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首次提出的“六保”要怎麼做到?保住企業,保住就業很關鍵

中央首次提出的“六保”要怎麼做到?保住企業,保住就業很關鍵

導讀: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抓緊按程序推動一攬子宏觀政策出臺落地,努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周瀟梟 周慧

編 輯丨張星 週上祺

部分內容來自 公開信息

4月17日,一季度數據對外發布的當天,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

會議強調,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會議明確,加大“六穩”工作力度,還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

疫情及其對經濟影響,不同於其他突發事件,市場機構對經濟的預測改了又改。不過,國際疫情帶來高度不確定性,市場也漸漸形成一些共識,比如今年的經濟目標、政策應對需要更有彈性。

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經濟形勢的定調,指明瞭未來政策走向,有利於凝聚各方共識。“六保”明確了中央政策調控的底線,就業放在首要位置。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經濟前景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下,今年保就業需要什麼樣的增長目標,一攬子政策究竟是什麼樣的組合?這是市場目前關注的焦點。

這些議題將會逐漸明朗化,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已經在行動。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在月度例行發佈會上首次回應了“一攬子宏觀政策”的具體內涵,政策著力點分別是:復產達產、加大政策對沖、擴內需、幫扶企業、就業與民生。當天財政部發佈會上釋放消息,財政部部長將親自掛帥,加強地方保基層運轉工作。

中央首次提出的“六保”要怎麼做到?保住企業,保住就業很關鍵

圖/新華社

為何是這“六保”?

中央一直在強調底線思維。像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表示,疫情不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而且對全球政治格局和國際關係、全球化進程和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都會帶來一系列深刻影響。面對全球疫情變化的不確定性和嚴峻複雜的世界政治經濟形勢,堅持底線思維、完善底線管理尤為重要。

“六保”無疑是明確了底線管理的主要目標。疫情衝擊下,企業經營困難加大,緊接著就業、收入、民生等問題也將凸顯。

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室主任張明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論壇(CMF)研討會上表示,政治局會議強調“六保”,表明極端情況下需具備底線思維。“六穩”和“六保”的唯一交集就是就業,今年的就業形勢嚴峻。

王一鳴表示,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要把保企業、保就業、保民生放在核心位置。保住了企業,就保住了就業,也就保住了民生,就守住了底線。增長目標固然重要,但就業和民生更重要,從根本上說,兩者是一致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圍繞保就業、保民生的政策在陸續出臺。積極就業政策包括產業投資將優先考慮就業帶動力強的,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來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以及專車專列幫助農民工返崗復崗等;保民生的政策,則包括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發放臨時性生活補貼,將部分重點群體納入救助範圍,還在研究擴大失業保險覆蓋範圍等。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上述CMF研討會上表示,在高度不確定性下,底線思維就是考慮最糟糕的情形,然後有針對性地出臺政策,避免突破底線。

劉元春進一步表示,一季度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下降了3.9%,這還只是平均值。如果考慮到不同階層的分佈,部分群體受影響較大,保民生的壓力並不輕。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則列出其他的風險點。比如,疫情的全球蔓延,帶來糧食生產和國際供應發生變化,國際能源市場在多方作用下劇烈震盪,這些問題也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經營困難。一季度財政收入、支出雙雙下降,財政收入更是下降了14.3%。4月20日,財政部一季度數據發佈會上釋放消息,財政部專門成立了以部黨組書記、部長劉昆同志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工作的統籌指導,研究解決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重點放在“六保”上

百年不遇疫情衝擊下,一季度我國經濟下降了6.8%。3月以來,隨著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各項數據都在改善。數據顯示,4月上半月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1.2%,經濟正在逐漸恢復正增長。

但是,海外疫情的蔓延,帶來新的變數。歐美等主要經濟體,難以像中國這樣通過強有力的管控,在較短時間內控制疫情蔓延、救治病患,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拖累、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疫情過後,國內消費是否出現恢復性增長,也需要再觀察。3月份數據顯示,汽車、房產等大宗消費在加快恢復。但一季度居民收入實際負增長,後續是否影響消費意願;2個多月社交隔離下,是否影響居民消費習慣等,這些都存在變數。

中央首次提出的“六保”要怎麼做到?保住企業,保住就業很關鍵

圖 / 圖蟲創意

張明認為,今年一季度經濟下降了6.8%,比估計略好一些。預計二季度經濟增長2%-3%,三季度增長6%左右,四季度在7%左右。這樣全年經濟大致增長3%左右,3%是今年相對可實現的目標。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如果全球疫情能在五六月份得到控制,今年下半年全球都會有一個V型反彈和復甦。如果疫情延續到秋冬,或者出現二次復發的話,全球經濟麻煩比較大。因為外需萎縮,加上國內部分行業尚未恢復正常,比如餐飲業、電影院等,中國經濟二季度實現正增長也存在難度。

陸挺建議今年不要設定經濟增長目標,重點放在“六保”上,保住基本就業、能源糧食安全,保住經濟社會、金融系統的穩定,全年就可以了。當前,對於受疫情衝擊的失業群體,政策給予一定救助,保民生和保就業工作沒有太大區別。

劉元春則認為,“六保”目標的提出,背後對應的經濟增長壓力並不輕。經測算,中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帶動不到200萬人的就業;經濟增速每降低一個百分點,可能帶來接近400萬人的失業。考慮到當前還有部分農民工未正常到崗,部分企業停工停產帶來的就業問題,以及今年800多萬高校畢業生等,保就業、保民生背後,需要一定的經濟增速,相應地要一攬子力度不小的擴張政策加以對沖。

世界經濟面臨衰退,中國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密切相連。

近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的“相對增長率”觀點的提出,頗具代表性。劉世錦指出,在全球經濟深度衰退的背景下,中國在“戰疫增長模式”下全年獲得3%的增長率,含金量要大大超過常規增長模式下的6%。所謂“相對增長率”,就是用中國增長速度與世界平均增長速度的比值或差值,來評估中國經濟的增長狀況。以差值為例,2019年世界經濟平均增速2.9%,中國是6.1%,相對增長率為3.2%;如果2020年世界增速為-2.5%,中國為3%,相對增長率就是5.5%,是高於去年的。

市場還有觀點建議,有彈性的增長目標,可以拉大目標區間範圍,比如原來設定6%-6.5%的區間,區間範圍是0.5個百分點,現在可以把範圍擴大到2個百分點。

一攬子宏觀政策如何發力?

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經濟體近期紛紛給出經濟救助計劃,政策力度不小。我國的一攬子宏觀政策,包括了哪些內容呢?

4月20日,在國家發改委月度例行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嚴鵬程對外闡釋了“一攬子宏觀政策”的政策考慮,發改委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抓緊推動一攬子宏觀政策出臺落地,努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具體包括,復產達產、加大政策對沖、擴內需、幫扶企業、就業民生這五方面內容。

嚴鵬程表示,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暢通經濟循環,這是穩定經濟運行的重要前提。以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對沖疫情影響,防止短期衝擊演變成趨勢性變化。在外需受阻的情況下,必須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為穩住經濟基本盤提供支撐。

針對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突出困難,將進一步推進減稅降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房屋租金等,千方百計幫扶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穩住經營;對於外資外貿企業,保障國際物流暢通,幫助企業保訂單、保市場、保份額,還要鼓勵出口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幫助渡過難關。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脫貧攻堅是今年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地區勞動力等重點群體,還要充分考慮疫情衝擊,將受影響的困難群眾按規定納入低保、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等政策保障和就業援助範圍。

除了給出基本框架,官方也在強調要相機抉擇。嚴鵬程表示,我國宏觀政策空間十分充足。我們將密切跟蹤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變化,加強經濟監測預測預警,根據全球疫情變化和我國經濟運行情況,適時對宏觀政策進行調整完善。

王一鳴表示,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要充分考慮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強政策彈性。從目前情況來看,疫情對全球的影響已經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現在下半年疫情能否消退仍具有不確定性,需要做好較長時間內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準備,政策要留有餘地。

當前,市場對於加大民生救助有共識,但經濟增長目標對應的穩增長政策力度,各方仍存在爭議。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今年經濟增長多少,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如果大家都在家裡待著,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可能不如預期。當前政策的重點,應該放在救助和補貼上,部分群體沒有了生活來源,政策需要加大對民生的兜底。

劉元春則認為,我國民生安全網覆蓋面有限。通過現有救助體系短時間難以進行全覆蓋式的救助,所以採取積極政策來穩定經濟增長,進而帶動就業顯得很重要。當前,在外部環境還沒有全部發酵,貿易沒有全面下滑的狀況下,是提振內需的很好窗口期。需要一個較大規模的刺激計劃,來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二次停工停產的風險。

張明認為,就業和增長是高度相關的,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增長率,保就業從何談起,不可能無限制給大家發失業救濟。控制金融風險,也需要經濟維持一定正增長。此外,適當的增長可以讓宏觀政策空間變得更加可持續,這一輪全球衰退持續時間具有不確定性,但不可能一直用政策來救助。

中央首次提出的“六保”要怎麼做到?保住企業,保住就業很關鍵

圖/圖蟲

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9% ,鼓勵高校畢業生去基層

4月21日上午,人社部召開發佈會介紹一季度就業整體情況。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介紹,1-3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29萬人,同比減少95萬人,3月份環比降幅收窄。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9%,環比小幅回落。

一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66%。截至3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68億人、2.03億人、2.49億人。一季度,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21萬億元,支出1.33萬億元。發佈會還談到了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政策。

高校畢業生待返校

“金三銀四”的就業季已接近尾聲,受疫情影響很多畢業生還未返校。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張瑩司長介紹,今年對高校畢業生出臺了激勵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的補貼政策,擴大國有企事業單位招聘規模、基層項目招募規模、應徵入伍規模,以及就業見習規模。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充實基層教師和醫護人員隊伍,同時鼓勵畢業生圍繞社區服務需求就業創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4月中旬,十餘省份發佈《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全省高校學生返校安排的通告》,並明確畢業生返校時間。其中安徽省規定,5月6日,經高校審批同意後的高校研究生和畢業年級學生返校。第一批學生返校後1-2周,由各高校根據首批學生返校情況,自行評估確定其他年級學生返校日期。

北京某高校一位留校過寒假的畢業生介紹,學校已封閉管理三月餘,其他同學不知何時能返校,他也不知道何時能畢業離校,以及何時需要離開宿舍外出租房子。

鼓勵大學生去基層

中央和地方版的針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政策,重點是鼓勵畢業生去基層就業,充實基層社區、醫療等就業崗位。

以湖北省為例,2020 年全省公務員招錄計劃增加 20%,選調生招錄計劃增加 50%,事業單位招聘計劃 30000 名以上,鼓勵縣鄉機關積極吸納優秀高校畢業生。

四川省教育廳4月20日發佈消息稱,四川省教育廳和財政廳聯合發出通知,對做好2020年省屬高校畢業生到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學費獎補工作進行部署。

“基層單位”是指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不含縣本級、城關鎮)的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但不包括金融、菸酒、通訊、電力生產運輸銷售等行業。符合條件的特崗教師、“一村一大”“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志願者”可納入獎補範圍。

江西省官方近日也發文積極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一線就業,努力擴大基層就業需求。鼓勵各縣(市、區)根據本地教師隊伍建設實際需求,積極申報中央“特崗教師”招聘計劃,爭取2020年“特崗教師”計劃招聘達6600名。積極爭取國家相關部委支持,使全省2020年計劃選派“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2000人。

中央首次提出的“六保”要怎麼做到?保住企業,保住就業很關鍵

本期編輯 范家興

中央首次提出的“六保”要怎麼做到?保住企業,保住就業很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