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文 | 候普传媒总裁 董玮

01

2019年10月20日,受卡塔尔国家旅游委员会的邀请,我们一行十人分别从北京、上海、广州飞往多哈开始进行为期五天的考察、访问。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到了卡塔尔,到了多哈,就是到了卡塔尔,到了多哈,就是到了阿拉伯世界。不像你去了巴黎、罗马、圣彼得堡,你可能仍然还是置身城隍庙、天坛或长城,你就是击水奋游三千米,还是逃不脱你的乡音和黄色面孔的包围使得你大有时空上的错觉。你好像还在出发前的原点呆着,既没有跨海也没有漂洋。并且你要想拍一张完整的照片那可真是千难万难的事情,回到家里整理照片时你会发现不是半截埃菲尔铁塔或斯芬克斯的半张脸,就是拍了几个不明就里的教堂的“洋葱头”;不是在别人的全家福中露出了个鼻脸,就是一不小心站到一对陌生情侣身边,仿佛硬要插上一足,没几张是你想要的。就像2017年岁末的一天我在巴黎卢浮宫拍的这张照片。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当然我对这张照片的创意是相当满足的,于是我托人将它奉送到2018年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组委会参赛。我在广泛地征求意见之后,为这张照片起了个标题:《我终于看到了全世界最有名的那位妞了》。

卡塔尔是一个袖珍国家,位于阿拉伯湾西海岸的中部,它的国土面积是11521平方公里,大约是三分之二个北京或一点四个武汉那么大,国土最窄的地方不过80公里左右,不过是从广安门到万里长城售票处的距离。它的常住人口260万,比北京朝阳区小南庄居民数的一半多一点,而本国人口只占百分之十五,其他是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务工者或政府机构、商务代表。我们中国人在卡塔尔常住人口的数字是三千多,这个数字不过是离多哈800多公里另一个海湾国家旅游城市迪拜的百分之一。在卡塔尔你会享有真正的阿拉伯风情,品尝真正的阿拉伯美食,并且在很多的大景点你都会安然地几乎不受任何打扰地游历、观赏,人少到仿佛已经有人替你清场了。无疑地,这些地方都非常适合出片。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五天的行程下来,我们一一走访了卡塔尔多哈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点,留下无比美好的印象。卡塔尔位处阿拉伯半岛,三面临海,唯一陆地接壤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因此它是半岛中的半岛,国土形状宛似一个手掌。结束卡塔尔之行后,卡塔尔在我心目中成为了一张明月般煜乎暗夜熠熠发光的脸庞,她如此生动俊俏,如此美丽可人。她骄傲的心声,配得上13世纪阿拉伯诗人沙布·翟里夫这样的诗句:

我的嘴是甘美、清澈的泉源,

我的额发是一片浓密的绿荫。

02

世界四大文明有两大文明诞生于阿拉伯世界,因此现代笼统称为“伊斯兰文明”的人类历史文明不但从时间上可以追溯至很久以前,它留下的印记着灿烂文明结晶的文物应该不但品种繁多并且在数量上也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此一卡塔尔之行,位于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我们心念神往的地方。而这座艺术博物馆对于卡塔尔文化的意义更是非同一般。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占地4.5万平方米、耗资3亿美刀、筹备历时十年之久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于2008年12月8日开放。它是卡塔尔的国家标志,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以伊斯兰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由世界知名的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主刀设计。它是贝聿铭退休之后所设计的规模最大的作品,也是他在中东地区的唯一作品。不过,在一些宣传中写着贝聿铭设计毕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之后就封刀了,这不是个正确的说法,因为这之后他还设计了美秀教堂(2012)。准确地说,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贝聿铭大型建筑设计的收山之作。

据说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最初的国际设计投标入围名单中并没有贝聿铭,贝聿铭唯一可追溯的在中东的设计经验是20世纪70年代他为伊朗首都德黑兰设计的一座高135.03米的住宅,这个项目因为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爆发而未得落实。因此在阴差阳错接到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设计任务后,贝聿铭并无把握。“这是我接受最难的项目之一,”贝聿铭说,“我觉得自己必须抓住伊斯兰建筑的精髓。而这一任务的难题在于伊斯兰文化内容多样,覆盖面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到莫卧儿王朝,甚至延伸到中国边疆。”为此,卡塔尔埃米尔给了他一张无限量的信用卡,让他到中东各地去找灵感。于是贝聿铭花了六个月的时间,至印度、叙利亚、突尼斯、西班牙、埃及等地旅行,最终在埃及开罗的伊本·图伦清真寺获得灵感。“具体地说是在它一个附加部分——一个小小的净身池,三面由双层拱廊环绕,可以说是个近乎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 贝聿铭回忆说。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伊本·图伦清真寺建于876-879年,是能够反映伊斯兰建筑艺术发展成就的伊斯兰世界的古寺之一,曾多次受时光和战乱的损毁,如今我们看到的样貌系13世纪被修复后的成果。贝聿铭走访了伊本·图伦清真寺三次,最终选择它为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原型。我将两者作了比较,我个人认为,从外形看,以几何体量往上渐渐退缩正是两者相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是,伊本·图伦清真寺顶部是圆形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顶部是立体的。

“如果我们能找到伊斯兰建筑的精髓,那么它很可能是来自沙漠,它的设计应该是简单而激烈的,由阳光给一个个造型注入生命。”“而几何图形则是设计的中心”。这是贝聿铭设计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初衷。他要做的就是将伊斯兰建筑的传统赋予现代外观。

03

博物馆建在多哈最主要的干道——滨海大道的南面,但它突出海岸线达60米之多,严格地说是建在一个面向波斯湾的C形小岛上。在设计这座博物馆时,贝聿铭预见到,至力于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平衡的多哈这条长达7.54公里的滨海路,未来肯定会被大量高耸云霄的建筑淹没,他不想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成为密密麻麻建筑物中的一只火柴盒,于是他放弃卡塔尔政府原定的建筑地址,提出专门为这座博物馆建一个人工岛,这样它既不受北边波斯湾的影响,又和东部千篇一律的工业大楼分隔开来,好让它获得自明性。他的提议获得赞赏,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无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它都是那么醒目耀眼。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这个人工岛比海平面要高,因此我们是通过一个由低到高的斜斜的长坡走进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这给了我们朝圣之感。两边是流水、棕榈树,一下子让人摆脱喧嚣进入超凡脱俗的境地。

据说这一面外观设计的灵感来自中东女性披着面纱的脸。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而来的是高达45米的巨大玻璃幕墙(底层是博物馆的咖啡厅),可以饱览海景和市中心的天际线,不但给人空间恢宏的感觉,还传递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贝氏理念。到这里很容易想起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这个宏伟楼梯没有支柱,可以盘旋通向二楼。我在卢浮宫看过贝大师设计的不锈钢回旋楼梯,据说贝大师每一个建筑作品的楼梯都是令人惊艳的作品,比如艾弗森美术馆雕塑般的清水混凝土楼梯、德国历史博物馆的玻璃楼梯等等。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环形楼梯自地面向上延伸,与环状的大吊灯、上方顶端的金属采光穹顶结合成50米高的精彩纷呈的空间效果,被认为是这个博物馆的一大亮点。整个大厅能够看到几何图形、色彩不同的演绎。白天它的穹顶会散发日光亮点,仿佛为整个建筑注入生命,同时也是7世纪阿拉伯著名诗人凯布尔·本·祖海尔诗句“先知是光,普照世间人寰”最好的注释。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18个展馆分布在二、三楼,面积达5250平方米,展出7世纪以来伊斯兰艺术和伊朗与中亚、埃及与叙利亚、印度和土耳其等来自三大洲不同地区的文物,展览设计是曾经在卢浮宫项目上和贝聿铭合作过的法国设计师让-米歇尔主导的。博物馆一流的藏品当然应该有一流的布展,让-米歇尔功莫大焉。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三楼以上我们没有去看,四楼是特展空间,供展品轮换和主题展览使用;五楼是高级餐厅,于2012年11月邀请法国厨神艾伦·杜卡斯开设。杜卡斯(1956—,处女座)是法国乃至世界餐饮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他16岁开始入行做创意名厨,28岁成为米其林二星餐厅的主厨。他旗下的多家餐厅获得米其林星级认证,在摩洛哥、纽约、巴黎皆有米其林三星餐厅,因此他被称为“九星名厨”,为餐饮界的传奇人物。不过,对于没能在这个顶级大人物的餐厅用餐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这家餐厅只提供不含酒精的鸡尾酒。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一楼是琳琅满目的纪念品专门店,其中有很多装帧精美的图书,可惜没有买到中文版的。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博物馆还有一间图书馆,藏书极其丰富,拥有超过10000本阿拉伯语、英语和地区语言的书籍。卡塔尔第一任埃米尔就非常重视图书馆建设,他曾亲自主持多哈图书馆的建立,并拨专款来保证图书馆的不断发展,不遗余力地从欧洲和阿拉伯国家图书馆中,不惜任何代价加以搜集、购买珍本,然后专拨资金出版。所以,博物馆有这样一座图书馆毫不为奇。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的附属建筑也是非常值得浏览的,凉亭、天桥、花园、水池、庭院都是美轮美奂,令人惊叹。

04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藏品涵盖了从7世纪伊斯兰教起源开始,从科多巴到西班牙,从撒马尔罕到中亚的伊斯兰艺术,从石器、陶瓷、玻璃、金属到地毯、丝绸等一切有价值的藏品。藏品至少4500件,每次仅仅展出850件。但其中有多少属于卡塔尔的文物呢?

导游奇奇告诉我们:一件也没有。

我对这个也许是事实的说法大为讶异,为了弄清真相,我读了伊拉克人马哈茂德·白海则·西奈在半个世纪以前写的《卡塔尔通史》(中译本1974年12月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黄黄的发旧的小书中,讲到这样一件事:从1956年起,丹麦的一些考古团在卡塔尔进行了考古,时间长达七年之久。他们是被卡塔尔国王邀请来的,可以在卡塔尔自由自在地活动,不受政府当局的监督,并且他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处理发现的文物,卡塔尔的石油公司则不仅仅为考古团提供了财务支持,还在公司所属的范围内慷慨地款待了考古团,提供了各种方便。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丹麦考古团“获得了先前即使很乐观也不敢期望的结果”,收集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资料和从石器时代开始的文物,然而结果是考古团把这些文物运回丹麦“进行科学鉴别”。

马哈茂德愤愤地说:“阿拉伯国家的文物,许多已经被外国的考察团盗走。在欧洲的博物馆里,古老的阿拉伯历史的珍贵文物举目皆是,且不说被盗走的文物的物质价值;在我们的博物馆里,就连反映我们阿拉伯人民世代相传、永垂青史的灿烂文化和永放异彩的古代文物都没有………全部展出于伦敦、柏林、巴黎等欧洲的博物馆。”

虽然同样为“土豪国”,但卡塔尔和它以人造奢华景观的近邻迪拜有着不一样的眼光,它要打造中东文化中心的阿布扎比也不同,建造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卡塔尔文化立国的一个契机,这里的大部分顶级文物都是卡塔尔王室在世界各地参加拍卖会买回来的,对,买回来的。

当时在位的卡塔尔埃米尔觉得多哈这个伊斯兰世界的中心,正适合作为伊斯兰文化艺术珍品的聚集地,所以下令四处购买地毯、玻璃制品、陶器、珠宝和细密画等收藏品。他对于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贡献,就如同弗朗西斯一世对卢浮宫博物馆、叶卡特琳娜对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的贡献。外界评论:与迪拜、阿布扎比等城市相比,同样追逐明星建筑师从事文化建筑建设,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砸大钱收集典藏品,而非与大博物馆合作,在全球化趋势下没有被“文化殖民”,自立自强的作为令人刮目相看。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恰好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阿布扎比请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中国国家美术馆就是他设计的)设计建造了一座博物馆:阿布扎比卢浮宫,两年前正式对外开放。“卢浮宫”这个品牌是向法国租借的,为期30年,藏品也是向法国十余间重要的美术馆10年期租借的。阿联酋官方称:“阿布扎比与卢浮宫的关系以及从全新文化视角诠释世界也是博物馆的又一支柱。”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同样源于国家理想,出发点却大相径庭。

这只瓷器碗是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上面的文字翻译过来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也许就是卡塔尔人坚持做自己的事的精神底色吧。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尽管卡塔尔自己并不是一个艺术大国,但通过建立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致力于成为所有伊斯兰艺术品的收藏和展览中心,体现了这个国家在艺术领域里的理想和追求,值得受到世人的尊敬。

一座艺术博物馆燃亮一座城市——我所不知道的卡塔尔(一)

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和部分及整体使用,侵权必究。如需转载,应获得作者授权,并注明出处及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