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铅笔8角钱”是标准答案,学生回答“8元”被教师判为错,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王营评教育


如果只有8角钱的答案!那就是在束缚孩子的思维了,这种教育是狭隘的不可取!当今社会的铅笔8角钱是正常思维!这种正常思维是桎梏国人的创造力的!

如果想让孩子给出8角钱的回答就要配上图!要不8角到8万都是可以的


枪花绣天


【超姐观点】我觉得这道题出的不严谨,首先可以肯定老师是没有错的。“一支铅笔✏️”出题人应该注明是什么铅笔,因为铅笔的种类繁多价格也不相同,确实有很贵的铅笔,还有超过8元的。



孩子填错计价单位应该有两种可能:

1.孩子确实买过这个价位的铅笔,也许孩子的家庭环境好一直用的都是贵的铅笔,所以他的计价单位填错是情有可原的。

2.孩子缺乏生活常识的实践的锻炼,这类题一般是刚入学一年级的题,孩子生活用品都是家长帮忙买,孩子对钱和计价单位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记得我儿子上一年级时,数学题问一个西瓜重10(克、千克、公斤)选择题,我家儿子直接填“克”,西瓜虽然他爱吃但买时没教过他认识计量单位。于是没事我就带他到超市看商品的价签,买东西时刻意让他跟着听东西是怎么卖的,孩子学的都快,跟几次就明白了,知道什么东西用什么计量单位。

孩子就是白纸一张,全靠家长涂鸦,平时家长注意提高对孩子的代培,加强孩子对生活实践的学习,这类生活常识的题就不会错。一年级是孩子打基础的时候,家长多用心,随着孩子心智的发育这些常识类的题慢慢就迎刃而解。

@普罗旺斯超姐谢谢您的关注支持


普罗旺斯超姐


如果你不是专门找茬,而是真的提问的话!作为数学教师,我就回答你这个问题!

在数学题填写单位时要注意两个东西:画图和常用性!

1.画图。在1—2年级提出“一只铅笔8()”的时候。与之相伴的应该是一只如下面的图片简笔画。这样的铅笔价格通常就是8角钱左右。你说的自动铅笔等等,出现的图片绝对不是这样的。你自己都已经进行了区分,那些价格高的就是自动铅笔,多彩铅笔,打印铅笔……这些与标准铅笔是不一样的。

2.常用性!

其实这种题目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常用性。意思是:你只能考虑生活中最常见的那种。而特例不算。这题中铅笔的价格,就是指最常见的铅笔价格,而不是是指特种铅笔。例如:一只铅笔长度为15()。答案是厘米。但有位同学答案是分米。我说错了!他去找到铅笔厂的介绍书和门口图片。那儿就有一只2—3米高的巨型铅笔。我告诉他,这不是生活中常见的,只算特例!

所以做填写单位的题目首先要看清楚图片,没有图片的要根据生活实际,选择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作为参照物!这才是这种答案的正确结果。其他的都属于“钻牛角尖”,是错误的!

对于楼下一群数字头条作者,个个都是上贵族学校的高端人事。我表示:你高兴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