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不幸:请在追求“常乐”时,不要忘记“知足”

Always With Me.mp34:17

来自印月居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不论世界多么黑暗,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初心从未改变。

在此过程中,人们体味人生八苦,并在暮年与人诉说——

人生就是一个充满酸甜苦辣的历程,不经历磨难,就不会成熟。

然而这种言论,与其说是一种淡然,不如说是一种蒙昧中的无奈

1.幸福不可得

我们常常认为,一个人应当经过磨难,才会走向幸福,但是这绝对是一个不大好笑的冷笑话。

事实上,这世上任何一个人,都在内心经历着别人所无法看到的磨难,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幸福

我们眼中的他人,不论贫富贵贱,他们内心所承受的折磨,其实不会有很大差别。

通常人们只会选择放大或缩小别人的痛苦,而难以对他人感同身受。

也许一个人在我们眼中享受着富贵奢华的生活,事实上他早已空虚,根本不会如我们想象得那般快乐。

也许一个人在我们眼中承受着生不如死的折磨,事实上他早已麻木,完全不会如我们臆测得那般痛苦。

生而为人,每一刻我们几乎都在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痛苦,而所谓的“快乐”仅仅是“不太痛苦”的代名词。


告别不幸:请在追求“常乐”时,不要忘记“知足”


你根本不可能通过对外境的追求而得到究竟的幸福,因为所谓追求就是对“曾经拥有的缅怀”以及“对天长地久的期盼”。

你只是活在当下这一刻,却把幸福寄托在对过去和未来的幻想中,所以你永远不能幸福。

2.知足不可说

《道德经》云: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常乐”这句话几乎挂在我周围每一个人的嘴边,但遗憾的是——

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做到“知行合一”

佛学中有一个法门,唤作“闭口禅”,通俗来讲,也可称作“止语”。

许多时候,我们自己都很难察觉,我们经常在嘴上说得头头是道,实际在做的时候根本南辕北辙。

我们很容易通过口头上的表述来对自我进行欺骗,仿佛只要这样说了,就一定会这样做。

而事实上,当一个人知行不能合一时,他就根本不理解他所说的那句话究竟是什么含义。

今天,如果有人因为痛苦想要请教“要如何做到知足常乐”,一定要躲着他走。

这并非是不想教,而是他不想学。

通常一个人在问如何做到“知足常乐”时,他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要“知足”,他只是想要“常乐”。

他会认为,通过请教别人能在未来得到让他“常乐”的智慧,而却没有察觉到在他起心动念时,他就已经不再“知足”。

所以即便有人告诉他如何“知足”的方法时,他的“不知足”使其绝无可能对此进行践行

只想“常乐”却不“知足”,天下如果有这等好事,麻烦请叫上我一起(笑)。

当然,以上只是句玩笑话。


告别不幸:请在追求“常乐”时,不要忘记“知足”


这里我想说的是,如何做到“知足”,不可说。

总在当下算计如何才能让未来幸福的人,往往命运多舛,因为他觉得自己有选择的余地,对当下待价而沽,而当下的幸福看上去总是不可靠。又由于这种幻想出来的不可靠,所以他永远不能得到安宁。

而只有活在当下的人,才能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知道自己当下的真心只有一个,根本没有选择,所以他才能真正幸福。

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你以为自己可以有许多选择,而放弃了当下唯一的选择。

与其问别人如何知足,不如问问你自己,有没有认真活在每一个当下。

3.人心不可视

我们从来不否认世界的阴暗面,但是造成世界如此狼藉的,不是别人,正是千千万万个嘴上叫喊着“知足常乐”的人。

他们期待着别人给自己带来无量的光明,却在自己付出时锱铢必较。只要感受到来自他人的一丝恶意,就像是被毒蛇咬了一般退避三舍。

许多人也在自我陶醉中打着“救世主”的旗号试图感动自己,最终却在碰到些微阻碍时就开始找各种理由自我麻痹。

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古之贤者总在乱世中保持沉默?为什么一些“智者”总在世人的谴责中选择消极避世?

当一个人丧失了心灵的自在时,就没有人能真正救你,因为他只会批判,只会通过不断向外试探以获得片刻的喘息。

太阳之所以如此温暖,是因为它燃烧自己温暖他人。人心之所以如此冷漠,是因为它只会燃烧他人温暖自己。

太阳不可直视,是因为看不真切。人心不可直视,是因为一眼到底。

所以我们看到,人们在祈求“光明”时,又因“刺眼”而选择了遮蔽光明。


告别不幸:请在追求“常乐”时,不要忘记“知足”


他们其实不明白,

唯有自己生活在阴暗中,才会觉得光明刺眼。

真正不可直视的,其实只有自己的心。

结语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会察觉——

之所以他们能够有勇气面对未来,绝不是因为未来真的有什么幸福在等待着他们,而是因为当下那些他们早已习惯并被忽视的幸福。

所以直到失去,他们也不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只是一味地向外索取,想要通过更多的“计较”以确保自己的安心,而这种对“绝对安心”的贪求永无止境。

请注意,

当你对当下产生过多猜忌时,这种猜忌就会在未来成真,而这一切不客气地说——

完全是你自找的。

幸福,绝非取决于你对未来的期待,而是当下那个让你活下去的力量。

而真正的不幸,永远都是自己造成的

“知足常乐”不是诳语,但是当一个人避重就轻时,他就没有资格得救。

我们常常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是因为我们总是在当下选择让幸福逝去。

事实上,你不能选择过去,而当下,你却选择放弃。

睁眼看看当下,扪心自问,你真的“知足”了吗?

请“止语”问自己,

到底什么才是幸福的来源?

是太阳?

还是当下的自己?

(文章为原创,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