦女地位的變化的時候,由於文化的極大差異,如果拿西方那一套女性主義理論來硬套,難免會顯得水土不服。在西方人眼中,女人想成為“母親”,生一個孩子就好了。而對於古代中國人來說,“母”這個身份,還要分為嫡母、繼母、慈母、庶母、出母、養母、嫁母、乳母等不同的“八母”。比起男女性別地位的差距,嫡庶之差要誇張得多。

今天要推薦的這本討論明史和性別史的書,切入的視角則相當特別而一陣見血。它聚焦於明太祖御製《孝慈錄》一書對明清母服體制的改易,探討這道政令引起的反響、實踐中的困難,以及它是如何改變明清社會的女性地位的。

作者開篇回顧了《儀禮·喪服》對於傳統家庭人倫秩序的界定。在“家無二尊”和“父系社會”的前提下,女性的哀容,是遠不及男性的榮耀的。最重最重的母服,也不過是父親尚在服孝一年,父母雙亡才需要服孝三年。這個禮法的第一次改變,還是由女皇帝武則天在《開元禮》中提出的,父在子為母三年齊衰。

“父母等恩”的第一次提出和落實,是“孝治天下”的明太祖在《孝慈錄》中主導的。孝文化至此達到頂峰。這也是全書的第二章節內容。

本書的第三章,講述《孝慈錄》在頒佈過程中遭遇的爭論和曲折之路。在明代後期到清代,“父母等恩”的意識已經深入社會各階層。但是道路並沒有那麼順利,哪怕是這個觀點已經深入人心的清代,但是禮學盛行的背景下,也有人反對明太祖擅改古禮的作法。

在最後一章裡,作者則集中討論了“嫡庶有別”和“父母等恩”的兩難。尤其是對於庶子而言,當所稱呼的“母親”不是自己的生母的時候,這種情與禮的兩難。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喪禮制度的變化,是中國人倫關係和性別關係的變化的極重要的體現。誰能想到,這本視角獨特、史料紮實、論述精彩的書只是一篇碩文——臺灣青年歷史學者的功力可見一斑。這本優秀的性別史書籍,由此推薦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