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權威人士詳說“養蝦與弧菌”的關係

蝦類養殖與弧菌病防控一直是分不開的,弧菌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細菌,其致病性如何,與養殖對蝦病害的發生有什麼樣的關係,我們在養殖過程中又應該如何防控弧菌病的感染呢?

不少的養殖老闆一直問我們這樣的問題,我想利用幾篇小文章來描述一下我所掌握的信息。

弧菌是菌體短小,彎曲成弧形或逗點狀。尾部帶一鞭毛的革蘭氏陰性菌。弧菌是海洋環境中的最見的細菌類群之一,廣泛分佈於近岸及河口海水、海洋生物的體表和腸道中,是海水和原生動物、魚類、蝦蟹類等海洋生物的正常優勢菌群。

弧菌是目前研究最多、瞭解較為清楚的海洋細菌,其分類學研究進展較快,被研究和描述的弧菌種類也越來越多。

弧菌領養殖戶談弧色變,幾年前還沒有針對弧菌有特別療效的產品。近幾年大家發現高含量的過硫酸氫鉀治療弧菌有特效。但是隻有過硫酸氫鉀含量達到50%才能有好的效果,如果含量不夠,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建議大家在選擇殺弧菌產品時一定要看含量。選擇50%含量過硫酸氫鉀,含量達到50%的過硫容易氧化甚至燃燒,因此必須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成本一般比較高。所以一般廠家做不了50%的過硫,大家在選擇該類產品時一定要注意辨別好真假。


到目前為止,已被正式命名的弧菌種類達到91種,被正式命名的有40種左右。根據所掌握的資料,在已鑑定的確弧菌中,有一半左右的弧菌種類對養殖蝦類具有致病性,常見可導致對蝦疾病的弧菌種類包括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哈維氏弧菌、美人魚弧菌、費氏弧菌、坎貝氏弧菌、創傷弧菌、霍亂弧菌、鰻弧菌、產氣弧菌等。

弧菌是條件型致病菌,並不是所有的弧菌都可致對蝦發病,在養殖生態環境中,大部分弧菌是無害的,甚至某些弧菌對於蝦類還是有益的,可以促進養殖動物的生長和增強抗病力。

只有少數弧菌對養殖動物具有較強的致病性。弧菌病的發生往往是由於外界環境條件的惡化、致病弧菌的數量達到一定數量,同時因各種因素造成對蝦本身抵抗力下降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

對蝦弧菌病害的研究結果證實,對蝦弧菌病的發生與水體中致病弧菌的數量有直接的關係,而與弧菌總數沒有明顯的直接關係。

弧菌的檢測。為什麼要說弧菌的檢測,是因為我們經常在一些養殖塘口看到培養弧菌的培養基,養殖戶買回平板自己檢測。弧菌作為一種細菌,最簡單的檢測方法就是採用培養基來培養。

TCBS是一種經典的弧菌鑑定培養基。大部分的弧菌在TCBS平板上生長,菌落呈現綠色、黃綠色或者黃色等顏色,這是因為有些弧菌可以利用培養基中的蔗糖產酸,使培養的pH降低,指標劑變黃色,而不能利用蔗糖的則仍呈現綠色。

如引起對蝦急性肝胰腺死綜合症的副溶血弧菌在TCBS上就呈現綠色,而另一種蝦類病原溶藻弧菌就呈現黃色。

有時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黃色菌落可以發生變化,變成黃綠色,這主要是由於培養基pH的變化而造成的。

所以,如果在弧菌培養時間長了後發現黃色的菌變成了綠色的菌,就懷疑是存在副溶血弧菌,這是不科學的。

現在也有一些快速的細菌鑑定設備,但是在鑑定數量較少的養蝦生產上不適用。一般研究型實驗室多是採用板條方法或者採用PCR技術進行弧菌的檢測,這可以鑑定到具體的細菌種。

在蝦類養殖與弧菌病防控(一)中我們提到,並不是所有的弧菌都是致病細菌,這裡弧菌和致病弧菌是兩個概念。對蝦弧菌病的發生與水體中致病弧菌的總數有直接的關係,而與弧菌總數沒有明顯的直接關係。

在養蝦生產中,我們的養殖戶往往是“談弧色變”。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那些致病性的弧菌。目前在生產上有一些簡易的弧菌鑑定技術,如應用TCBS培養基培養弧菌,看長出的弧菌菌落顏色是黃色還是綠色,以此種方法來判定是否有致病性的存在。

用這種方法來鑑定某些弧菌是可行的,但在對蝦弧菌病的診斷上還缺少科學性,往往一些並非是致病的弧菌也在培養基上生長出來,導致養殖戶心裡上的恐慌,進而採取一些殺滅細菌的方法,使得養殖微生態環境被破壞。

在當今倡導以菌養水的養蝦時代,這種“養蝦必滅光弧菌”的措施是不可行的,因為我們實在沒有辦法選擇性的只殺滅水體中的致病性弧菌而保留其他有益細菌。

部分養殖戶更是利用這種方法來對苗種進行弧菌測試,直接將蝦苗在TCBS平板上塗布,看是否能長出細菌。其實,通過以上介紹,我們不難看出,利用正常的海水或者鹹淡水,或者正常的蝦苗體表,進行弧菌的培養,培養出弧菌是不難的,但並不能代表這就是致病性弧菌。

往往容易以測出弧菌來判斷是不好的蝦苗,很容易冤枉好苗、錯過好苗,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

近年來,報道可以感染對蝦發病的弧菌主要有副溶血弧菌、哈維氏弧菌、溶藻弧菌、鰻弧菌、創傷弧菌等。

弧菌病是對蝦養殖中最為常見的、危害較大的一類疾病,其主要症狀一般為紅腿、黃鰓、斷須、額劍、尾部潰爛、熒光蝦,腸炎、空腸空胃;對外界反應遲鈍;部分蝦體發黑;從患病的對蝦體內抽取的血淋巴凝固緩慢,顏色也由正常的淡藍色變為微紅色。

對蝦急性肝胰腺壞死綜合症是近年來影響對蝦產業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給養蝦業帶來了巨大的威脅。最先發現時該病主要發生於對蝦苗期,人們統稱為早期死亡綜合症(EMS)。

後來研究發現,該病所表現出的肝胰腺壞死症狀與對蝦其它早期死亡現症狀存在明顯不同,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亞太地區水產養殖聯盟將之命名為肝胰腺壞死綜合症或急性肝胰腺壞死綜合症(AHPND)。

最近的研究發現,導致該病是一種具有兩種毒力因子PirA、PirB的弧菌感染引起的,其中大多數是副溶血弧菌,也有發現少數的弧菌是哈維氏弧菌。該病發生後呈現發病範圍廣、速度快、發病季節不明顯的特點;從症狀上看,多表現為空腸、空胃、偷死等症狀。

肝胰臟腫大,質地鬆軟,出現肝胰臟明顯萎縮。對蝦發病期間,通常在池塘水在緩慢流動或趴伏於池塘邊坡上,失去食慾,空腸空胃,該病病情發展十分迅速,死亡率和排塘率極高,從發病少量到排塘,時間最短僅2—3天。


副溶血弧菌感染對蝦的疾病還較多,如上述的紅腿、 黃鰓、斷須、額劍等。

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機理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產生溶血毒素。溶血毒素具有直接溶血性,可使對蝦多種細胞發生溶血,溶解對蝦血液、細胞致死;

(2)腸毒素作用,造致對蝦消化道組織損傷,迴腸糜爛,胃粘膜炎,甚至肝胰臟、消化功能紊亂;

(3)產生脲酶,使對蝦腸液積聚產生腸道積水,嚴重者可能出現拉白便現象;

(4)胞外產物可使對蝦免疫力明顯下降,生長速度慢,以致易引發其他多種疾病。

哈維氏弧菌是發光的海洋細菌,它是最近十多年來才逐步認識的水產養殖動物的重要病原細菌。該菌在TCBS培養基上檢測呈現黃色,蝦苗的熒光病的菌原之一為哈維氏弧菌。

哈維氏弧菌的主要致病機理是:吸附和侵入宿主組織,從宿主中攝取大量的鐵元素,通過分泌溶血素、蛋白酶、磷脂酶及脂多糖損傷宿主的組織器官等。

對蝦感染哈維氏弧菌的發病初期,幼體活動能力減弱,遊於水中的中下層,糠蝦及仔蝦彈跳無力,攝食減少或不攝食,身體發白,頻死或死亡的幼體會發熒光。成體發病先是頭胸部、腹部的腹面發熒光,嚴重時全身發光。育苗場中最常見,尤其到了仔蝦階段。

該菌感染對蝦多發生在夏季,在水溫25℃—32℃容易流行,感染蝦苗時可導致蝦苗的幼體菌血病,對蝦的部分紅體病、白斑病也是溶藻弧菌所引起。

溶藻弧菌感染對蝦發病主要取決於宿主,宿主所在的環境,菌本身之間的關係,致病過程包括粘附、侵襲、體內增殖及產生毒素一系列過程。

致病作用主要通過在其侵襲和增殖過程中對機體造成的細胞核組織損傷以及其代謝產物,毒素干擾和破壞機體的局部或全身的正常新陳代謝或機能而造成。

鰻弧菌是研究最早的病原弧菌。鰻孤菌分成5個生物型,即鰻孤菌生物 A、B、C、D、E 型。研究表明,鰻弧菌是多種養殖對蝦感染髮病的一種重要弧菌之一。南美白對蝦、褐對蝦和中國對蝦都已證明分以感染鰻弧菌。

投放帶鰻弧菌的蝦苗,水質不好時,碰上陰雨天氣、時冷時熱交替出現將導致光照、水溫、鹽度、透明度、pH值、溶氧變化大,水色變化快,潛在對蝦體內的弧菌得到大規模的繁殖和複製,可加速弧菌的傳播和流行,必將給對蝦養殖構成嚴重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