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細作滿野春:在東漢農耕的因地制宜中,農業文明如何高速發展

前言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經濟基礎一直以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基礎,這種小農經濟的發展在封建社會發展的初期階段一直有著頻繁的變動。並不是說一個封建王朝的小農經濟確立之後,國家的農業經濟並不會在發生變化,土地佔有狀況以及農業生產方式都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一個封建王朝的不同發展階段會有著不同的農業生產現象,而不同的封建王朝在建立之後,又會採取不同的農業發展政策。

《史記》載:"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

東漢時期的農業生產現狀及其各方面的表現就已經和西漢時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國家的經濟基礎一直都是穩定的小農經濟,但是像農業生產環境、土地資源的佔有等等就已經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東漢建立之初,由於全國統一局面還沒有出現,東漢政府也只不過是當時群雄爭霸的一方而已,因此無論是在社會資源的佔有以及戶籍人口的掌握程度來說都只是小規模的。

精耕細作滿野春:在東漢農耕的因地制宜中,農業文明如何高速發展

水碓


劉秀經過長期的統一戰爭實現了東漢對於全國的統治之後,由於政府已經掌握了足夠的土地資源,這種全國性的農業資源佔有量可以幫助東漢實現西漢晚期以來農業生產不斷萎縮的重建局面。東漢初期通過賦民和假民公田以及部分的度田手段使得當時的小農經濟得到了保護和穩固,國家的農業賦稅徵收每年趨於穩定並且呈不斷在增長的趨勢。

這種通過新建國家大規模統一戰爭掌握而來的土地進行重新分配的方式成為日後每個封建王朝重建和維護農業經濟及基礎的重要手段。同時為了保障農業生產的平穩進步,除了從政策手段進行輕徭薄賦的安排之後,東漢政府開始對農業水利工程建設以及更加科學高效的農業耕作技術著手推動,這為東漢時期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推動力。

精耕細作滿野春:在東漢農耕的因地制宜中,農業文明如何高速發展

畫像磚中的農業生產


黃河水患的根除—王景治黃河

東漢時期黃河依然是全國最為主要的農業耕作區和生產區,圍繞著黃河流域分佈著大量的農業耕地,當然這也是千百年來黃河流域作為農業發祥地的延續。黃河固然對於農業生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於其屬於自然因素,因此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一直按照百姓的意願來發揮。也就是說黃河經常會因為降水過多而造成決堤現象

黃河在西漢時期曾經進行過大規模治理,當時也是因為黃河水無常規,每到降雨時節,便會發生大規模決堤現象,直接沖毀農田,黃河流域農業區顆粒無收的現象經常出現。經過漢武帝時期的治理之後,黃河穩定一段時間,但是由於西漢中後期社會動亂,尤其是在晚期和新莽王朝時期戰爭不斷,黃河也就因為年久失修,再次出現了決堤現象。

精耕細作滿野春:在東漢農耕的因地制宜中,農業文明如何高速發展

王景


黃河水一旦決堤就給周邊百姓的生命財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東漢初期黃河地區經常氾濫成災,儘管東漢初期中央政府為百姓儘可能分配足額土地,同時給予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由於黃河水災,農業生產一直處於緩慢的發展中。東漢明帝時期認為必須要加強對黃河的治理,公元69年明帝任命王景為黃河水利工程建設的總策劃,專門治理黃河水患。

王景認真觀看黃河流域地圖,並且經常前往實地考察地形地貌,依據黃河水流動的地勢特點,發明了著名的水門控制法,這種方法類似於今天的水壩。將河南至山東這段綿延千餘里的黃河進行分流控制,雨季時截流,旱季時放流,徹底解決了黃河水患。王景治黃河成為中國古代用科學方法治理水患的典型,黃河此後800多年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水患,農業生產得到了充分保障。

《後漢書》載:"朕不知所從,今既築隄理渠,絕水立門,河、汴分流,復其舊跡,陶丘之北,漸就壤墳,濱渠下田,賦與貧人,無令豪右得固其利,庶繼世宗瓠子之作。"

精耕細作滿野春:在東漢農耕的因地制宜中,農業文明如何高速發展

黃河水患


鐵器農具的改進以及牛耕方式的轉化

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生產力的巨大變革直接使得該時期成為中國古代歷史社會變革最為激烈的時期。

鐵器以及牛耕的推廣成為這次社會變革最主要的生產工具,從此以後,中國古代逐漸告別了青銅器時代,轉像了更加先進且具備發展潛力的鐵器時代。鐵器對於農業的發展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鐵器農具的出現在使得人民可以開墾更多的農業耕地的同時,還能夠提高農業產量。

牛耕的推廣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大量的農業勞動力,原來需要數個人合作才能夠完成耕地、播種的農業過程,此刻僅僅需要1到2兩個即可,同時農業勞動力解放的同時,農業耕種效率卻在不斷上升。東漢時期繼承了西漢已經基本定型的農業生產模式,並且在技術的改進以及牛耕的推廣程度上遠遠超過了西漢時期的農業。

精耕細作滿野春:在東漢農耕的因地制宜中,農業文明如何高速發展

王景實地考察


首先,根據大量的出土資料可以看出東漢時期的鐵犁運用已經非常廣泛,不僅在當時的農業核心地區北方發現了大量的鐵犁,在遙遠的南方以及沿海貧瘠地區也發現了鐵犁的影子。這種情況充分說明東漢時期的鐵犁應用範圍已經遠超西漢時期,因此東漢農業的生產效率在鐵犁的加持下已經大幅度提高。

東漢時期的鐵犁除了部分和西漢時期相類似之外,還出現了一種體積更小、更輕便的鐵犁形式這種鐵犁對於狹小地區的土地開墾和耕種十分有利。東漢時期的鐵犁在結構方面更加完備,一個完整的鐵犁主要包括犁梢、犁床、犁轅、犁箭等,這種成熟的鐵犁製作技術基本上已經是中國古代農業工具的基本形態了。並且由於東漢時期的鐵犁質量更輕、更靈活,非常利於自耕農的使用,有效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

精耕細作滿野春:在東漢農耕的因地制宜中,農業文明如何高速發展

杜詩


牛耕技術的提升以及精耕細作式的田間管理

西漢時期由於國家所擁有耕牛的數量十分有限,因此雖然中央政府多次將耕牛無償交給農民使用,但是農業生產發展一直都很緩慢。到了西漢晚期,由於戰亂以及自耕農的紛紛破產,大量耕牛集中到了封建地主的手中,他們掌握著豐富的土地資源以及耕牛,社會整體農業生產基本陷入停滯。東漢完成統一之後,將封建地主所藏匿的耕牛全部收回國家,並且按照國家掌握的戶籍人口進行分配。

雖然東漢初期的耕牛數量也不是很多,但是統治者十分注重耕牛的培養,並且不斷從匈奴、西域等地引進大量耕牛。在耕牛的分配方面,統治者更加重視對於偏遠農業地區的耕牛授予,這一點上要比西漢時期有所進步。耕牛在全國範圍內基本上得到推廣,之後更為先進且高效的牛耕技術開始出現,並且迅速席捲全國,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精耕細作滿野春:在東漢農耕的因地制宜中,農業文明如何高速發展

水排


當時位於邊疆地區的九真郡在東漢以前牛耕技術方面基本上是零基礎,劉秀非常關注此地的農業生產,認為必須將其帶進全國的農業生產範圍內,於是令任延為九真郡太守,負責推廣牛耕技術。東漢廬江郡同樣也面臨相似的困境,該地區土地十分肥沃,並且人口稀少,但是由於缺乏先進的耕作技術,竟然長時間處於地有餘而糧不足的尷尬境地。

《後漢書》載:"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餘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孫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驅率吏民,修起蕪廢,教用犂耕,由是墾闢倍多,境內豐給。"

王景被中央派往廬江擔任太守之後,迅速推廣牛耕技術,同時王景比較善於治理河道,他利用當地小河多且雜的特點,將農田設置在河流周邊呈層層模式,方便灌溉。東漢時期農業的精耕細作模式更為重視,當然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東漢中期以後逐漸形成的豪強地主莊園中,注重按照時令耕種、澆水以及施肥。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專業化管理程度,浸種施肥法便是在此時形成的,這對於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收益。

精耕細作滿野春:在東漢農耕的因地制宜中,農業文明如何高速發展

牛耕


評價

東漢建立初期由於中央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資源,使得此時自耕農的出現有了充足的物質基礎,自耕農的大量增加就意味著中央控制的人口在不斷增多,因此財政收入也在增加。但是中央政府意識到僅僅分配土地是不夠,一定加強對於農業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農業耕作技術的更新。

在西漢時期已經積累起來的農業基礎上,東漢進行不斷創新,相繼將耕牛以及牛耕技術向全國邊遠地區推廣,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有效維護了邊遠地區人民的正常生活以及社會穩定。對於水利設施的建設,中央政府可謂下足了功夫,不僅僅是王景治黃河對於當時農業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且在其它水利設施的建設以及應用上東漢也要比前代有著明顯的進步。正是東漢中央政府加強水利設施的建設同時,東漢勞動人民開始在農業與水利的不斷交流中充分認識到了水利的重要性,並且能夠運用熟練的技術去使用水利。像水井、水碓、水車的發明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總結髮明的技術。

由於東漢時期提倡精耕細作,因此農業生產在總量和質量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根據史料中關於公元89年,也就是漢和帝時期,全國已經開墾並且等級在冊的土地面積達7320170,這些土地數量僅僅是中央所掌握的,此外還應該有地方豪強地主所隱匿的大量土地,由此可見東漢時期的可耕地已經比西漢時期有了大面積的增加。東漢政府對於水利設施、農業技術的重視,為今後封建王朝的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後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