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姑夫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說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卻是農民群眾從千百年來的人情世故中提煉出來的精華。用牛屎馬屎不是糞的道理,比擬生活中的姑夫姨夫不是親的道理,十分具有藝術性,然而又入耳三分!

“姑夫姨夫不是親”,姑夫是姑姑的丈夫,姨夫是姨姨的丈夫,他們都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所以,不能跟自己們叔叔姑姑,舅舅姨姨這些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來相提並論!姑夫姨夫與自己的親屬關係完全緣於姑姑和姨姨,否則,形同路人!

姐姐這邊還有一個相關故事說與大家聽。幾十年前的事了,遠房一個表姐在十四歲的花季年齡,她的奶奶派她到姑姑家送幾個粽子,結果姑姑不在家,卻被姑夫欺負了!在那個時代,自己家都覺得窩心,卻私毫沒有辦法!一家人忍氣吞聲,姑姑在大吵一架後也沒有離婚。反而這個受害的表姐卻揹負了一個壞名聲,停止了上學,早早嫁到遠方去了!

雖然這樣的姑夫只是個例,這個故事卻讓聽的人都不寒而粟!對沒有血緣關係的親屬還真有點怵!

“牛屎馬屎不是糞”,在沒有化肥的歲月裡,農村人主要靠漚制人畜農家肥來提升土地肥力,牛屎馬屎因為合水分多,發熱量低,肥力低,分解慢,屬遲效性肥料,相比起肥力高而迅速的豬糞雞糞來,不太受農村人愛見。所以才有“牛屎馬屎不是糞”的說法。

這些農村老話,在現在聽來,卻能引發人的許多思考。“遠親不如近鄰”的感受相信我們也有很多。人與人的關係關鍵還在走動,血緣親情是一個方面,而平時的互幫互助也很重要!

【關注村姑說村事,我們有緣再相會!】


村姑說村事


關於“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這句俗語,看似兩者是完全沒有關聯的事情,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有那麼一些相似,具體內容,小幫手給大家說說。

先說“姑父姨夫不是親”,姑父、姨夫,我們都知道是什麼親戚,一個是爸爸姐姐或妹妹的丈夫,一個是媽媽姐姐或妹妹的丈夫,不過,在有些時候,還要加上妗子,也就是舅舅的老婆,這就是一些地方常說的的三不親:姑父、姨夫、舅的媳婦,在當時,為什麼要這樣說?主要還是血緣關係,大家可以看一下,姑姑、姨、舅舅,都和爸爸媽媽有直接的關係,而姑父、姨夫、妗子,都是外人(也就是說沒有血緣關係),從這方面來看,在當時的看法,不是那麼親,假如姑姑、姨或舅舅不在的話,基本就斷親了。

不過這種情況放到現在來看,有些家庭是存在的,但大部分家庭是不成立的,一是人們的意識增強,親戚是用來維繫的,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有什麼事,可以互相照應一下;二是姑姑、姨的權利慢慢變大,或者說地位上升(針對以前來說),姑父、姨夫也不得不聽話;三是現在的交通便利,姑姑、姨回孃家不像以前那麼難,以及一些傳統思想的禁錮也會被拋棄(比如以前,結了婚的女子,不能經常回孃家),走動的多了,關係也就近了,再者說,現在很多人,和自己的姑父、姨夫關係很好,有點也會在一起做生意,或者和自己的老表,也非常親,這都是好的現象。

另外,也有一些擔心,隨著現在家庭獨生子女增多,姑姑、姨、姑父、姨夫也都不存在,我們常說的七大姑八大姨,雖然說不多見,但是大姑、大姨這樣的,如果以後也不見了,該怎麼辦呢?在這方面上值得思考。

再來說“牛屎馬屎不是糞”,提起糞,我們腦海中浮現的一般都是豬糞、雞糞,但很少有人把牛屎馬屎當作糞的,這是因為它們有其他的用途,首先從飼養上來說,豬、雞是吃飼料的,它們的排洩物適合當作糞來處理(可以施肥用),而牛、馬,吃草比較多,它們的排洩物中,會夾雜這一些雜草,並不會像豬雞那樣,把它們的糞便曬乾後,可以當柴火用(在以前,很多人都這樣做,比當作糞便用途大),其次,相比起來,它們的糞便也比較幹,不太適合當作糞來處理,所以,有牛屎馬屎不是糞的說法。

如果把上面兩句話放在一起來看,小幫手認為,表達的寓意是這樣的:親戚是需要維護的,但如何維護?那就是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我們都知道,假如家裡窮,再親的親戚都有可能遠離你,假如自己家有本事,很富有,再偏遠的親戚,也會不斷的上門來,這是一個現狀,所以,只要自己努力拼搏,等到自己成功之時,即使被比喻成牛屎馬屎,也會有不一樣的用途。

關於“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這句解釋,小幫手就說這麼多,如果你有其他看法或觀點,可在下面評論中留言。


農民的小幫手


說實話,我覺得“姑父姨夫不是親”簡直不要太切貼。

我沒有姨,只有一個姑姑。姑姑已出嫁多年,子女均已成家,這些年來我們兩家走動的也還算勤,所以關係也還不錯。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跟我的姑父之間老是覺得有一定的距離,那種距離不是說你四頭八節常常走動或者故意熱情就能親近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呢?

我爸爸也有個姑姑(我叫老姑),我爺爺走的早,所以,我老姑這些年來我家的頻率也就少了很多,除了端午節、中秋節、春節這幾個重要的節日之外,其他節氣都是讓她的兒子們來看節。

前幾年老姑也去世了,就剩下一個老姑父,再加上我們家搬到城裡之後,這樣兩家人之間的互動更少了。自從老姑父也走了之後,兩家之間的關係基本就斷了。

不知道大家都沒有這種體會?

“牛屎馬屎不是糞”,我想莊稼漢們懂懂得這個道理,因為牛糞和馬糞,質地細,分解慢、短時間內發酵不徹底,相比豬糞沒有優勢。所以,利用率低。

不過,在西部地區,比如西藏,牛糞倒是一種很好的燃料。



鮮農場


以前的人們在沒有計劃生育的時候,家家都生很多孩子,所以親戚就比較多,人們根據家庭親屬關係的相處情況總結了這句姑父姨夫不是親的這句老話,同時也排比句帶出牛屎馬屎不是糞這句話。


姑父姨夫不是親,在以前的農村社會家庭中,一直都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所以無論是姑還是姨,都是家裡的女兒,嫁出去都屬於外人了。所以在這種思想下,那麼對應的姑父和姨夫的關係就更不好了。加之以前的時代,交通不便利,人們之間互相親戚走動減少,這樣也弱化了親情關係。所以在農村還有一句話,“就是遠親不如近鄰"。


牛屎馬屎不是糞,一直以來,農民種地各種牲畜的糞便是很好的肥料,但是人們最喜歡的是豬糞和雞糞,很多未消化的飼料可以發酵腐熟,成為很好的農家肥,促進植物生長。但是牛屎馬糞卻很少用做農家肥,因為牛,馬糞被動物充分吸收後水分較大,質地細膩,分解的很慢。不容易發酵腐熟。

但是這句話對於現代社會來說,也不是絕對的,現在家庭裡的孩子比較少了,無論是姑,還是姨都對於家庭的後代都很有親情,親戚少了,大家自然都多走動,況且現在走動也比以前方便了很多,無論從經濟能力還是從交通方式都比以前提升了很多。所以這句話也並不是特別準確。

牛屎馬屎雖然不能入地做肥料,但是在以前很多地區都是很好的燃料,事物的功能不同,只有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