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以焦慮,大概因為總活在別人的節奏裡

你所以焦慮,大概因為總活在別人的節奏裡

最近學了一點阿德勒的心理學,獲益匪淺。

得到專欄作家萬維剛老師曾經說過,阿德勒心理學是強人的學問。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簡單解讀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學習阿德勒的學問,能夠讓人獲得一種奮進的力量。

  • 目的論
  • 自卑與優越
  • 一切煩惱源自人際關係
  • 課題分離
  • 合作
  • 共同體感覺
  • 幸福=貢獻感
  • 忘掉焦慮

目的論

我們常常聽到的說法是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論”,也即人的行為或特徵都要從過往的自己或者環境中尋找原因。

如果你害怕跟別人打交道,那可能小時候父母之間的關係不好,給了你關於人際關係的不安全感;如果你害怕去改變,害怕去爭取第一,那可能你之前受到過巨大的挫折,或者你的努力和成就從來不被人認可。

但阿德勒完全不贊同“原因論”,阿德勒心理學建立在“目的論”的基礎上,與弗洛伊德有本質的區別。

目的論就是,假如你採取某個行為或者具有某種特徵,不是過去的某個原因導致了這樣,

而是你選擇了某種或明或暗的目的,行為和特徵只是實現這個目的的手段

比如孩子尿床或者哭鬧,假如不是因為疾病或者疼痛,那他的目的或許僅僅是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注;可能他之前得到極大的關愛,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如父母又生一個孩子)現在受到了忽視,於是孩子就會採用尿床或者哭鬧的手段以實現自己重新被更多關愛的目的。

成年人身上也是如此。一個女孩患上“臉紅恐懼症”,一跟人講話就會臉紅;女孩有一個想要交往的男生,但她總是因為自己的臉紅恐懼症,遲遲未能對男生表達心意。按照阿德勒的說法,其實這個女孩更害怕的是被男生拒絕,是拒絕之後可能帶來的打擊和自我否定。於是,她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為這個臉紅恐懼症”這樣的想法來進行自我逃避。獲得不被拒絕的安全是目的,臉紅恐懼症成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

更扎心的是,如果你認為自己有很多缺點,十分討厭自己,想要改變自己卻總是做不到,那其實也不是由於什麼人無法改變,而是因為自己下定了“不改變”的決心。你心裡可能潛藏這樣的認識:現在的生活方式還行,一直這樣儘管面臨自責,但改變的痛苦要大得多。於是,為了安全感或者不願冒險的目的,人們寧願有各種不滿,還是選擇不改變。

或許,在阿德勒看來,“習得性無助”這一概念可能都不存在:相信這一概念,無非是又找到一個自己不再努力去改變的藉口。

聽起來似乎目的論都是在指向我們一些不好的行為,其實並非如此。如果一個人樹立了積極的目的,或者說目標,那麼他的人生態度也同樣會為此服務,所有的行動都會與這一目標相一致。這樣,目的論就成了我們變得更好的動力源泉。

一切都是你基於某種目的的選擇;人的生活方式,現在和未來,完完全全由自己決定。阿德勒的心理學,事實上讓我們擁有了對自己的絕對決定權和控制權。

自卑與優越

擺脫自卑感,追求優越感,二者是一回事,人們就是用獲得優越感,讓自己擺脫掉自卑感的困擾。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一點;更多的錢,更好的房子,更貴的車子,以及更優秀的自己。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追求優越感還是擺脫自卑感,都不是病態,而是一種能夠促進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長的刺激。甚至可以認為,我們人類能夠獲得今天的偉大成就,都是以這種對優越感的追求作為動力的。

但是,如果不是以健康或正常的努力來追求優越感,就會陷入自卑情結。自卑感不同於自卑情結。人們會因為學歷低而感到自卑,但是他能夠因此而激發出更加努力的鬥志,這就是健康的狀態;而如果以“我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來回避努力,自卑被當做藉口,這就是一種自卑情結。

陷入自卑情結的人,往往會產生兩種結果,一是不敢面對現實和自己,消極逃避,在困難面前退縮,不想再做任何掙扎,有可能患上抑鬱症,甚至是自殺;二是強行讓自己顯得優越,一個重要的表現是讓自己顯得特別,展現自己的權力,做出奇怪的舉動,過渡追逐不必要的名牌,總之就是通過各種手段,表現得好像自己很優秀,繼而沉浸在一種虛幻的優越感中。人越缺乏什麼,就會越炫耀什麼,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切煩惱源自人際關係

阿德勒認為,一切煩惱源自人際關係。當然,這裡的人際關係並不是勵志書籍所說的諸如提升人脈那類概念,而指的是人與社會、世界更加廣泛和深遠的聯繫。

我們所有的學習、生活、婚姻、事業,都發生在與其他人共同生活的世界裡,沒有人能夠真正脫離他人、脫離世界;即使是一個離群索居的哲學家,思考的仍然是人生和世界的問題。

一切煩惱源自於人際關係,這並不意味著人際關係必然帶來煩惱;人際關係像是土壤,從中我們能獲取支持,也會產生煩惱。關鍵是看我們以怎樣的方式去看待,以怎樣的態度去處理。

一個人為什麼會覺得自卑呢?對於一個身高155釐米的男性來說,並不是155這個客觀數字本身蘊含了什麼自卑的意味,而是低於身高平均數這個事實,產生一種主觀上的“自卑感”。如果沒有與其他人的比較,就不會認為這個身高有點矮,甚至連“矮”這個概念都不存在。

客觀事實是無法改變的,我們都生活在主觀世界裡,有怎樣的主觀解釋,跟社會、跟所處的人際關係密切相關。

每個人都會追求優越感,想要通過超越他人甚至排擠他人來獲得優越感,就註定要掉入與他人比賽的深淵中。因為對於你來說,世界總是充滿競爭的,是個恐怖的地方,你必須像一條鯊魚一樣永遠不能停下來。以比賽的方式來對待人生,那世界上就只能滿是敵人,你的成功就是別人的失敗,別人的成功也是你的失敗;在這樣的世界,將沒有什麼幸福可言。

健全的對優越感的追求,不是來自於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每天進步一點點,今天比昨天好一點點,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人與人之間必然會存在差異,但這些差異是客觀事實,並不需要做主觀的善惡或優劣解釋;人與人之間,雖然不同,但可以平等。

如果無法從“非競爭”的角度來看待人際關係,那人就無法擺脫人際關係帶來的煩惱,也就無法擺脫不幸。

課題分離

當我們來到世界上,處在一定的人際關係中,想要作為社會性的存在生存下去,就會遇到不得不面對的事情:選擇什麼樣的學業,去做什麼樣的事業,尋找什麼樣的伴侶,去過什麼樣的人生……這些都是一個人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

前邊說過,一切煩惱源自人際關係。而阿德勒主張,我們處理人際關係要堅持“課題分離”的基本原則。直白說,課題分離就是,你的事是你的事,我的事是我的事。

你是不是想要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學生而努力學習?又或者你是家長,會不會為了孩子不好好學習而苦惱萬分?

在課題分離的視角下,努力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不需要為老師的期待而活著,努力僅僅是因為你想努力。同樣,孩子不好好學習,那是他的課題,家長跟著苦惱,就是因為別人的課題而影響到自己;於是,作為家長就很容易因此跟孩子起矛盾。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干涉。判斷課題的歸屬,方法是看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承擔。

即使是對孩子疼愛有加的父母,也要放下孩子的課題。中國常常發生的矛盾是,父母因為自身的不捨,往往成為孩子離開家庭獲得獨立性的阻礙。但是,獨立地去面對世界,這是孩子必須要經歷的人生課題;如果不能在青年時期獲得獨立的能力,那就得自己承擔面臨往後人生的艱難,畢竟父母不可能永遠陪在孩子身邊。所以弗洛姆說,只有允許孩子離開家庭,甚至還應該希望促成成這一分離的父母,才是真正有能力愛的人。

但是,不干涉絕不代表冷漠。課題分離的意義在於承認每個人的平等和獨立;既不干涉,也不被幹涉,每個人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也就是在這種平等、獨立和自由的基礎上,人們才能更加輕裝上陣地完善自己和幫助他人,社會才會發展出真正的和諧與愛。

每個人的人生課題,都內置著自己主動認可的或者無意識認可的價值標準。人在處理自身的人生課題時,所選擇的應對方式,採取的行為,行為的節奏,都遵循著自身的價值標準。你的選擇,或許我不喜歡,甚至很討厭,但是你仍然要勇敢地去選擇自己的課題。追求“不想被任何人討厭”,那你得面臨多大的不自由?!所以,在人際關係中,堅持課題分離,每個人都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合作

阿德勒強調合作的意義,他說“我們對行為、理想、目標和行動的要求,都是為了促進人類的合作事業。”

每個人都會有差異,種種差異構成了我們這個社會豐富的多樣性。每個差異可能會發展出不同的興趣、愛好和才能,而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正是不同類型的人才。有人制作麵包,有人管理錢財,有人書寫詩句,有人大展歌喉……課題分離,就是允許每個人自如地如選擇自己的愛好,發揮自己的才能,然後參與到社會的分工體系中去。

弗洛姆也強調,人因為脫離母體的孤獨感和立於廣闊世界的渺小感,需要與他人結合在一切才能克服這一切。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獨立性的條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個性的條件下與他人結合,這種創造性的成熟的愛情,是最積極的形式。

我們不能脫離世界,相反,我們只能在合作中成就自己。

共同體感覺

有了課題分離,每個人都是平等、獨立和自由的個體,那麼然後呢?阿德勒認為,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最後追逐的是一種“共同體感覺”;把他人看作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就叫共同體感覺。

一個天天厭惡工作的人,整天幻想著不上班是如何開心,當他辭職真正沒有工作的時候,他大概很可能會想去上班。不工作意味著自己在社會中失去了位置,像是一個被拋棄的存在。而人天生是社會性的動物,缺乏了自身的位置,儘管是整天吐槽的工作,仍然會產生孤獨感、失落感。

當然,共同體感覺跟人際關係一樣,都是一個包含著廣泛和深遠聯繫的概念。一個辭去工作、專職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也並不意味著失去了共同體感覺:她在家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光家庭,學校、單位、地域社會,國家和人類的一切存在,以及時間軸上的過去到未來,都可以是一種層次上的共同體。

合作的意義就在於,個人能通過自身的才能對共同體做出貢獻,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用”;人只有在可以體會到自己有用的時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以,釀酒師會為造出人所稱道的美酒而自豪,醫生會為從死神手裡挽救一條生命而驕傲。既幫助他人,又成就自己,這是人性的光輝之處。

幸福=貢獻感

對共同體有用,這就是一種“他者貢獻”。我們把對自己的執著,逐漸擴展到對他人的關心。在對他者的貢獻中,在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繼而獲得一種“可以在這裡”的歸屬感。

他者貢獻的意思並不是自我犧牲,而是一種體會自身價值的手段。我們需要貢獻自己的價值,才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工作是最廣泛的手段,我們通過自己的工作技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從而獲得一種“我很有用”的意義感。

有些貢獻能夠看得到,比如航天英雄凱旋歸來;有些貢獻並不一定看得到,比如一位母親照看自己的孩子。但是,從課題分離的角度上來看,做事情的是你,最終評價的是別人,做事是你的課題,但評價則是別人的課題,你無法干涉。所以,

只要你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自己任何的“貢獻感”,你同樣可以收穫幸福。

幸福=貢獻感,這多少給人一些唯心主義或者雞湯的味道。但是,事實確是如此。那些真正豁達通透的人,總是偉大的給予者,同時收穫的是最深沉和長久的滿足感。也是因此,我們才不再需要他人的認可,才能真正克服掉自卑感。

忘掉焦慮

是的,不是緩解,不是減輕,而是忘掉焦慮。

這個話題不是阿德勒心理學直接探討的內容,算是學習之後展開的一次應用。

讓我們再重新梳理一遍阿德勒心理學的主要邏輯,看看如何讓人忘掉焦慮。

人都是為了某種目的而選擇生活方式的;人生而渺小,又追求進步,擺脫自卑感,獲得優越感,成了人最大的目的。

但是,在人際關係中,如果我們不能夠認識到追求優越性的正確方式,就容易將自己陷入到與他人競爭比賽的深淵裡。我們沒有識別出別人的和自己的課題,失去了獨立、自由的自己,結果不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就是活在對別人的要求裡,又或者是被整個社會各種各樣的價值標準所裹挾。

人所以會焦慮,大概是因為總活在別人的節奏裡

阿德勒的心理學給我們的啟示是,找到你自己,識別你自己的人生課題,與自己比較,超越自己;尋找一個更大的共同體,發揮你自己的才能,對共同體做出貢獻,感受自身存在的價值。

這時候,你會發現,自我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而焦慮,更是被不經意間忘掉無影無蹤了。

——

參考書籍: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3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自卑與超越》,瀋陽出版社,2012.12

艾裡希·弗洛姆,《愛的藝術》,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