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 “三怕三難”,提高養老金不管用,農民設想“三統一”

農村養老,是當下的熱門話題,專家學者們提出增加農民養老金,以此解決農民養老難問題。長期的農村生活實際讓我體會到,

農村老人最怕的並不是缺錢,而是其它的三個方面,就用本人所駐村老人的事例來舉例說明。

農村老人 “三怕三難”,提高養老金不管用,農民設想“三統一”

  • 一怕行動不便,吃口熱飯困難。有一對老人,老大娘腦血栓遺症,老大爺右側股骨頭壞死,兩人雖然能下床活動,但行動都有困難。兒子兒媳外出務工,留下小學5年級的孫女與他們同住。由於老人不便,跑前跑後的是孫女照顧,經常以方便麵、米粥度日,隔三差五嫁到外村的女兒回來多做一些飯菜,上頓下頓熱著吃。現在的農村經濟不斷髮展,外出打工的子女很想給年邁的父母僱個保姆,但往往不能做到,一是因為老人們勤儉節約慣了,能夠自己動手的捨不得花錢找別人,二是農村很多婦女外出打工,沒有外出的也是孩子老人需要照顧,保姆不好找。
  • 二怕有病有災,及時就醫困難。一位70歲的老大娘,平時身體健康,能下地幹活,能自己燒火做飯,可就是不讓兒子出外找工掙錢。問起理由,她這樣說:“我自己獨門獨院,一旦有個大病小災的,上哪找人去呀!沒看有多少死在屋裡好幾天沒人發現的了?”確實,現在國家雖然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讓醫生定期上門為老人查病治病,但一來醫生人數有限,忙不過來,二來醫院習慣於等客上門,不願意下村入戶,三來“定期”不等於“隨時”,這樣老人及時就醫的問題不能靠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來解決。
  • 三怕無所事事,精神寄託困難。一位大娘80歲了,老伴前年沒了,兒子兒媳都在西安市直機關上班,每月寄給她5000塊錢。這位大娘不但拒絕去兒子那兒生活,而且堅持力所能及的農活。問起原因,她說:“去城市咱生活不慣呀,現在乾點活兒,看著自己打的糧食、結的果子、種的蔬菜,覺得自己還有用,活著還有個盼頭,要不真是混吃等死了。”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如果讓勞碌了一輩子的農村老人坐享其成、無所事事,他們會覺得生活沒有奔頭,也就失去了生活的動力,沒有了精神寄託,比死還難受。
農村老人 “三怕三難”,提高養老金不管用,農民設想“三統一”

以上講的雖是個例,但卻發生在大部分農村老人身上。增加農村老人養老金的確是好事兒,但卻解決不了農村老人的“三怕三難”。對此,村民們提出了“三統一”的設想

  • 一是統一就餐。每個村或組建造一個老人食堂,採取自由訂餐或固定菜單的方式,解決老人吃上熱飯的問題。
  • 二是統一照護。組織一個照護小組,每天入戶查看老人生活狀況,隨時解決身體及生活問題,讓老人隨時有人關懷照顧,保證有病及時就醫問題。
  • 三是統一勞作。農村老人願意在勞動中尋找樂趣,單純的健身娛樂並不是他們所願,應該每村組織若干個老人勞動小組,根據老人身體情況適當組織手工、種菜、養花等輕體力勞動,讓他們看到收入,實現自身價值。
農村老人 “三怕三難”,提高養老金不管用,農民設想“三統一”

我國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農村的養老問題,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持續發展,關係到家庭美德的傳承,只有真正深入生活,探索建立符合農村實際的養老機制,才能夠讓農村老人老有的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