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乾隆野史之婚外情

在太后那里,太后到底还是没有使得作为皇帝的儿子尽失颜面,一扫威严;因为,太后觉得,他和皇帝之间,虽然不是亲生的骨血,没有诞育之实,但是多年以来的养育之恩,以及经年累月所养成的母子手足的亲情,毕竟有一种母子之情在暗中维护,太后也不忍使皇帝太过难堪。虽然,皇帝并非太后亲生,但是从小鞠育,耳濡目染,母子情深,太后与皇帝之间,有着太多的、常人所不能体会的情份在个中维系。

于是,因为这种看似天成的母子关系,乾隆皇帝也才能够稍觉轻松无虑地地回到御舟。

但是不管怎样,今天的事情,皇帝究难释怀!

乾隆皇帝从头细想,怎么着都觉得气忿难平。显然的,早晨省视太后时,太后对他和皇后的格格不入,只是一种困惑的神色,证明太后其实根本都不知道他和傅夫人之间的一切。

那么,这就可以完全肯定,这是在他离去以后,皇后在太后面前告了密。是的,一定是这样的。乾隆皇帝对自己的判断充分地加以肯定。不是吗,假若是在这以前,那么就没有什么值得他乾隆去追究的,因为,一来可以说明,太后是早就知道了有此一事,皇后就不是始作俑者;这犹有可说。二来,自己在太后面前,对于她富察氏已经是低声下气已极,并且在暗中表示了歉意,而竟丝毫得不到她富察氏的见谅,这已经足证富察氏与自己已无夫妻之情;而况,此是何事?就是为了她母家的声誉,家丑亦不应外扬!太后使用了“皇帝背后骂昏君”这样措辞严厉的话,可想而知,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一定不在少数!这其中当然是她富察氏在暗中宣扬的缘故。

河东狮吼——乾隆野史之婚外情

皇帝皇后燕游图

乾隆皇帝这样的想法,实际上颇有些自说自顾、自圆其说的意思,客观上来说,他并没有从皇后的身份角度去考虑问题,只是一味地为自己找借口,找理由。之所以如此,不能不说皇帝已经在与傅夫人的恋情这样的不伦的漩涡中陷得太深,不能自理,不能自拔。

再又想一想,在这整个事情当中,待见得最得不到公平的,要算是傅夫人孙佳氏了。当然,这是乾隆皇帝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来看的。他觉得,作为他乾隆的眷爱的女人,不仅不能公开地大受荣宠,甚至连他们的儿子也只能姓富察氏,不能见之于皇家牒谱,不能封王,更不能充分地享受荣华富贵,这是何等的委屈?

如今,她富察氏还要在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大耍态度,并欲借太后之力,承大兴问罪之势,竟然堂而皇之地闹到了太后那里,她富察氏究竟想干什么?

其实皇帝这样的一些想法,从情理上来说是相当的自私和狭隘的,于事态的转圜大无裨益。

转念到此,乾隆皇帝懊恼万分;恰逢钟连来报,皇后已宣召傅夫人进宫,前去问话;皇帝以为,这是皇后要对孙佳氏正式摊牌、兴师问罪、大打出手的预兆,乾隆皇帝岂容孙佳氏在这件事情上再蒙羞辱?

于是乾隆皇帝不假思索地起身移驾。

河东狮吼——乾隆野史之婚外情

清代皇太后画像

算一算日子,孙佳氏这次与皇后的见面,是很有些时日了;且这次的不同,是由皇后特此宣召,如此说来,皇后业已知悉她亦在南巡之列。这不得不令孙佳氏有所忌惮和有所防备。

但当再次面对皇后时,由于早已经在心理上作了预设,孙佳氏却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恐惧和不安,反而较之以前,却已具备了所谓临危不惧的那份沉稳。

“弟妹,我一直到昨天才知道,你也扈驾来了。”皇后先是显得若无其事地拉一下家常的口吻问,但随后的一句,却又大有凌之以威的气势:“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去见太后!”

傅夫人无话可说,只得低下头来认错:“这是我不对。”

哪知皇后接着就说:“这件事还不算不对。我且问你,当初你是如何答应我的?”

傅夫人故作不解地反问皇后:“请皇后的明示,皇后是指哪件事?”

“你不是允诺,不再和皇上见面了吗!”皇后语气森严,步步紧逼。

这样子说是已无法回避了,傅夫人只得答道:“是的!有好几年,我都在诚心躲避着皇上。”

“那么这一次呢?是已经躲不过了?还是不想再躲了?”

皇后一句比一句问得紧。

傅夫人也完全坦然地作答:“是!我在哪里都躲不过皇上。”

这样一来,皇后反而无话可说。是呀,又有谁有能耐能够躲得了当今的皇上,这一点,仿佛在这一问一答中,在她们既是姑嫂,却又不可否定地是那种伺候服侍皇上的、奇怪关系的两人之间,形成了不可否认的默契。

僵持了一会儿,皇后终于想起一句话来说:“你也应该知道,人言可畏——。”

“是!”傅夫人抢着说:“我知道,所以我不敢露面;但是总也想不到,皇上恁是放不过我。”

皇后大有被抢白的感觉;再看傅夫人侃侃而谈的样子,仿佛毫无认咎之意,皇后不由得气往上冲,“哼!”皇后冷笑一声,“那当然是你孙佳氏有着叫人忘不了的好处!是吗?”

“我不知道。”傅夫人也是冷冷地回答,很有些顶嘴负气状态。

“你不知道?那我该问谁去?”

“问皇上!”

“你别开口皇上闭口皇上。”皇后这时已经是怒不可遏,厉声喝道:“替我跪下!”

傅夫人毫没料想皇后会顿然变色,当然,赐令跪下,这也是宫中礼仪所定,也是皇后的特权。但是,从貌似平等的拉家常,一下子发生地位身份的悬殊巨变,孙佳氏陡然感觉这样的与皇后说话,的确有所不敬。她从坐着的矮凳上站起来,且并没有迟疑,而一旁的首领太监就已然提示:“遵懿旨!”

傅夫人知道,再不知趣,面子上很难看的事情还有,只好委委屈屈地跪了下来。

河东狮吼——乾隆野史之婚外情

故宫一角

就在这时,只听岸上、船上,诸多太监一声接一声地在喊:“万岁爷驾到!”

一听这样传报,皇后与傅夫人都深感意外,一时亦都有茫然不知所措之感;于是在旁边侍立的首领太监,很机械亦很及时地提醒:“请皇后接驾!”

皇后起身接驾去了。

傅夫人却仍孤零零地跪在那里,惶惑不安。她原本想站起身来,却又不敢,她无权随皇后一同去接驾;跪在那里又甚感羞辱难堪。想到自己全是为皇上受过,顿觉万分委屈,眼眶一热,热泪滚滚而出。

此时皇后已经跪在舱门口,请安接驾。

皇帝当然是气冲冲而来。皇帝无论如何不能让孙佳氏在这件事情中,受到委屈,哪怕是很些微的委屈。

所以,当听到报告说,皇后传傅夫人问话时,乾隆皇帝就不免为孙佳氏担心牵挂,怕孙佳氏承受不了来自于皇后太过苛刻的问罪和指斥;所以急匆匆马不停蹄地赶来。另一方面,皇帝更担心皇后会在恼怒之中,一时情急,而做出过激的事情,弄得沸沸扬扬,搞得朝廷上上下下全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不过,皇帝此刻最忧虑的就是孙佳氏。

但是,在还未进入船舱时,乾隆皇帝从表面上看到的是风平浪静,仿佛一派祥和,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严重,只有宫女太监静静地服侍,并无太大的动静。皇后也在正常迎驾,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这样一来,皇帝倒是自感内疚地亲手将皇后扶了起来。

然而,当乾隆皇帝进得舱中,一眼看见孤独地跪在那里的孙佳氏,顿时大为恼怒,一时火起,脸色一下子就变啦。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皇帝问话的声音,显得很不自然。

这话不问还好,一问,跪在那里的孙佳氏更是情难自禁,忽地就大声哭了出来,看去似乎已经蒙受了巨大的委屈。

随后跟了进来的皇后见此光景,也禁不住心头火起,“哼!”皇后冷笑一声,“早不哭,晚不哭,偏偏皇上来了你哭!你是哭给皇上听是不是?”

皇后话说得如此尖酸,在乾隆皇帝听来相当刺耳,大起反感。皇帝想,自己这个万岁爷皇帝,是此“一案同谋”的“共犯”,孙佳氏跪在那里,也就如同自己受辱一样,其情何堪?

于是皇帝当即说道:“何必呢?论公,她是命妇;论私,她是你的弟妇,你们是至亲,怎么也该留她一点面子。”

皇帝居然如此袒护,皇后既惊且愤,脸色当然也就很不好看了。

皇后循着皇帝的话题,铿锵地说:“论公,我在处罚命妇,这完全和皇上处罚大臣一样;而论私,既然是我的至亲,务必请皇上不要过问我的家事。”

皇后的这一番说作,也算做是义正词严,堂而皇之,只驳得乾隆皇帝哑口无言,他也因此就有些恼羞成怒了,“莫非你的行为逾份,我就问不得一句?”皇帝的脸色十分难看。

皇后更是寸步不让,“我的行为没有逾份,行为逾份的不是我。”

这样针锋相对的答话,对于乾隆皇帝来说,是闻所未闻,所见不多,除了朝堂上那些个自命敢言直谏的铮铮大臣偶尔为之,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即使是纯良贤德的皇后,也从未见过她如此地嚣张和不顾情理。所以这更使得皇帝尤感难堪和愤懑,便铁青着脸问:“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别的不说,她替你伺候太妃,晨昏定省宵旰劳顿,总也应该有点情分吧?”

“哼!还要提伺候太妃,我这里都已经替皇上你害臊!”

“什么?”皇帝不禁大怒,“你说的话你想过没有?你眼睛里还有我这个皇帝,还有太妃没有?”

“我很敬重太妃,可是——。”皇后没有说完,又是一声冷笑。

这声冷笑充满了十分轻蔑的意味;这时皇帝已经是怒不可遏,朝着孙佳氏说:“你起来,有我!”

“不准起来!”哪想皇后的声音更大。

孙佳氏觉得皇后实在是太过分了,于是再难支撑地哭倒在地。

见此光景的乾隆皇帝心如刀绞,尤感怜爱,正想上前去扶掖孙佳氏。

不道皇后也正走了过来。皇后的本意是,皇帝那里自己是说不过了,太过顶撞也难承受冒犯之罪;原想走近孙佳氏,面对面地再好好训斥孙佳氏几句,然后赦免她。

但是,眼睛直瞪瞪地看着这一切的乾隆皇帝,却误会了皇后的意思。

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