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文化」嘉峪關魏晉磚壁畫中為何沒有馬鐙?

嘉峪關魏晉磚壁畫中為何沒有馬鐙?

胡 楊

曾見過一個馬鐙,是青海省著名學者程起駿的收藏物,是青海都蘭縣境內出土的文物之一,年代應在隋唐。寬10釐米,高14釐米,製作工藝十分精良考究。程起駿先生認為,從大小看,這件馬鐙並不是實用意義上的馬鐙,它僅僅是一件工藝品,應該是吐谷渾王妃送給小王子的禮物。從這件工藝馬鐙可窺見吐谷渾在製作馬鐙方面的技藝處於當時的領先水平。把馬鐙作為工藝品,作為高層貴族互贈的禮品,足見吐谷渾對於馬鐙的重視。

馬鐙出現在何時?由誰發明?如何傳向世界各地?世界各國的學者進行了一百多年的熱烈爭論。英國的李約瑟博士,這位名聞世界的學者,在其鉅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十分嚴謹地證明馬鐙是由中國的北方少數民族所發明,然後經中亞傳至歐洲,並指出馬鐙使騎兵真正登上歷史舞臺,使戰車相形見絀,從而淡出歷史長河。

在出土文物中,最早出現馬鐙形象的是湖南長沙西晉晚期墓(西晉永寧二年,公元302年)出土的一件陶鞍馬俑。這件陶馬俑的左側障泥塑有一個三角形鐙,同墓還有另一件陶騎士俑也有這種鐙,它被確證是專供上馬踩踏用的,騎士上馬後便將它閒置一邊。

最早的馬鐙實物為長沙出土的騎馬樂俑,時間為晉永寧二年(305年)。這批俑中的馬鐙只能當作上馬鐙,因為只有在馬身左側鞍下,有一個三角形的鐙具,長度只有小腿的一半,而且騎者的腳也未踏入其中,而右側沒有鐙。說明這只是馬鐙的雛形,主要用途是為上馬提供方便。

而真正完善的左右馬鐙實物,發現於遼寧北票,出土於北燕馮素弗墓中。1965年在遼寧北票西官營子發掘了北燕馮素弗墓。北燕是公元4世紀初遷至遼西的漢族統治者馮氏在前燕、後燕基礎上建立的鮮卑族國家,是十六國時期鮮卑化的漢人馮跋建立的政權。407年,馮跋滅後燕,擁立高雲(慕容雲)為天王,都龍城(今遼寧省朝陽市),仍沿用燕國號,史稱北燕。409年,高雲被部下離班、桃仁所殺,馮跋平定政變後即天王位於昌黎(今遼寧省義縣)。436年被北魏所滅,馮素弗是北燕王馮跋的弟弟。這座時代明確的北燕墓葬中出土了一副馬鐙,形狀近似三角形,角部渾圓,在木芯外面包鑲著鎏金的銅片。專家推斷,北燕是慕容鮮卑所創建的王朝,當時在東北地區與高句麗互相爭奪地盤,雙方都很重視發展騎兵。由於慕容鮮卑與北方草原遊牧地區關係更為密切,便率先發明瞭馬鐙,從而使其騎兵的戰鬥力猛增。其後,馬鐙也被高句麗人掌握和改造,用木芯包鐵鐙代替了北燕的木芯包銅鐙。北燕存國於公元409-436年間,從永寧二年馬鐙雛形出現至真正馬鐙出現,都不在北燕存國的區間,這就可以肯定地說,馬鐙並不是北燕時期發明的。

長期以來,馬鐙起源問題之所以存在許多模糊認識,主要原因是某些研究者對馬鐙的概念不夠明確。有些學者把馬鐙出現以前一些輔助上馬的東西或騎行時提供簡單支撐作用的馬具當作馬鐙。在馬鐙發明以前,人們要跨騎於裸馬背上,僅靠雙手抓住韁繩或馬的鬃毛並用雙腿夾緊馬腹,使自己不從飛奔的馬上掉下來,的確是件重體力活。這種騎馬方式有兩個最大缺點,一是長期騎馬極易疲勞,兩條腿受不了。二是在飛奔的馬上難以有效使用雙手操作弓箭,也無法使出劈刺等用力較猛、動作過大的戰術動作。在近戰中,騎兵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刺或砍殺落空、雙方兵刃的撞擊都會導致騎兵隨時落馬。因此,在這一時期騎兵僅僅是在速度上佔優勢外,其戰鬥力遠不及腳踏實地的步兵。所以,亞歷山大的馬其頓騎兵都是在騎馬到達戰場後,下馬作為步兵使用的。古羅馬時代,重裝步兵給人以深刻印象,而騎兵則僅僅作為傳令兵使用。一直到中世紀以前,歐洲始終沒有大規模使用騎兵的戰例。

吐谷渾作為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其巨大的創造力一直為其他民族所仰慕。從鐵器的使用到馬鐙的發明,在其遺留的墓葬棺板畫中,都有足以說明真相的記載。我們也從中看到,弱小的吐谷渾王朝正是因為有了馬鐙這樣的利器,才使他們能夠在馬背上顛簸自如,掌控戰爭的自主權,才使它在青藏高原嚴酷的自然環境中立國三百餘年,這充分顯示了吐谷渾人的不可磨滅的聰明智慧。

嘉峪關魏晉墓的年代經考證大約是在曹魏時期和西晉時期,我們知道,曹魏既魏國(213-266),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西晉(265年-316年),則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統一王朝。另與東晉合稱晉朝,傳四帝。從晉武帝建國開始,國祚51年;從滅東吳、統一全國始,共37年。為了區別於東晉,史稱西晉,兩晉又被稱為司馬晉。

從各種史料記載推算,馬鐙大致出現在公元360年左右。據《都蘭縣誌》載,1990年在熱水勾由合地區發現被盜大墓一處,收繳文物中有青銅玉馬、玉枕、金銀飾品、絲綢、陶器等大量文物。而最為顯眼的是一硬木馬鞍,做工極為精緻,通體鑲有黃金飾牌,極為華貴,但並不配鐙。鞍和鐙本是成龍配套的馬上工具,有鞍必有鐙。省略了鐙,可見其在那個時代,馬鐙已經是一種普遍使用的騎馬用具了。熱水大墓出土的馬鐙,無疑是最有力的佐證。

馬鐙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正如英國科技史家懷特指出,“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且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馬鐙把畜力應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馬鐙出現後,馬匹更容易駕馭,騎馬者更加穩健安全,加速了騎兵的發展。由於在軍事上的重大實用意義,馬鐙一經發明,便在歐亞大陸迅速傳播。馬鐙的研究歷來為國際學術界所關注,近80年來,東西方研究者都對馬鐙的起源、傳播以及馬鐙與民族遷徙的關係等問題進行過許多有益的探討。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嘉峪關魏晉磚壁畫中,沒有出現馬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另外,一件新生事物被人們接受進而發展和流傳,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也許很短暫,也許很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