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缺席”的老爸,憑什麼成為人民日報力挺的“男神”?

2020年,註定是很多孩子人生中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年。

在網上,有這樣一封寫給爸爸的信——

“親愛的爸爸:你好!

一轉眼我們都有大半個月沒見了,我一直很想念你。你不回來,我都不習慣了。

以前,疫情還沒發生時,你就很忙了,更別說現在了。

以前你就有看不完的病人和查不完的房,即使回到了家,大部分時間也待在書房,查資料,寫文章,總是到夜深,甚至天亮。

爸爸,在電視裡看你還是挺帥的,就是大口罩都遮不住你那兩個大大的黑眼圈。”

這個“缺席”的老爸,憑什麼成為人民日報力挺的“男神”?

這封信的作者,是一個叫小洵的上海小學生,他的爸爸,被稱為“全民男神”。

當男神的兒子是什麼感覺?

小洵的回答是三個字:太難了。

“你們知道我有多久沒有見過爸爸的真人了嗎?

最後一次見到爸爸是年三十的晚上。等到春晚都開始了,爸爸才匆匆忙忙趕來。

人來了,心思卻一點都沒有放在年夜飯上,一會一個電話,打個不停,吃了不到30分鐘,又匆匆忙忙趕回醫院了。

我現在只能在電視和網絡上看到他了。”

一個多月見不到兒子、連陪兒子吃頓年夜飯都吃不完的“缺席”的老爸,憑什麼成為全民男神?

因為他的老爸,叫張文宏。

這個“缺席”的老爸,憑什麼成為人民日報力挺的“男神”?


2

這場疫情裡,張文宏的名字圈粉無數。

身為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他最初被人熟知,是因為一句話:“人不能欺負聽話的人。”

這個“缺席”的老爸,憑什麼成為人民日報力挺的“男神”?

疫情發佈會上,他說,自己做了兩個決定,一是自己每天去查房,二是把從年底到現在為止在崗的醫生全部換掉。

“這一批都是了不起的醫生。

在對疫情的風險性、傳播性、致病性一無所知的時候,他們就這樣子把自己暴露在這個疾病的前面,所以人不能欺負聽話的人。

這一次我做了一個決定,把所有的崗位的醫生全部換下來,換成誰,換成科室的所有的共產黨員。”

這個“缺席”的老爸,憑什麼成為人民日報力挺的“男神”?

因為這段耿直言論,他被稱為“硬核主任”。

硬核主任也有柔軟的一面。

張文宏說,自己“也是一個被人欺負的人,一路被欺負過來的”。

“你被人欺負慣了,基本上要做兩件事情。

一個,人家怎麼欺負你,你就怎麼欺負人家,但你如果書讀多了,人家怎麼欺負你,就不要和這些人有關係,那他怎麼欺負你呢?

第二個,就是你被人家欺負慣了,你就知道這種欺負人的嘴臉是什麼樣的,那你就要善待比你自己年資低的、權利沒你大的這些人。”

這個“缺席”的老爸,憑什麼成為人民日報力挺的“男神”?

這段話,網友紛紛點贊。

經歷過苦難的人會更懂得苦難,被欺負過的人知道什麼叫善良。

真正優秀的人,不是被欺負後憤憤不平地想要成為有資格欺負別人的人,而是當有一天你擁有了可以“欺負”別人的資格時,選擇了扶持和善待,為資歷、權利不如你的發聲,才是最可貴的同理心。


3


張文宏說話的另一個特點,是懟人。

有記者追問重症患者的具體治療方案,他說:“我跟你講,你一定是聽不懂的,因為你讀的書我讀的書,都不一樣的。”

隔行如隔山,懟得專業。

發佈會現場,有記者對醫學問題不熟悉仍然堅持提問,張文宏直接反問:“姑娘,你這些都懂嗎?”

記者回答:“不懂。”

張文宏說:“那我們怎麼討論呢?所以我的意思是你就不要圍繞這些問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相信,相信這些醫生的專業性。”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不浪費最寶貴的時間,懟得準確。

這個“缺席”的老爸,憑什麼成為人民日報力挺的“男神”?

你想聽到的讚歌,他這裡沒有,有的可能是潑冷水。

一線醫生一天工作16個小時,他說得很坦誠:

“我不是非常鼓勵大家加班加點,因為加班加點本身也是不怎麼人道的一件事情,我們沒有理由叫人家拋棄自己的家庭,在這裡無休無止地工作。”

採訪中間手機響了,是他母親的電話,主持人“慫恿”他接電話給大家看,他看了看手機,說“我偏不接”。

主持人就勢問他:“那您想您的母親嗎?”

張文宏說:“對我們這樣一個非常理性的醫生,我們看到感性的人,我們有時候就受不了。我就問你,哪一個正常的人,他不會想念自己的母親?”

這個“缺席”的老爸,憑什麼成為人民日報力挺的“男神”?

看多了媒體採訪的矯情橋段,忍不住想給張文宏鼓個掌。

聰明的人,不是不懂得如何配合,而是不願意甚至懶得做這樣的配合。

疫情當前,人們最需要的就是真話、實話。

說真話會不會得罪人?這似乎並不在張文宏的考量裡。

對他來說,說真話,是為了做真事,這比什麼都重要。


4

張文宏的“脾氣”背後,是他的“底氣”。

張文宏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病科從事臨床工作。

他所在的感染科,連續9年位居“中國醫院排行榜”中國感染病學科榜首。

這個“缺席”的老爸,憑什麼成為人民日報力挺的“男神”?

讀書的時候是學霸,工作以後是“大牛”,在傳染病預防救治的第一線,張文宏從未缺席。

2003年的非典,參與救治和防疫。

2013年的H7N9,第一時間在國際上客觀報道中國案例。

2014年的埃博拉,參加援助西非的緊急救援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擔任上海市醫療救治組組長。

就像同事所說,他就是個“定海神針”,有他在,大家心裡就有了底。頂級的專業,就是最大的底氣。

他的理性和直接,正是源自他的專業。那些懟人的真話,是他秉承自己的專業和原則,做出的最精準的判斷。

所以,就像一個朋友說的,每次看張文宏出來懟人,就覺得特有安全感,這就是專業的魅力吧。


5

在那封寫給爸爸的信的最後,小洵說:

“雪萊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不會的,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到,待櫻花盛開,待雀鳥歡鳴,您也會和春天一起,回到我們身邊,我們期待著那一天。”

這讓我想起張文宏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就像是一種呼應。

“這個事過了,大家就不要聽我講話了。

過了這段時間,你到我們醫院裡,繞著牆根走路那個人就是我。

當大幕落下,我自然會非常silently(靜靜地)走開。”


這個“缺席”的老爸,憑什麼成為人民日報力挺的“男神”?

這樣的通透自洽,是他一以貫之的清醒自持。

張文宏成了“網紅”,媒體來採訪他本人的成長經歷,他說自己就是從鄉下來上海讀書,讀完書就留下來工作的人,沒什麼好說的,“你要是說傳染病,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

抗擊疫情最忙的時候,他還在堅持寫公眾號科普文章為大家答疑解惑,上熱搜之後,很多曾經找他看過病的陌生人留言,感慨他對待病人的耐心和信心。

高調做事,是仁心仁術的選擇;

低調做人,是人生智慧的取捨。

這就是這個男神老爸教給兒子一生受益的“財富”吧。


這個“缺席”的老爸,憑什麼成為人民日報力挺的“男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