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赵云与其艺术形象的差距有多大?

历史思想家


赵云有常胜将军的威名,显然并不是浪得虚名,虽然他并没有指挥大的作战,但是并不代表他的能力不强。

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但是赵云并不是一个帅气的年轻将领,人们对他的年龄有误解,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年少成名的将军,实际上在长坂坡的时候,赵云至少已经50岁了。赵云一生中多数载入史册的事迹,实际上都是在他中老年时期发生的。

说到长坂坡,赵云曾在此留下于百万曹军当中七进七出救后主的传奇故事,这显然是夸张的艺术加工。历史上赵云的确两次救过阿斗,但是不可能杀那么多的将领,他并不是超人。

赵云顾虑赵范是怀有异心的,所以说,她守寡的嫂子樊氏很美貌,赵云也不动心,在平定益州后,他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典故劝谏刘备,不要破坏老百姓的房产,在关张二人被伤害之后,他极力劝阻刘备,不要讨伐孙吴。

赵云追随刘备,一生忠心耿耿,有始有终。他总能做到身先士卒、善待他人、谦逊随和,品格十分高尚。

他即使不用任何艺术加工,也是极具人格魅力一代良将。


奇葩历史大观


史上真实的赵云与其在《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形象差距不大,基本属实。我虽然没有看过《三国志》,可这在赵云的老家河北省真定县的地方志中可以窥探一二。赵云自出世以来无论是从公孙瓒,还是后来的刘备都忠心耿耿,履立战功。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长坂坡救幼主阿斗和年老时斗西凉五虎的情节。简直就是有始有终,功盖垂成。不像刘,关,张,都是有始无终,身先世死。赵云在年老时仍能够追随丞相诸葛亮出征,在军前效力,没有任何骄傲自满和做作。这在蜀汉将领中找不出第二个人,并且最终善终正顷。唯一一个年龄与赵云相仿的黄忠,却死与军前。

所以蜀汉的两个最高级人物对赵云都作出肯定的评价:刘备是-孤托付与子龙,无忧矣!

诸葛亮的评价是-听到赵云去世的消息后,昏倒于地,左右扶起,大哭曰:子龙去矣,失吾臂膀矣!

可见赵云在蜀汉五虎上将中的地位。


小号哥


其实细加思量,真实的赵云和艺术的子龙差别并不大。

赵云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因为一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而声誉鹊起,成为了国人最为喜爱的武将之一,他的故事传遍大街小巷,他的画像走进千家万户。

赵云在书中是威猛无敌的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他在第三位,一直是刘备的心腹爱将,也被称为四弟,仅次于关羽、张飞的金兰关系,也深受诸葛丞相的爱戴。

赵云的表现就更绚丽多彩了,无论是单骑救主、血战长坂坡;还是跨江截阿斗、箭射帆蓬;亦或是智用空城计、吓退曹兵;还有七十五岁再出征,连挑韩门父子于马下等等,都将赵子龙这一形象深深镌刻在了国人的心中,也成为了无可替代的盖世英雄。

但史书《三国志》中的记载,则将赵云排到了关张赵马黄的最后,颠倒为:关张马黄赵,关于他的记载也不如关张二人的详细精彩,甚至也不如马超,勉强和老将军黄忠一起入目。

正是由于赵云的正传事迹太少,裴松之又写了《云别传》,可以看成是赵云传的延续和补充,算是基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少年英雄,三国猛将。

正史的赵云只是官职差了一些,出场的机会少一些,其他的基本一样。尤其是他的武力,和小说中的一般无二,相当抢眼。那些怀疑子龙武力不逮的人可以休矣。

就像长坂坡一役,《三国志》寥寥数语而已,可小说却描龙起凤绘声绘色,将赵子龙七进七出的英勇彪悍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人说长坂坡是假的,此话不实,事儿是绝对有的,也确实是子龙于路护送了幼主和皇嫂平安出围,好在《云别传》补上了这一差互缺漏。

赵云不惟武力见长,斩将搴旗所向披靡,他的政治眼光也很独到,在蜀汉营中属于凤毛麟角一样的稀缺人物,经常有振聋发聩的政治见解迥异于众,凸显其忠君爱国的鼎鼐之功。

也被刘备诸葛亮视为蜀汉不可多得的智勇双全的股肱之臣。评他为蜀汉大营中眼光最长远、考虑最周详、办事最完备、气节最昂扬的一个完美人物,这同他在《三国演义》中的人设没什么两样,一样的光彩照人,千古流传。

《云别传》载后主诏曰:

“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