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来:冯志强先生经典练拳理念四则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来:冯志强先生经典练拳理念四则


上一次的文章中,我们分享了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创始人——冯志强先生的一些练拳理念:

一代太极宗师冯志强先生的7个练拳理念,看完受益终生!(点击查看文章)


眼尖的朋友发现,冯志强先生曾公开发表过的这一套练拳理念,不止7个。
是的,冯老先生总结的这一系列的练拳理念,一共有16个要点。
但由于微信文章篇幅不宜过长,我们便将这套理念分为上、中、下三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其中的第八~第十一点练拳理念,希望对各位同学的修炼、提升有所帮助。

八、练拳似游泳


练太极拳好比是在空气中游泳,通过练内功使内气充瀛,气流压力增强,血液的循环流量随之增大。


所以在练拳时气血随着外形的动作协调一致,就会感觉到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我之为身,身之为我,惟有意气在流动。 此即真正做到了内外合一,周身一家,飘缈欲仙,似脱胎换骨一样,处处虚灵。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来:冯志强先生经典练拳理念四则


此时内气似与空气融合为一体,如同在空气中游泳一般,进退沉浮,左右盘旋,忽上忽下,一片神行。
修炼至此感觉到是最佳状态,是高级运动的享受。

九、练拳练功似修炼


练拳练功的过程是修心养性,静养身心的全过程。
求无极,养内气,练桩功,调阴阳,通经络,运开合,吐故纳新。这些都是与修心养性分不开的。
人有三宝,精、气、神,又有七情六欲。三宝无损身健康,三宝有损则生病,耗尽则死。
人在幼年,不受七情六欲之扰,可以保持人身先天之三宝,到成年后,人体之眼、耳、口、鼻、舌、心意等七窍的活动逐渐增多,太过了则三宝精、气、神逐渐有所损伤,导致阴阳之气不平衡,阳盛阴衰,身体渐衰,抵抗力减弱,若受到六邪外感与七情内伤,就会生病。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来:冯志强先生经典练拳理念四则


六邪外感首是风,一风可生百病,由皮肤毛孔侵入肺,再转至其它各经络与脏腑,受风后极易感受其它五种邪气,亦可同样传入体内各部位,产生病症。 内伤之七情都是由气引起的,气能生病,气不顺则血凝,气血不通畅即生病,所以要外避风寒内避横气,以修心养性之法静养三宝,炼化三宝。
清心寡欲,心胸开阔,遇事能容人。修太和元气,养浩然正气。修心养性全凭心意用功,锁心猿,拴意马,四门紧闭,〔指眼、耳、口、鼻〕,静心修炼。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来:冯志强先生经典练拳理念四则

意者心也,心者神也,神者性也,四者为一体也。 练拳以养为主,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练拳无有功,到老一场空。
不懂养就不能出功,不养即伤,养贯穿练功的始终,处处无过不及,恰到好处。此法包罗万象,适用于万物。

十、练拳练功通经活络


练拳练功使内气做螺旋环绕运动,可打通人体的经络。
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有机整体,经络遍布全身,是人体气、血、津液运动的通道,有如网络一样联系周身,将人体所有的内脏器官,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且又有阴阳之分,各有所系和循环位置,宛如一阴阳太极球体。 经络具有通行气血、营卫全身、温养脏腑、组织器官、濡利筋骨关节、调节阴阳平衡、抗御外邪和保卫肌体的作用,经络通畅百病不生。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来:冯志强先生经典练拳理念四则

太极拳混元开合,螺旋环绕的气流运动可加速通经活络。
经络又是细微气血的通路,内气不足气血流量不易通顺,内气充足加之环绕锻炼,使气血畅通无阻。经络又来源于脏腑,经络通畅脏腑亦即健壮,人亦达到长寿。

十一、练拳练功似平衡阴阳


阴阳平衡可造福世界万物,阴阳不平衡可带来天灾人祸,偏阴偏阳都是灾祸。
人体亦是如此,阴阳平衡可健康长寿,阴阳不平衡则疾病缠身。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平衡阴阳,转换阴阳,调济阴阳的过程。
从事物属性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故上为阳,下为阴,火为阳,水为阴;故气为阳,血为阴,心火为阳,肾水为阴;刚为阳,柔为阴。 从事物运动来看,动为阳,静为阴;开为阳,合为阴;虚为阳,实为阴。
练拳时必须阴阳相交,上下相随,气血调合,心肾相交,刚柔相济,虚实分明,不可过阴,过阳,过实,过虚,过刚,过柔。不偏不倚,无过无及。
阴阳虚实互换,开合、松紧、刚柔、曲伸、升降、吞吐、收放是呼吸引导平衡阴阳的动作。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来:冯志强先生经典练拳理念四则

通过修炼达到一粒混元气,它是太极拳的上乘功法,旋转中求阴阳虚实开合刚柔收放的变化,从而达到一动一太极的妙景,进一步达到虫蝇不能落,羽毛不能加的虚实阶段。

看到就一定要收藏起来:冯志强先生经典练拳理念四则

点击链接学习简单有效的12式太极拳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