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抵抗校园欺凌的孩子,才能成为民族的脊梁、国之栋梁

2019年10月20日15时20分,13岁的大连男孩蔡某某以需要帮忙为由,将美术班补课结束路过此处的受害者王某骗到家中,并对王某进行搂抱,欲与王某发生性关系。遭到拒绝后,对王某的头面部进行殴打,并将王某摁倒在地、掐其脖子,用刀刺了王某五六刀,最后将王某的尸体抛进了灌木丛。

当警察找上门的时候,蔡某的母亲正在擦拭家中地板上的血迹……

案件曝光以后,有家长说凶手蔡某是自家女儿小学的同学,曾经对自己的女儿动手动脚,找到蔡某父母,对方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反说女孩家长诬陷自己的儿子。该家长认为,蔡某的家庭教育有问题。

正是这种缺乏是非观念、一味护短的家庭养育出了蔡某这样的、13岁的恶魔。

依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加害人蔡某某未满14周岁,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依法不予以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公安机关依据《刑法》第十七条第四款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报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于10月24日依法对蔡某某收容教养。

是的,蔡某这个恶魔并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只是收容教养而已。短期的收容教养就能改变成长了13年的恶魔吗?

目前,有学者建议,家长应该是校园霸凌乃至杀人强奸的第一责任人,小孩依法不予以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必须对家长追究刑事责任。

只有这样,养育恶魔的家长才会重视家庭教育,校园欺凌才会从源头上得到控制,未成年人的杀人强奸案件的发生数量才会下降。

1什么是校园欺凌?这是我们所有家长以及学生都应该深刻理解的概念。

勇于抵抗校园欺凌的孩子,才能成为民族的脊梁、国之栋梁

加强家庭教育,首先家长要进行自我教育,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只有对校园欺凌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及时识别出欺凌行为,及时制止。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欺凌行为有两个重要的特点:欺凌是一种不对等的行为,只有攻击者在身体上、权力上或社会地位上强于受害者时,所进行的攻击行为才能被视为欺凌。

欺凌往往是一种习惯性行为,极有可能会反复发生。欺凌的发生比我们想象的更普遍、更频繁。

国内目前缺乏校园欺凌的调查数据,但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调查数据。2015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2%的高中生在过去的一年中曾遭受过欺凌,5-18岁的学生中有21.8%表示曾经被欺凌过。而在加拿大,高达47%的学生报告曾经受过欺凌。

2.欺凌有许多表现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言语欺凌,二是肢体欺凌,三是社交欺凌,四是网络欺凌。

勇于抵抗校园欺凌的孩子,才能成为民族的脊梁、国之栋梁

言语欺凌的具体表现有:散播关于同学的谣言;或者用羞辱性的话语背后议论或者正面攻击同学;给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威胁、恐吓他人做他不想做的事情等。

肢体欺凌的具体表现有暴力行为和肢体攻击,这也是校园中最常见的、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欺凌形式

大量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都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刚开始只是一般的打打闹闹、挤挤碰碰、推推嚷嚷,而家长一位护短、学校采用息事宁人、和稀泥的方法与态度去处理,等到恶性的伤人事件发生时才追悔莫及。

而网络欺凌则表现为,在网络上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行为,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见两名男生恶搞女生的照片,给胖的女生P上猪头,给瘦的女生P上猴子尾巴,两名男生看着图片,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还发在微信群里……或许他们认为这只是在开玩笑,但其实这种行为已经构成网络欺凌。

另外,集结他人一起排挤孤立同学、在群体中把某同学当成透明人是社交欺凌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蔷薇花的刺伤害人,而伤口却不容易被发现,如同某些校园或职场欺凌,可能不被周围人注意和重视,却对当事人产生难以抹消的伤害,这也是青年作家李尚龙的首部长篇小说《刺》的书名寓意,该书反映的正是校园欺凌、职场欺凌的主题。

3向孩子灌输正确的是非观念

勇于抵抗校园欺凌的孩子,才能成为民族的脊梁、国之栋梁

在《刺》这本小说里,作者告诉读者,只有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情况才会有所好转。如何才能意识到问题所在?首先家长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家长一定不能有欺负别人总好过被人欺负的观念。

作为家长,我们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如果发现孩子有欺负同学的行为,我们要及时告诉他,欺负别人是错误的,是不正义的。

我们要告诉孩子,勇于向欺凌说“不”!勇于反抗欺凌的孩子是正义的、是勇敢的。

培根说,因为有了正义感,人才成为人,而不是狼。而告诉一个孩子他很勇敢,就是在帮助他变得勇敢。

在一场校园欺凌事件中,除了欺凌者与受害者外,还有四类人,心理学家Salmivalli把这四类人分为协助者、起哄者、局外人和抵抗者。

在《刺》这本反映校园欺凌和职场欺凌的小说中,作者李尚龙告诉读者, 欺凌之“ 刺”并非无解,如果老师、家长及时教导制造欺凌事件的欺凌者与协助者,如果围观的局外者做出力所能及的劝阻,一场欺凌或许就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欺凌事件中恶毒的协助者、丑陋的起哄者、懦弱或冷漠的局外人。

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名勇敢的、充满正义感的战士,成为欺凌事件的抵抗者、勇敢地对欺凌事件说 “不”!因为正义之路是崎岖的,她只欢迎勇敢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正义,我们需要充满正义感的下一代!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勇气是人类德行之首,因为这种德行保护了其余的德行。

心理学家Salmivalli认为,敢于反抗欺凌者的孩子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也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较少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我相信,只有在欺凌事件中勇敢说“不”的孩子,才能成为民族的脊梁、国家的栋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