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以焦虑,大概因为总活在别人的节奏里

你所以焦虑,大概因为总活在别人的节奏里

最近学了一点阿德勒的心理学,获益匪浅。

得到专栏作家万维刚老师曾经说过,阿德勒心理学是强人的学问。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简单解读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学习阿德勒的学问,能够让人获得一种奋进的力量。

  • 目的论
  • 自卑与优越
  • 一切烦恼源自人际关系
  • 课题分离
  • 合作
  • 共同体感觉
  • 幸福=贡献感
  • 忘掉焦虑

目的论

我们常常听到的说法是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也即人的行为或特征都要从过往的自己或者环境中寻找原因。

如果你害怕跟别人打交道,那可能小时候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好,给了你关于人际关系的不安全感;如果你害怕去改变,害怕去争取第一,那可能你之前受到过巨大的挫折,或者你的努力和成就从来不被人认可。

但阿德勒完全不赞同“原因论”,阿德勒心理学建立在“目的论”的基础上,与弗洛伊德有本质的区别。

目的论就是,假如你采取某个行为或者具有某种特征,不是过去的某个原因导致了这样,

而是你选择了某种或明或暗的目的,行为和特征只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

比如孩子尿床或者哭闹,假如不是因为疾病或者疼痛,那他的目的或许仅仅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可能他之前得到极大的关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父母又生一个孩子)现在受到了忽视,于是孩子就会采用尿床或者哭闹的手段以实现自己重新被更多关爱的目的。

成年人身上也是如此。一个女孩患上“脸红恐惧症”,一跟人讲话就会脸红;女孩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生,但她总是因为自己的脸红恐惧症,迟迟未能对男生表达心意。按照阿德勒的说法,其实这个女孩更害怕的是被男生拒绝,是拒绝之后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于是,她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获得不被拒绝的安全是目的,脸红恐惧症成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更扎心的是,如果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缺点,十分讨厌自己,想要改变自己却总是做不到,那其实也不是由于什么人无法改变,而是因为自己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你心里可能潜藏这样的认识:现在的生活方式还行,一直这样尽管面临自责,但改变的痛苦要大得多。于是,为了安全感或者不愿冒险的目的,人们宁愿有各种不满,还是选择不改变。

或许,在阿德勒看来,“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可能都不存在:相信这一概念,无非是又找到一个自己不再努力去改变的借口。

听起来似乎目的论都是在指向我们一些不好的行为,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一个人树立了积极的目的,或者说目标,那么他的人生态度也同样会为此服务,所有的行动都会与这一目标相一致。这样,目的论就成了我们变得更好的动力源泉。

一切都是你基于某种目的的选择;人的生活方式,现在和未来,完完全全由自己决定。阿德勒的心理学,事实上让我们拥有了对自己的绝对决定权和控制权。

自卑与优越

摆脱自卑感,追求优越感,二者是一回事,人们就是用获得优越感,让自己摆脱掉自卑感的困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更多的钱,更好的房子,更贵的车子,以及更优秀的自己。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追求优越感还是摆脱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甚至可以认为,我们人类能够获得今天的伟大成就,都是以这种对优越感的追求作为动力的。

但是,如果不是以健康或正常的努力来追求优越感,就会陷入自卑情结。自卑感不同于自卑情结。人们会因为学历低而感到自卑,但是他能够因此而激发出更加努力的斗志,这就是健康的状态;而如果以“我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来回避努力,自卑被当做借口,这就是一种自卑情结。

陷入自卑情结的人,往往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不敢面对现实和自己,消极逃避,在困难面前退缩,不想再做任何挣扎,有可能患上抑郁症,甚至是自杀;二是强行让自己显得优越,一个重要的表现是让自己显得特别,展现自己的权力,做出奇怪的举动,过渡追逐不必要的名牌,总之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幻的优越感中。人越缺乏什么,就会越炫耀什么,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切烦恼源自人际关系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源自人际关系。当然,这里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励志书籍所说的诸如提升人脉那类概念,而指的是人与社会、世界更加广泛和深远的联系。

我们所有的学习、生活、婚姻、事业,都发生在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世界里,没有人能够真正脱离他人、脱离世界;即使是一个离群索居的哲学家,思考的仍然是人生和世界的问题。

一切烦恼源自于人际关系,这并不意味着人际关系必然带来烦恼;人际关系像是土壤,从中我们能获取支持,也会产生烦恼。关键是看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看待,以怎样的态度去处理。

一个人为什么会觉得自卑呢?对于一个身高155厘米的男性来说,并不是155这个客观数字本身蕴含了什么自卑的意味,而是低于身高平均数这个事实,产生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如果没有与其他人的比较,就不会认为这个身高有点矮,甚至连“矮”这个概念都不存在。

客观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我们都生活在主观世界里,有怎样的主观解释,跟社会、跟所处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每个人都会追求优越感,想要通过超越他人甚至排挤他人来获得优越感,就注定要掉入与他人比赛的深渊中。因为对于你来说,世界总是充满竞争的,是个恐怖的地方,你必须像一条鲨鱼一样永远不能停下来。以比赛的方式来对待人生,那世界上就只能满是敌人,你的成功就是别人的失败,别人的成功也是你的失败;在这样的世界,将没有什么幸福可言。

健全的对优越感的追求,不是来自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比昨天好一点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是客观事实,并不需要做主观的善恶或优劣解释;人与人之间,虽然不同,但可以平等。

如果无法从“非竞争”的角度来看待人际关系,那人就无法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无法摆脱不幸。

课题分离

当我们来到世界上,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事情:选择什么样的学业,去做什么样的事业,寻找什么样的伴侣,去过什么样的人生……这些都是一个人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前边说过,一切烦恼源自人际关系。而阿德勒主张,我们处理人际关系要坚持“课题分离”的基本原则。直白说,课题分离就是,你的事是你的事,我的事是我的事。

你是不是想要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而努力学习?又或者你是家长,会不会为了孩子不好好学习而苦恼万分?

在课题分离的视角下,努力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不需要为老师的期待而活着,努力仅仅是因为你想努力。同样,孩子不好好学习,那是他的课题,家长跟着苦恼,就是因为别人的课题而影响到自己;于是,作为家长就很容易因此跟孩子起矛盾。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判断课题的归属,方法是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承担。

即使是对孩子疼爱有加的父母,也要放下孩子的课题。中国常常发生的矛盾是,父母因为自身的不舍,往往成为孩子离开家庭获得独立性的阻碍。但是,独立地去面对世界,这是孩子必须要经历的人生课题;如果不能在青年时期获得独立的能力,那就得自己承担面临往后人生的艰难,毕竟父母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所以弗洛姆说,只有允许孩子离开家庭,甚至还应该希望促成成这一分离的父母,才是真正有能力爱的人。

但是,不干涉绝不代表冷漠。课题分离的意义在于承认每个人的平等和独立;既不干涉,也不被干涉,每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也就是在这种平等、独立和自由的基础上,人们才能更加轻装上阵地完善自己和帮助他人,社会才会发展出真正的和谐与爱。

每个人的人生课题,都内置着自己主动认可的或者无意识认可的价值标准。人在处理自身的人生课题时,所选择的应对方式,采取的行为,行为的节奏,都遵循着自身的价值标准。你的选择,或许我不喜欢,甚至很讨厌,但是你仍然要勇敢地去选择自己的课题。追求“不想被任何人讨厌”,那你得面临多大的不自由?!所以,在人际关系中,坚持课题分离,每个人都需要被讨厌的勇气。

合作

阿德勒强调合作的意义,他说“我们对行为、理想、目标和行动的要求,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的合作事业。”

每个人都会有差异,种种差异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丰富的多样性。每个差异可能会发展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才能,而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正是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人制作面包,有人管理钱财,有人书写诗句,有人大展歌喉……课题分离,就是允许每个人自如地如选择自己的爱好,发挥自己的才能,然后参与到社会的分工体系中去。

弗洛姆也强调,人因为脱离母体的孤独感和立于广阔世界的渺小感,需要与他人结合在一切才能克服这一切。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结合,这种创造性的成熟的爱情,是最积极的形式。

我们不能脱离世界,相反,我们只能在合作中成就自己。

共同体感觉

有了课题分离,每个人都是平等、独立和自由的个体,那么然后呢?阿德勒认为,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最后追逐的是一种“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一个天天厌恶工作的人,整天幻想着不上班是如何开心,当他辞职真正没有工作的时候,他大概很可能会想去上班。不工作意味着自己在社会中失去了位置,像是一个被抛弃的存在。而人天生是社会性的动物,缺乏了自身的位置,尽管是整天吐槽的工作,仍然会产生孤独感、失落感。

当然,共同体感觉跟人际关系一样,都是一个包含着广泛和深远联系的概念。一个辞去工作、专职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也并不意味着失去了共同体感觉:她在家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光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国家和人类的一切存在,以及时间轴上的过去到未来,都可以是一种层次上的共同体。

合作的意义就在于,个人能通过自身的才能对共同体做出贡献,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自己有用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以,酿酒师会为造出人所称道的美酒而自豪,医生会为从死神手里挽救一条生命而骄傲。既帮助他人,又成就自己,这是人性的光辉之处。

幸福=贡献感

对共同体有用,这就是一种“他者贡献”。我们把对自己的执着,逐渐扩展到对他人的关心。在对他者的贡献中,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继而获得一种“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而是一种体会自身价值的手段。我们需要贡献自己的价值,才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工作是最广泛的手段,我们通过自己的工作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获得一种“我很有用”的意义感。

有些贡献能够看得到,比如航天英雄凯旋归来;有些贡献并不一定看得到,比如一位母亲照看自己的孩子。但是,从课题分离的角度上来看,做事情的是你,最终评价的是别人,做事是你的课题,但评价则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干涉。所以,

只要你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自己任何的“贡献感”,你同样可以收获幸福。

幸福=贡献感,这多少给人一些唯心主义或者鸡汤的味道。但是,事实确是如此。那些真正豁达通透的人,总是伟大的给予者,同时收获的是最深沉和长久的满足感。也是因此,我们才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才能真正克服掉自卑感。

忘掉焦虑

是的,不是缓解,不是减轻,而是忘掉焦虑。

这个话题不是阿德勒心理学直接探讨的内容,算是学习之后展开的一次应用。

让我们再重新梳理一遍阿德勒心理学的主要逻辑,看看如何让人忘掉焦虑。

人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选择生活方式的;人生而渺小,又追求进步,摆脱自卑感,获得优越感,成了人最大的目的。

但是,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不能够认识到追求优越性的正确方式,就容易将自己陷入到与他人竞争比赛的深渊里。我们没有识别出别人的和自己的课题,失去了独立、自由的自己,结果不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就是活在对别人的要求里,又或者是被整个社会各种各样的价值标准所裹挟。

人所以会焦虑,大概是因为总活在别人的节奏里

阿德勒的心理学给我们的启示是,找到你自己,识别你自己的人生课题,与自己比较,超越自己;寻找一个更大的共同体,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对共同体做出贡献,感受自身存在的价值。

这时候,你会发现,自我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而焦虑,更是被不经意间忘掉无影无踪了。

——

参考书籍: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3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沈阳出版社,2012.12

艾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