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養老越來越難,靠自己還是靠子女?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老人老齡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農村老人也不例外,很多大齡老人的養老問題也變成了農村人的老生常談。畢竟城市老人老了有退休金可以維持生活,農村老人卻是沒有退休之說的,只要自己還能幹得動,就會一直幹下去。除非自己哪天真的動不了了,才會開口麻煩子女們。

農村老人養老越來越難,靠自己還是靠子女?

常言道“養兒防老”,顧名思義就是說養兒子為了防老。也許正是受到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農村很多老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生了很多兒女,尤其是一連生了幾個女兒還不見兒子的家庭,只要自己身體條件允許,那是無論如何都要追生一個兒子的。在他們看來,生兒子比生女兒強,女兒早晚是要“潑出去”的水,而兒子才是家裡的“傳家寶”。只有兒子多了,老了以後才不會發愁養老的事,這家一口飯,那家一口饃,再怎麼樣都是餓不死的。因此,以前在農村,一家有三四個兒子的老人家庭還是為數不少的。

農村老人養老越來越難,靠自己還是靠子女?

可是現在農村的養老局面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越是兒子多的家庭,老人的養老問題越棘手難辦。比如農村最流行也最受歡迎的方式就是“輪著養”,方式看似公平而不失孝道,但對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真的是無奈又心酸。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農村老人養老越來越難呢?

首先,在農村,但凡是上了年紀的年長老人,一般情況下年輕的時候都沒有受到過好的教育,也很少有人取得一計之長,都是終身務農。現在,僅靠種地得來的經濟收入是很難維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開銷的,哪裡還有什麼剩餘的錢財用來養老?雖然現在農村老人過了60歲以後可以領取一定的養老金,但那一百多一點對於農村老人養老來說真的是有點牽強。

農村老人養老越來越難,靠自己還是靠子女?

其次,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是不會種地也不屑於種地,大部分人基本都是常年在外打工,憑藉著自己的雙手掙來的辛苦錢也是有限,很多時候拿著錢都是先照護自己家裡的小輩們。剩下的錢再分配到老人的身上,已經少之又少了。其實年輕的子女們也不想這樣,但是在老人和孩子之間平衡時,他們都把生活的天平偏向了孩子,而把“百善孝為先”的想法拋到腦後去了。

最後,還有一小部分年輕人,結了婚有了孩子以後直接把孩子丟給父母,不但不給父母生活費,也不給父母幫養孩子的費用,家裡的一切開支都是父母來。鄰里辦事送禮父母送,孩子生活費用父母交,而自己對這些事情從來都是不管不問,自由自在做甩手掌櫃。這些老人本來自己生活都覺得有些困難,再加上一些不該承擔的費用,這樣的做法無疑是“雪上加霜”。

農村老人養老越來越難,靠自己還是靠子女?

當然,現在在農村也有很多有錢有能力的年輕人,但是因為工作關係,他們大都不在農村長期居住,而是在城市裡買了房,年輕的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很多時候他們也會邀請老人們一同去城市生活,可是老人們總是以不習慣城裡的生活為由拒絕孩子的盛情。所以,很多老人還是選擇留在農村或者跟隨長期在家的孩子一起生活。因此,這樣就導致了農村一種別樣的養老現狀:有錢的孩子不在身前,沒錢的孩子圍著轉。

針對農村養老難的問題,國家也相繼實行了不少的惠民政策,除了60歲以上的養老金補貼,還有老年人高齡津貼以及五保“兜底”補助等等。還有,現在農村都相繼建起了養老福利院,專門服務那些沒有合適贍養人的農村老人們。筆者相信,以後會有更多更好的政策來保障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使農村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但是對於農村老人來說,國家的好政策縱有千萬條,不及做兒女的一顆心。老人養老,最關鍵還得靠子女。

來源:鄉村往事播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