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戰“疫”錄:“六穩”後再提“六保”中國經濟強化底線思維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電 (記者 王恩博)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繼“六穩”之後,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又首次提出“六保”,這一新表述有何深意?

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從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中,不難看出眼下挑戰之艱鉅。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指出,在未來經濟衝擊還存在巨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把“六保”作為目標並不意味著工作壓力減輕,也並非調低目標的體現,其重點在於堅持底線思維和底線管理。

上述思路,在就業這一“六穩”與“六保”的交集上可見一斑。

疫情期間許多行業受到衝擊,對就業造成一系列階段性困難。儘管5.9%的3月份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但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副司長付凌暉直言,當前就業壓力仍然較大。

他介紹,3月份,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明顯高於上年同期,就業人員規模比1月份下降6%以上,約18.3%的就業人員處於在職未上班狀態。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壓力較大,全國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和20—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調查失業率均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一旦公共衛生危機導致大規模失業,不僅會體現為經濟危機,還有可能體現為社會危機。”劉元春強調,因此當前要把保就業、穩就業作為政策性目標,且必須充分認識到完成該任務的嚴峻性。

牢固的經濟基礎是就業問題的“底盤”。面對衝擊,唯有保護居民、企業、政府不受到持久性傷害,才能最大限度保存經濟再生能力,這也是“六保”目的之所在。

正如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所言,居民就業和基本民生問題要保障,收入才能穩定,後續消費回補才有空間;企業不因疫情短期衝擊而破產離開市場,在產業鏈穩定基礎上,未來恢復供給才不會有新的障礙;在疫情帶來財政減收的情況下,唯有基層政府運轉得力,才能有效解決復工復產和擴大內需中的具體問題,疏通經濟回補的毛細血管。

此外,“六保”還提及糧食能源安全。在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穩定農業生產保障糧食安全、擴大戰略儲備保障能源安全,這亦是強化底線思維,保持經濟再生能力的重要內容。

“六穩”之後又有“六保”,相關目標任務應如何實現?對此,政治局會議給出了長短相濟的答案。

一方面,要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財政政策方面,會議明確提及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貨幣政策方面則提出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向記者表示,“六保”是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基礎,是實現“六穩”的前提保障。因此,下階段宏觀政策要更大力度實施逆週期調節,提高財政政策的精準性和有效性,並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另一方面,要不失時機推動改革,善於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

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文提出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諸建芳表示,在疫情對經濟造成顯著負面衝擊下,既需要一攬子逆週期宏觀對沖政策穩定總需求,更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改善供給結構,提高經濟潛在增速水平和全要素生產率,這也與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背景相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