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金融资产的变化

14 金融资产的变化

2020年3月30日中国建设银行的财务报告公布了,打开看了下发现财务报告变得不一样了,资产披露的科目不一样了。2016年的时候它的财务报表长这样:


14 金融资产的变化

而2019年的报告变成了这样:

14 金融资产的变化

2016年的报表里面,资产下面还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类投资”这四个科目。

后一个图也就是2019年财务报表中这四个科目没有了,而多了一个金融投资的科目,具体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进入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这三个科目。

01 事情起源

上面的事情涉及到一次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简单的说,现在国际上主流的共有两种会计准则在使用,分别归两个机构管理和制定标准。

其中一个机构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它制定的标准叫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就是IFRS,现在使用这个IFRS准则的国家地区有166个,德国、法国、英国、包括香港、台湾等地用的都是这套,我国大陆地区也是。

另一个机构是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它制定的标准叫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也就是GAAP,现在只有美国在用这一套准则。国内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就需要按照GAAP要求编制财务报告,所以经常会看到有些企业招聘财务人员要懂GAAP,因为它不是在美国上市,就是将要在美国上市。

这两套规则简单的说,前者IFRS重在统一,将不同国家拉进来,大家尽量求同不存异,弄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有个横向比较的基础。后者GAAP不太一样,美国的想法就是制定标准,企业去执行,只看财务会计的审慎要求,其他地方用不用不管,反正美国用这个。所以我们会看到在利润标准上,GAAP要比IFRS严苛好多,许多企业按IFRS盈利了,但是GAAP下是亏损的。

回到主题,IFRS的组织机构IASB在2000年改组之后,对其原来的会计准则也计划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更新。其中关于金融工具的准则在2014年更新完成并发布了,就是IFRS 9(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而原来的金融工具准则IAS 39(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就被替代并停止使用了。(备注一句,这个IAS就是旧的会计准则,现在能看到还有一些地方引用IAS第几号第几条的,那是因为这个准则还没有被更新或替代)

02 跟中国有什么关系

我国早在1998年就加入IFRS的那个组织IASB了,所以我们国家的会计体系也就是最终要进入IFRS体系内的,而2010年财政部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要跟IFRS趋同的时间点。

那既然2014年金融工具新准则发布并确认使用了,我国也不会落下脚步的。2017年财政部就针对企业会计准则(中国大陆的体系一般叫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金融工具准则也进行了更新。

具体就是发布了2017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这三个准则之前用的都是2006年颁布的,现在的更新就是为了与IFRS 9保持一致。

财政部对中国企业使用这三个新准则时间点的要求就是,在境外上市的,或者境内境外一起上市的从2018年开始使用;只在境内上市的,从2019年开始使用;剩下其他的没上市的,要求低点儿,2021年开始使用。

最开始说的,建行的那个报告变化,就是来自这儿。建行这种宇宙前几大行,香港跟内地一起上市的,从2018年就开始用新的准则了。我看2019年的报告才注意到,落后了360多天啊。

03 新旧准则差异——分类

新的金融工具准则IFRS 9跟旧的准则IAS 39相比变化比较大,这里只关注一下金融资产分类的变化。其他的变化以后再研究。

从建行那个报告也看出来,金融资产的分类就是从原来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类投资四类变成了现在的三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进入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14 金融资产的变化

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改变呢?简单的说,为了表达的让人更容易理解。

先看原来的四分类,分别是些什么内容。

14 金融资产的变化

这就是从2007年开始,我们一直看到的金融资产记录方式。这里面其实有很多难点,首先我作为一个财务报表的阅读者,看我这四个分类之后,我只知道金融资产总数是多少,具体这几个类别的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数字对我是重要的,因为它告诉我公司有多少的资产是马上可以变成现金的。

而剩下其他三类,分别数字有多大,意义真的不大。就比如说应收款类投资,实质就是给贷款,那肯定是持有至到期的,但是又有一个单独的持有至到期的科目,里面放的东西是,公司想要且有能力持有至到期,但是企业中间随时会变化,变得没有能力持有至到期!!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呢,我不知道怎么记了,放这里吧!实务中记录的也是一些股票、债券、基金等资产。

而对于会计师来说,也很难,怎么划分标准,将一个个的业务归类到这四种当中,标准不是很明确。

这是因为这种情况,大家受不了,就向IFRS的那个管理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反映情况,让它出来管管这事,而后就有了IFRS 9 横空出世,也就有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更新。

那新的准则这个三分类是怎么考虑的呢。首先金融资产就三种情况,要么是固定收益,要么是浮动收益,要么是二者结合,固定收益的基础上还有浮动的收益。其次买金融资产,目的就两种,为了固定收益还是为了浮动收益。

现在新分类就按两个原则判断:1)管理金融资产的方式,收取固定现金流目标还是出售金融资产获得浮动收益;2)金融资产的带来的现金流属性是合同固定的还是市场浮动变化的。

14 金融资产的变化

(备注一下:当期损益的意思是管理经营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的意思是跟管理经营没有关系,莫名其妙的看天吃上饭了)。

按新的三分类方式,比四分类好处在于,财务报表的阅读者一眼可以看到,企业持有的这些金融资产,有多少是获得确定现金流的,有多少是随市场波动的。对会计师来说,划分标准也明确了很多。

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