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思數據:“DOU知計劃”後,知識創作者的生存現狀如何?

公眾號ID:caasdata6

網址:www.caasdata.com

抖音上線8.1版本的48小時後,知識科普自媒體EyeOpener新設立的《這麼多冷知識:那些理所當然背後的深意》專輯已經有了200多個收藏量。在這個版本里,抖音正式上線了“DOU知計劃”2.0中為知識創作者推出的“合集”功能。


創作者可將主題近似的視頻裝進一個專輯中,用戶只需要打開紅人主頁,就可在作品/動態/喜歡一欄下面看到醒目的“合集”標識。同時觀眾在觀看合集中的任何一支視頻時,下方都會出現合集的提示。


卡思數據:“DOU知計劃”後,知識創作者的生存現狀如何?


將單個視頻消費轉化為內容組合消費,延長使用時長,提升粉絲留存…說起合集功能,EyeOpener主理人溫智凡連連叫好。而早在9月初,EyeOpener就作為第一批合集功能內測對象,收到了抖音的邀請。


9月9日,DOU知計劃2.0發佈,抖音宣佈在產品功能、運營激勵、內容創作者工具等方面將繼續扶持知識類內容。會上宣佈,截至8月底,抖音上粉絲過萬的知識類創作者超過5.4萬個,累計發佈超1280萬條知識類短視頻,累計播放量超過1.3萬億。 抖音知識賽道看起來是欣欣向榮的樣子。那麼曾經受制於時長限制、消費場景限制的難題是否得到解決?新時期下,知識類內容又存在哪些挑戰?卡思數據(ID:caasdata6)與DOU知大使“EyeOpener”主理人溫智凡、”人類觀察所”創始人姜夢超,以及抖音頭部知識賬號“地球村講解員講解員”負責人王老師聊了聊,試圖解開上面這些問題,為創作者提供新思路。


DOU 知2.0給知識創作者帶來了哪些實際影響?

1、扶持力度


DOU知計劃2.0啟動儀式上,抖音為四位優質的知識內容創作者頒發了DOU知大使聘書,他們分別是向波老師、勇哥超級數學、人類觀察所、EyeOpener。


卡思數據:“DOU知計劃”後,知識創作者的生存現狀如何?

▲ 抖音總裁張楠(右一)“向波老師”(左一)、“EyeOpener”(左二)、“勇哥超級數學”(右三)、“人類觀察所”(右二)

抖音表達了對平臺對知識內容的渴望,而為了推動這項需求的落地,抖音宣佈將從多個方面給予知識創作者支持,包括:產品功能上,開放合集功能,知識創作者能夠率先在抖音上創建自己的作品合集,梳理、展示自己的知識體系;運營激勵上,優先把知識創作者納入“創作者成長計劃”,從平臺資源、創作者培訓、商業變現等維度提供支持;創作工具上,推出《抖音知識創作者手冊》,公佈官方梳理的知識短視頻創作方法論;發起 “WOW科普短視頻教育計劃”,發佈了包含100個知識點的知識短視頻體系化創作框架,為知識內容創作提供線索。


目前,合集功能已於9月24日伴隨8.1版與用戶見面。其功效已初步凸顯,截止發稿前,4位紅人的合集顯示已累積5.4億播放量,2800的收藏量。對於三位受訪者來說,這是近來在數據層面上最顯著的變化。而其他諸如粉絲增速、平均贊量等數據則沒有過多體現。當然,溫智凡認為或許受合集功能等因素影響,EyeOpener的粉絲在200萬至280萬階段的增速高於常態。


不過生態建設需要時間,補貼等短時激勵早已不適用於當下的短視頻發展階段。在人類觀察所創始人姜夢超看來,平臺提供的人脈等跨領域資源提供了不小的幫助。“我們與官方邀請的中國科普學院老師,一些大學教授建了個群,有些拿不準的知識和傳播方式會跟老師溝通一下。”抖音推出的內容創作“spark原則”就來自於這些科普機構及高等學府的指導之下。


卡思數據:“DOU知計劃”後,知識創作者的生存現狀如何?

2、行業專家或與草根創作者攜手開拓新業態


2.0的“DOU知計劃”將主旨從“人人都是科學家”轉變為了“知識創造價值”,總裁張楠在創作者大會上暢想,“每個用戶在抖音上留下的每個視頻,都會成為歷史的底本,最終彙集成人類文明的‘視頻版百科全書’”。


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抖音知識內容顯然正從權威機構牽頭、普通創作者參與的狀態,過度到各類創作者共創的生態階段。如果拆分4位DOU知大使的成分,可發現向波老師、勇哥超級數學2位屬K12達人,而人類觀察所則為心理學科普,剩下的EyeOpener是從PGC一路跟隨到紅人時代的百科科普。


比起1.0湧現的“陳徵博士——科學實驗大玩家”“地科苑”“玩骨頭的盧老師”等官方邀請、硬核知識科普的紅人來說,創作者的背景更為複雜多樣,且官方發佈的“spark原則”及“100個知識點”也有意指引更多非科班、草根科普工作者出身的創作者。


人類觀察所創始人姜夢超認為抖音或在表達“全民參與”的態度,儘量使知識內容看起來不那麼嚴肅和生硬。EyeOpener主理人溫智凡也認可此舉是在向各個領域的創作者發出邀請,鼓勵更多人參與進來,從而形成包容、多樣性的環境。而有著內容付費背景的地球村講解員負責人王老師則提供了另外一個思路:或許還透露著抖音涉足在線教育的意圖,畢竟K12也是當下的一個風口。


不過百花齊放畢竟只是事物發展初期的樣子,當賽道進入平穩期,轉變為由效率驅動後,故事的走向又會如何?專職的短視頻創作者拼得過行業專家嗎?創作者掌握知識與行業專家優化視聽表達,哪邊會跑得更快?


人類觀察所坦言賽道流量池有限,雙方雖然類型不同但存在間接競爭。“我們和硬核玩家不太是在一個賽道上,但競爭肯定是有的,每天的流量就那麼多,可能沒有直接競爭,但還是會被帶走一部分流量”。


“草根科普作者最大的問題是權威背書不夠,科班人士的難題是鏡頭感、表達能力、視頻敏銳度不佳。”溫智凡與不同背景科普作者交流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他的想法是雙方通過合作來彌補彼此的不足,“專職人士和權威機構人士通力合作,雙方不是一個互斥的狀態,雙方根據各自的優劣勢,最後可能融合成為全新的業態”。


卡思數據:“DOU知計劃”後,知識創作者的生存現狀如何?


3、抖音知識號如何變現:廣告、電商、衍生品/形象授權


與平臺的其他創作者相似,知識創作者也多采用廣告、櫥窗、衍生品/形象授權的盈利模式,每款IP又因基因及側重點不同而依賴不同的模式。畫質精良,視覺考究,表達完整的IP適合廣告變現,人類觀察所與EyeOpener就是這樣的方向。前者具備廣告公司基因,在視覺傳達上更具優勢。後者作為老牌知識科普IP,4年曆練,以誠懇打動受眾,在全網積累了一批粘性強、忠誠度高的粉絲。

卡思數據:“DOU知計劃”後,知識創作者的生存現狀如何?

▲ 人類觀察所商業分析 圖源:卡思商業版


售賣書籍、3C日用品也是知識類賬號常見的變現模式之一,不過銷量並不穩定,還要取決於內容與賣品的關聯性與內容的煽動性。溫智凡拿EyeOpener來舉例,“有一次,小說《圍城》加上快手的銷量,達到了600本,轉化率較高。”但這是少數情況,一般情況下,據他了解,可能1萬個點贊才能促成1、2個訂單,“跟其他的盈利模式沒有可比性”。



而以行業專家,有職業及專業背書的達人,一個是擁有自己的品牌及產品,不需要依賴這些途徑獲得收益,比如勇哥超級數學,他有自己的原創教材與付費課程,其抖音上的內容輸出更多是作為個人品牌影響力傳播的功用。再如向波老師,除了YouTube等平臺分成外,還憑藉形象授權的方式賺取收益。“火遍全網的K12老師”這樣的稱號往往作為名譽附加值,為他們的其他社會活動增加籌碼。


對於大多數知識創作者來說,目前的這些變現模式中還是廣告最為明朗。不過如果要是結合平臺環境及趨勢來看,未來知識付費,K12教育,以及伴隨搜索功能搭建而帶來的全新營銷玩法,都會有不錯的展望空間。


據人類觀察所透露,頭條曾想達成內容付費合作,想將其內容做成小課堂放在頭條號的付費專欄上。頭條對付費的試水已經進行到了項目搭建上,當然平臺似乎並未直接選在抖音上。


而如果要用知識付費的盈利模式來做自我要求的話,首先內容需要做重,其次需要給受眾一個方便認知的個人形象。“之後會嘗試知識付費的變現模式,但對此我們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缺少人設化運營。”地球村講解員負責人王老師將平臺趨勢與對自身情況相對應,道出了其中的挑戰。



知識內容的創作指南做一個抖音知識號需要投入多少精力?


1、成本


目前的知識類抖音號,以剪輯、演繹、真人集錦為最常見的三種類型,其中前者佔據絕大多數。那麼一個抖音知識號的成本如何?我們來參考下3位的情況:


EyeOpener:7人全職團隊,獨立工作室,19年實現收支平衡,內容在3-10分鐘不等,保持工作日日更。


人類觀察所:真人演繹,用帶頭套的方式減輕對演員的依賴、對演員演藝技能的要求,縮減成本,內容以1分鐘為主,保持3更/周。200萬粉絲前團隊配置為一個編劇+一個兼職攝影師,之後新增2個主力,主做資料蒐集。


地球村講解員:獨立工作室,1個策劃+1個剪輯。內容保持在1分鐘以內,3.5更/周。


卡思數據:“DOU知計劃”後,知識創作者的生存現狀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3個團隊近來都加大了成本投入,EyeOpener的側重點是想通過擴充內容長度,進一步提高內容完整程度;人類觀察所此階段則將提升點放在服化道上,首先給觀眾不同的視覺觀感。此外在視頻素材使用方面,EyeOpener與地球村講解員的內容均以公共版權為主,同時會購置一些視頻、音樂版權平臺的年費會員。


2、最受歡迎的題材


“用戶更喜歡看什麼內容?”“平臺用戶有沒有自己的偏好?”針對這個問題,三位抖音知識創作者分別結合自身經驗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溫智凡認為心理學相關內容正在冒頭而出。“EyeOpener早期獵奇內容表現更好,世界上最高的幾個人、沒有人的村莊。現在發覺目前最受歡迎的題材是心理學內容。”從抖音、快手等平臺的數據反饋中都能感知到這樣的變化。相比以前子虛烏有,很難去驗證準確性的內容,如今用戶更期待相對硬核的知識點。“心理學相關的內容贊播比將近10%,而一般的內容達到6%就已經很不錯了。”


心理學與每個人日常社交息息相關,在使用場景與切人利益上與更勝一籌,在一眾選題中脫穎而出。同樣與心理學相關的,還有主打心理學科普的人類觀察所,“抖音給我們定義的是心理學範疇,但我們除了心理學還在做社會學、經濟學、悖論,或者著名的實驗。”面對“心理學”細分品類的定位,姜夢超發現首先被快速記住的是心理學相關內容。可能其中也有選題佔比的緣由,不過“跟大眾的使用場景、自身緊密相關的”或許是心理學內容真正與其他賬號拉開差距的原因。


以人文、地理為背景的“地球村講解員”,在品類上的已經預先做出選擇,只不過不同的內容承擔的功能不同。“我們的選題有兩個思路:第一,緊追時事熱點,比如之前關於颱風的內容。這種選題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粉絲和聲譽。第二,生活中的細微面。生活中我們喜聞樂見的,卻不知道理由的事情。這種選題為我們的賬號留存粉絲。”


據卡思數據顯示,三者的用戶畫像均以男性為主,其中24歲以下用戶佔據大多數。


卡思數據:“DOU知計劃”後,知識創作者的生存現狀如何?


3、視頻會越變越長嗎?


為搭建完善的內容生態,抖音先後開放了5、10、15分鐘長視頻權限,而知識類賬號多次作為優先使用的對象。同時星圖也開放了更多時長的交易信息。卡思數據瞭解到,有知識創作者接到抖音運營的提醒,稱60秒以上的視頻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流量池。如將種種措施及平臺趨勢結合起來,或許我們可以認為,平臺正在調整知識類內容的主流時長。


那麼如何看待抖音知識類內容的最佳時長?


人類觀察所認為沉澱內容與用戶的同時需要兼顧平臺特性,認為3分鐘以內是合適的時長。長視頻難度高,但紅利可能也高。EyeOpener則更希望完整表達,“時長太短的時候我們是沒有優勢的,開通長視頻後,我們的數據有明顯提升。我發現大量的粉絲是開通長視頻之後過去的。”溫智凡向卡思分享了近期的一個發現,10分鐘左右的《習得性無助》比往期時間都長,反饋依舊很好,數據並未因時間變長而縮水。他欣喜於這樣的改變,經常跟朋友將其戲稱為“文藝復興”,碎片化不斷加深的過程在知識類內容身上似乎產生了逆向發展。

卡思數據:“DOU知計劃”後,知識創作者的生存現狀如何?

知識科普不是一個新鮮事物了,2014年MCN業態伊始,創作者紛紛佔領各垂類山頭,知識類內容除了自行構成一個品類外,還作為內容形式散落在各個垂類中。但如今,它可能是參與抖音新階段的重要成員,也可能會是改變抖音生態的重要力量。

知識科普不是一個新鮮事物了,2014年MCN業態伊始,創作者紛紛佔領各垂類山頭,知識類內容除了自行構成一個品類外,還作為內容形式散落在各個垂類中。但如今,它可能是參與抖音新階段的重要成員,也可能會是改變抖音生態的重要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