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媒體爆猛料,沙特與俄一號人物電話對罵,不歡而散致油價暴跌

中東媒體爆猛料,沙特與俄一號人物電話對罵,不歡而散致油價暴跌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23日的報道稱,4月20日收盤之時WTI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55.90美元,收於-37.63美元,跌幅達到了305.97%。可以說這種情況的出現,讓我們普通人再次見證了歷史,雖然是期貨交易,但購買一桶石油的價格需要賣家倒貼錢,還是史無前例的。據悉,在WTI5價格出現暴跌之後,有中東媒體爆猛料稱,沙特王儲本薩勒曼此前與俄方一號人物在電話中談論到了國際油價的問題,由於他們對石油產量的問題存在不同的見解,所以雙方還隔著電話對罵,最終不歡而散的兩人導致了這次油價的暴跌。

中東媒體爆猛料,沙特與俄一號人物電話對罵,不歡而散致油價暴跌

不過,中東媒體爆料的內容並不準確,他們引述的內容發生在3月初的時候,而那時沙特與俄羅斯確實在進行石油價格戰。如今,已經是4月末,沙特領導的歐派克與俄羅斯領導的非歐佩克已經達成了減產的共識,雙方同意通過減產的方式來提高國際原油的價格。這次WTI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於-37.63元,雖然與國際油價波動有一定的關係,但此次價格波動更多的是受到COVID-19病毒在世界範圍內蔓延的影響。

中東媒體爆猛料,沙特與俄一號人物電話對罵,不歡而散致油價暴跌

COVID-19病毒在全世界範圍內蔓延,歐美各國在面對病毒威脅時只能選擇妥協,他們紛紛採取禁足令要求民眾待在家中不得外出。民眾居家隔離,就導致石油需求的大幅度降低,而且歐美國家民眾通常會以汽車代步,出行的減少也使得汽油消耗量降低,在石油產量穩定,但石油需求降低的情況下,國際油價受到影響也成為了一種必然。不同於生產貨物,石油的開採不能說停止就停止,一旦石油開採停止,那重新啟動機器進行開採的成本將是非常高昂的,即便是在國際原油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美國原油行業也只能生產石油,並且將這些石油儲存起來。

中東媒體爆猛料,沙特與俄一號人物電話對罵,不歡而散致油價暴跌

不久之前,美國出現了傾倒牛奶的情況,這是因為市場需求減少但牛奶產量過剩導致的。為了降低損失商人只能將牛奶倒掉,而美國石油行業的情況與牛奶的問題相似,不過石油是不能夠隨意傾倒的,而且儲存石油的成本也很高,所以美國原油市場的處境比較尷尬。此次出現的價格暴跌事件,其實是局部壓力的大範圍傳導。專家認為,投機者在減產預期下,對WTI和BRENT原油期貨進行大規模購買,雖然沙特與俄羅斯達成了減產協議,但原油的價格並沒有像投機者預期的那樣迅速上升,這些人都成為了大操控者的‘韭菜’被無情的收割。

中東媒體爆猛料,沙特與俄一號人物電話對罵,不歡而散致油價暴跌

這次國際油價下跌對我們國家而言雖然是一次十分不錯的機會,但從長期的影響來看,石油價格的波動對我們國內的石油企業同樣會造成衝擊。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的價格博弈只是故事的開篇,COVID-19病毒的蔓延成為了故事的關鍵,所以單單認為沙特與俄羅斯導致了這次石油價格的危機是並不準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