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腹有诗书,绝对是一个女人最强大的底气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一首《点绛唇》,是一代词宗李清照,当年看到赵明诚父母和赵明诚去李家登门拜访,李清照看到心仪的人儿后,心中又惊又喜,写下的一首词,把少女的羞涩矜持,又不失洒脱率真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词,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首荒淫之作。


但对于李清照,又怎么能把这些放在心上。她博学识广,敢爱敢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胆识。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李清照一个柔弱女子,却敢于碾压那些陈规陋习,恐怕现今社会,也有一些人,无法做到。而这样的胆识和魄力,绝对与她饱读诗书的惊世才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包括她的婚姻。

腹有诗书,绝对是一个女人最强大的底气

我通过随园散人著的《李清照传》这本书中,李清照的两段婚姻来做一下解读。


第一段婚姻:李清照与赵明诚


李清照与赵明诚都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可谓门当户对,但由于赵明诚父亲和李清照父亲,处于新旧两党两个不同的派别,赵明诚父亲赵挺之虽然有过顾虑,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上,还须考虑仕途利弊,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清照却得到了赵明诚父亲的认可,可见,李清照凭的是实力担当,否则,换做其他人,这门亲事也绝对不会成功。


且真正能让赵明诚动心的,是赵明诚对李清照才华的仰慕。因为他们都饱读诗书,两人也可称为精神上的绝佳伴侣,以至于在后来的婚姻中,他们彼此情投意合,煮酒烹茶对诗,踏雪寻梅,收藏奇石古玩,虽然生活鲜有几分清苦,但心灵上的相互吸引,胜过世间无数。


简单平凡的小日子,就如书中这样描述:

她说:“有你的地方,就是春天。”

他说:“春风十里,不如你。”


世事变幻莫测,几经家境和仕途上的起落沉浮,宋徽宗宣和二年,赵明诚去莱州任太守,与李清照分居两地,赵明诚有了新欢,在那样的时代中,纳妾不足为奇,李清照心存不悦,她没有选择像寻常女子那般默然接受,而是把那种怨情寄予诗中,但发现赵明诚心中始终是有她的,她便坦然,他们之间的情感,失而复得。这一切皆因为,赵明诚明白,这世间真正懂他的女子,唯有李清照。这世间,无人能够替代李清照。


第二段婚姻:李清照与张汝州


在那个时代,女子丧夫再嫁是会受到道德谴责,不被人们认可的。李清照却能够打破陈规陋习,在张汝州对她百般追求下,不顾世俗眼光,决心嫁给张汝州,其实,李清照也是在为飘零半生的自己找一个依靠。


本以为张汝州能够给她余生带去依靠和温暖。却没曾想到,张汝州对已经风烛残年的李清照根本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李赵二人收藏的那些价值连城的金石字画。当张汝州丑陋的嘴脸暴露之后,李清照同样又做出了惊人的举措。


当时社会,更是宣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嫁给那个男人,不管他多么恶劣,男人不提出休妻,女子是不可以提出离婚的,如果女子提出离婚,不管有没有错,都要监禁两年。


李清照与平常女子最大的区别在于,不甘于向世俗和封建礼节低头,她敢爱敢恨,只要能够走出那段糟糕的婚姻,她会选择不顾一切,哪怕伤痕累累。


她容不得半点犹疑,状告张汝洲谎报考试次数,骗取官职,甚至惊动了宋高宗。最后张汝州被解除官职,流放广西。李清照轻而易举离了婚,摆脱了张汝州,当时,这段婚姻只维持了短短三个月,在别人的帮助下,李清照也没有获得牢狱之灾,只被关押了9天,就被释放回家了。


直到后来,她再无奢求,一个人独守青灯明月,继续赵明诚未完成的遗愿,完成金石录的撰写。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虽经历了半生的颠沛流离,起起落落,但在感情婚姻方面,一直忠于内心,从不屈就。然而这一切,性格只是一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李清照的出众才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女子的学识,永远是一个女人最强大有力的底气,也绝对撑得起婚姻里的一片天。


试想 ,李清照不是出生在书香门第,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怎么能够从容面生命里的每一次风雨,也包括两段反差强烈的婚姻。


所以,多读书,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你便赢了人生,赢了风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